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几乎人人都会使用微信中的语音功能,但您可能没有想过,一个陌生人发来的语音信息,可能并不是出自他本人之口。
“方便借我5000块钱吗? 急用! ” 当天,陈先生收到王某的一条微信语音,让他转钱到某个收款码上,买个东西。
语音背后,不一定是本人在说话!
一条语音信息,可能并不是出自本人之口。
登录电商平台就可以轻松买到各式各样的社交语音包。打开某电商平台,输入"语音包"关键词,很快,十几件相关商品就跳了出来,售价从10元到99元不等。其中销量最高的,有36人购买。
播放
记者随机选择了一家店铺,商家介绍,支付10元,他们可以提供1000条女声的微信语音信息,只要安装了能转发语音信息的微信插件,就可以将这些不属于自己的声音信息发送给他人。
这1000条消息中包含哪些内容呢?卖家发来了一张详细的表格,表格中统计的语音内容涵盖日常聊天的多个方面,问好、道歉、自我介绍、甚至索要红包等内容,均有涉及。

如果想要其他内容,还可以按照2元每条的价格,进行私人定制。 只要输入对应的序号,就能得到不同女声说的对应的内容。
警方: 当心掉入社交陷阱!
互联网分析人士认为,这种利用变声软件进行诈骗的手法其实并不新鲜,在QQ时代早期就有诈骗分子利用交友的借口骗取受害人信任,然后通过让受害者购买各种产品后进行诈骗。
目前,由于社交软件的功能升级,语音也称为用户之间沟通的一种方式,“撸包”的方式可以视为这种诈骗方式的升级。
江苏省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三级警长陈丽萍分析:“犯罪嫌疑人要对自己的形象进行包装,比如包装成‘白富美’或者‘高富帅’的形象,如果他们在使用美女或者帅哥头像的同时,再辅助用这样的语音包,给你听到比较甜美或者比较有磁性的男性声音,会有更好的心理引导作用。”
社交语音包的无序滥用,势必要引起重视。警方提醒,在社交软件上与陌生人交友要谨慎,要核实对方身份,特别要注意以种种借口不见面,却找你借钱、消费、游戏充值的社交对象。在发现被骗后,应保存好相关证据,立即拨打110报案。
此外,法律界人士表示,这种利用变声软件来获取受害人信任,并最终实施诈骗的行为涉嫌违法,买卖双方都属于黑色产业链条中的一环。该法律人士同时表示,如果社交平台明知平台用户在实施诈骗行为而未采取必要措施,也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来源:江苏新闻、荔枝新闻、财经网、新闻夜航
编辑:杨欣媛
责编:关虹
统筹:王刚、高长利
监制:陈宝林
往期回顾
/关注
省长对话“煮饭仙人”: 如何用龙江好米煮出一碗神仙美味!
/关注
注意!哈尔滨本周这10个路段可能很堵
你点的每个 在 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