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反弹了,怎么ETF还在跌?

懒猫的丰收 2025-04-09 13:21:12

先回顾下昨天基金的涨跌,

“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跌了9.15%,创历史最大跌幅。

之前3次跌幅超过7%的日期分别是2007年2月27日、2016年1月7日、2015年6月26日,有行情的半山腰,也有行情的底部区域,还有行情的顶部区域,没啥明显的规律。

看具体基金,

港股ETF是下跌的重灾区,

港股创新药ETF净值跌了20%,恒生科技ETF净值跌了17%,但受限于涨跌停板,昨天场内价格只跌了10%,所以今天虽然指数反弹了,但ETF却继续跌。

主动基金方面,

要求基金是普通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且股票仓位超过60%,昨天公布净值的4069只基金无一生还,最多跌17.64%,最少跌0.01%。

涨跌分布上,28只基金跌幅超过15%,174只基金跌幅在5%以内,剩下的3867只基金跌幅介于5%到10%之间,占比95%,大家昨天无差别的都被击中了...

----------------

行情巨震之下,对基金经理卸任的关注度就低了很多。

01

王海峰

3月31日,王海峰一口气卸任4只基金,理由是“个人原因”。

王海峰的特点是“分散”,积小胜为大胜。看持仓,行业极其分散,单一行业仓位很少超过15%,十大重仓股集中度也控制在30%以内。

同时,王海峰是周期研究员出身,会做一些择时和风格、行业轮动,比较典型的是他在2021年2季度到2022年3季度转向价值,十大重仓股平均PE低于10倍。

所以看净值表现,

王海峰的代表基金“银华鑫盛”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有稳定的超额收益,2021年7月到2022年4月还出现过一波持续的爆发。

因为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有稳定的超额收益,王海峰任内基金每年的同类排名都是前50%,最大回撤也比指数少了10个百分点左右,如今他卸任挺可惜的~

分散+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有稳定超额收益,其他基金经理你还能想到谁?

范妍是一位。

因为敬畏市场,选择了行业分散+个股分散。

在两人共同任期内,除了红圈内王海峰因为偏向价值跑出的一段收益外,其他时间两人的代表基金走势接近。

2024年10月10日,范妍在富国基金复出,管理“富国稳健增长”,依旧坚持行业分散+个股分散的策略,基金净值走势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接近。

李煜也是一位。

和范妍一样,他也因为敬畏市场选择了行业分散+个股分散,而且尽量在行业、风格上保持均衡。

所以看净值走势,“工银灵活配置”和范妍曾管的“圆信永丰优加生活”简直就是双胞胎,走势极其接近。

单独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对比,工银灵活配置的超额收益(绿线)异常稳定。

还有“嘉实研究阿尔法”,

不择时;

行业上,遵循中证800的中性行业配置比例,单一行业仓位不超过15%;

个股上,也遵循分散的原则,十大重仓股集中度大部分时间控制在25%以内,选股主要来自于研究员模拟组合,把嘉实研究团队的选股能力外化成一只公募基金。

这只基金在基本复制“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同时,过去几年也跑出了稳定超额收益。

还有锚定指数,做主动指数增强的王晓宁、杨梦。

王晓宁管的“国富策略回报”,目标是战胜沪深300和中证偏股型基金指数。杨梦管的“博道远航”,用量化的模式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做增强。

两只基金都是行业分散+个股分散,在复制指数的同时也跑出了超额收益。

02

马龙

马龙也卸任了所有基金,原因是“另有任用”,应该还在招商基金。

马龙管的“招商产业债”是债基中的一块金字招牌。2015年4月1日上任,2025年3月22日卸任,任职将近10年,总收益68.32%,年化收益5.36%,平均每年跑赢“长债基金指数”1.39个百分点,重点是回撤控制的也好,最大回撤2.02%,跑赢“长债基金指数”0.69个百分点。

他卸任后,“招商产业债”交由刘万锋管理,这也是一位债券大牛,他管的“招商双债增强”过去5年涨了20.86%,最大回撤2.17%,只比马龙逊色那么一丢丢。

过去5年,“长债基金指数”涨了16.05%,最大回撤1.75%,设置条件:

1)基金过去5年收益超过20%;

2)过去5年最大回撤不超过2.5%;

3)基金规模超过5亿元;

4)基金经理任职日期超过5年。

主要筛选出这些基金:

除了刘万峰,不少固收大佬的名字也都在里面,比如李璇、刘涛、郑迎迎、胡剑、方昶、何秀红、黄纪亮等。

他们中,有些是纯债,也有部分持有可转债,郑迎迎还持有不到10%左右的股票,但以价值股为主,回撤控制的也不错,适合风险偏好比较低的小伙伴~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0 阅读:0
懒猫的丰收

懒猫的丰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