从容的活着,优雅的老去

须臾之恩 2022-03-11 15:03:38

近日,四川成都一女子接二胎放学,结果却被同来接孩子的大妈当成奶奶,认为女子已经五六十岁,女子则表示自己实际年纪不超过四十岁。这件事情对该女子造成一定的冲击,为此她开始注重身材管理和皮肤管理,还买了几千块钱的护肤品。

无独有偶,就在二月底,新闻报道浙江41岁的邢女士,去买菜时被收银员称呼为“阿姨”,觉得心里不舒服,就提醒了对方一下,由此导致双方争吵起来,进而发展到互相厮打,还报了警。因为邢女士觉得,自己41岁,比三十岁的店员大不了多少,对方如果想称呼的话,叫一句大姐什么的也可以。对此收银员并没在意:我这么叫怎么啦?我就叫阿姨了,怎么啦?

得益于近年来媒体不断鼓吹的什么少男少女感,什么青春冻龄,让普通人承受了不该有的焦虑,对容貌的焦虑,对身材的焦虑,而所有的焦虑最终都是汇集成对年龄的焦虑。这大概也是中年少女这一词语的由来。君不见章子怡刘涛林心如唐嫣之流争着出演十几岁的稚龄少女,当然也不乏张鲁一李晨李宗翰靳东的辣眼演出。浑然不顾自己满眼的疲惫和满身的沧桑,正所谓装嫩不分男女。受够了的观众大概已经无力吐槽,也无法想象这背后隐藏的真相。

这种现象固然有其外部的原因,但也有普遍性和大众相同的内部原因。出于对容貌身材年龄的焦虑,不愿意面对,不甘或者不敢接受自己老去的这种自然现象,从而变得不愿意接受自己的改变,不愿意正式真相。演员这个群体只是把这种焦虑集中放大呈现在公众面前。梁羽生笔下有中年心事浓如酒 少女情怀总是诗的词句,但是遗憾的看来大家可能还是不愿意饮酒而更喜欢少女情怀的诗。

晓镜但愁云鬓改,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都是说对着镜子看到自己容颜改变的无奈。白发三千丈,不是缘愁似个长,是带来无边的愁。

《周易》写道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陶潜在《归去来兮辞》的最后写道: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陈子昂笔下有道既不行;复不能知命乐天。他们都提出了乐天知命的观点。我们的文化向来不缺乏这样的理念,但是在汹涌的时代浪潮中,他们终究是消失不见。

认识自己,接受自然的变化以及任何的不完美,因为那都是真实的自己。就如同《道德经》里面所说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

佛教认为贪嗔痴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其中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不愿意接受世间万事万物的自然运行规律,贪恋那年少的痴情和容颜,却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只有认识人生的真相,才能知道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从容的活着,优雅的老去,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品味不同的人生。

1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