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宗吾:如何提升隶书点画的质感?传统的书写方法已经过时

滨滨谈文化 2024-03-30 18:54:44



对于隶书来说,人们对它的期望效果不是字形有多么的美观漂亮,而更多的是去看它的点画有没有质感。在当代书法展览上,评委位所看重的除了形式感之外,也有一个更加严格的标准,那就是点画的质量,这是决定隶书是否高古朴拙的重要标准。

书法家郭宗吾认为,现在很多人在写隶书时,往往都是一笔带过,或是注重了字形,或是注重了形式,却忽略了对点画质感的书写,从而使得隶书在质量水平上有所下降,脱离了隶书本来的意义。他说,如何才能写好隶书的点画?郭宗吾提出了一个类似刻字的方法,把手中的毛笔变成刻刀去写字,如此一来,点画质量马上就得到提升。

以前古人也提出了隶书书写时,要做到“逆入涩进”,著名书法家沃兴华也指出,在书写隶书的点画时,要将笔杆倾斜向着点画运行的反方向前进,好像前面有阻挡物一样,这样写出来的点画就有了苍茫感和厚重感。那么,凿刻的效果又是什么样子的?它又是如何实现的?

刀刻一般是指篆刻,是用刻刀在石头上刻出的印字,如何将篆刻的方法用在隶书的书写中?在篆刻中,刻出一个点画时,往往会采取刀切法和冲刀法进行,切刀,就是直接将一个点画切下去,注意这个点画是比较平直的,而冲刀就是将刻刀沿着点线向前冲刻,这时,所产生出来的点画就有了两边不齐的斑驳感,这就是隶书书法最终想要的一种苍桑之感。

在隶书书法点画的书写中,只要保持一种适当的速度,注意这种速度不可过快才可体会到,如果太快流滑了,则那种感觉就会失去,也不会产生出点画的质感。这种方法与“前有阻挡物”类似,只不过,这时要把毛笔的方向进行调整,不是反方向,而是向前推送,它与篆刻时执刀的方法相似,此时写出来的点画则在毛笔辅毫的作用下,点画两边参差不齐,与篆刻冲刀产生出的效果很相象。

当然,这种训练方法只是一个基础,并不是说所有的点画,所有的字形都要去这样做。其目的是为了训练出隶书书法无论是在临摹还是创作的习惯性用笔方法。经过一个时期的训练后,我们会养成隶书在书写时的执笔、书写习惯。

但是,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中锋用笔。在隶书书法中,点画的厚重感就是来自于中锋用笔,只有这样,书法中的点画才会饱满厚重,但一些人在书写中,也会出现侧偏锋,这是后期创作时所要用到的笔法,只不过在临摹学习时,尽可能地使用中锋行笔,其它的笔法都是在这种笔法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掌握了中锋,其它的侧偏锋则会简单得多。

二是书写速度不可过快。在对这种方法训练时,可以控制好书写速度,切不可过快进行。有的人在起初书写时,采用了边书写、边观察的方法,观察就是看毛笔的笔锋在前进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尤其是辅毫给点画的边线带来的斑驳效果,这是很重要的,只有知晓了毛笔在运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将会给我们的书写及调带来好处。

三是要坚持前有阻挡物,或是把纸张当作是石头,把毛笔当作是刻刀一样地去书写。刻字时,由于用刻刀在硬物上刻凿,需要人们花一些力气才能实现,而用毛笔在纸面上书写时,也要把这种刻字的方法贯穿进来,书写出来的点画质量会大大提升。

推荐阅读:

0 阅读:161
滨滨谈文化

滨滨谈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