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兵核弹,核动力轰炸机,太空竞赛:美苏争霸诞生了多少黑科技?

学究小编看世界 2023-11-11 14:39:01
引言:

冷战,是人类历史上最接近自我毁灭的时代,同时也是科技大爆发的年代。

现如今,那些与我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技术,有很多都是美苏争霸的遗留物,例如电脑、微波炉、芯片等等。

然而,这些产品诞生之初,并不是为了谋求福祉便利生活,而是为了让人类能够更高效率地自相残杀。可以说是一种服务于军方的“战争技术”。

话虽如此,但美苏在军事上的对抗,又从客观上推动了科技领域的创新热潮,由此涌现出了许多黑科技。

一些至今仍在对全球的军事政治形势产生影响;一些则由于过于离谱,所以只能静静地躺在图纸上,诉说着当年超级大国的疯狂,成为后人茶余饭后的笑谈。

那么,冷战时期,美苏到底鼓捣出了哪些黑科技呢?

美苏“核子大炮”之争

1946年,全球规模的大战才刚结束,美苏阵营的口水战就开始了。

当年3月份,丘吉尔在美国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演讲时,大肆渲染苏联威胁论,声称苏共的“铁幕”已经落下。

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想要不被“赤化”,最好倒向美国。此言一出,西欧,北美人人自危。

作为回应,斯大林立即用激愤的措辞强烈批评了丘吉尔,冷战就这么拉开了序幕。

冷战之初,美国是强势的一方,因为他们手里有原子弹,而苏联没有。

但随着三年后,苏联也掌握了核弹技术,并开始着手研究威力加强版的氢弹,美国的优势一下子就被拉了下来。

以前,美国有核武器,苏联没有,那么美国就能用核武器吓唬苏联,但是,现在两国都有能力量产核武器以置对方于死地,这该如何扳回比分呢?

美国最先想到的,就是在核武器的投射和打击方面做文章。当时,原子弹都是靠远程战略轰炸机运到目标上空,再往下丢的。

这种投射方式简单粗暴,技术含量太低,并且风险太高。

这是因为,和战斗机相比,战略轰炸机的体型过于庞大,机动性差,被雷达发现的概率接近百分之百。

另外,苏联及其“卫星国”的防空火力网也是相当密集。

在苏联强大的防空炮面前,美国轰炸机的生存能力实在过于拉胯。根本没有飞进苏联腹地的可能。

更何况,苏联的纵深是很辽阔的。这就意味着,美军飞机需要孤军深入苏联领空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抵达目标地点,在这一过程中,几乎不可能不被击落。

但当时的研发人员还缺乏想象力。在他们看来,炸弹不是从飞机上丢下去的,就是从炮筒里射出来的。于是就有了一种疯狂的构想——单兵核弹。

顾名思义,就是把核弹从一种战略武器,降格为像手榴弹、火箭筒那样普及到营级单位、并可以随身携带的单兵武器。

既然轰炸机靠不住,那就把核武器常态化,让敌人在常规战中捞不到便宜。

本着这样的想法,大卫·克罗克特无后坐力炮在美国应运而生。该炮重达23千克,射程2到4公里,能发射10到20吨TNT当量的核弹头。

这要放到战场上,一发入魂,蘑菇云升天,连大口径火炮都给省了,妥妥的降维式打击。

可惜的是,设计师忽略了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核弹的杀伤范围比无后坐力炮的射程还要大上一千米。

往往是炮打出去了,炮手也暴露在核辐射下难逃一死,简直就是“自杀式炮击”。更离谱的是,设计师甚至还想把它做成肩扛式炮筒。

然而,大卫·克罗克特的设计,很快就被美国高层否定了,但“炮打核弹”的思路却被保留了下来。

1955年,美国推出了人类战争史上首款可以发射核弹的火炮——M65核子大炮。

该炮口径280mm,射程30km,主要部署在西欧,用于应对苏联的坦克装甲集群突袭。

苏联人也不甘示弱。他们向来奉行“防御性核威慑”策略,该策略旨在确保将苏联的核力量维持在美国的水平之上。

换句话说,美国有的,苏联也要有,并且要做得比美国更好。

美国有核子大炮,苏联就有核子自行火炮。不仅底盘装了履带可以开着走,就连口径也比美国的大,有406毫米。

美苏在这场军备竞赛上互不相让。不过,无论是美国的M65,还是苏联的“力大飞砖”,最后都进了军事博物馆。

只因在第二年,被苏联造出了核导弹。这一发明,标志着人类找到了最有效的核打击方法,而核子大炮也就没了多少存在意义。

自此,美苏军备竞赛的焦点都转移到了制导武器上。

核动力之巅

除了上述提到的一些杀伤效率极高的核武器之外,核能还可以用来为载具提供推进动力。

事实上,人类对核能的动力研发要早于战争利用。二战时期,美国的科学家就搞出了核反应堆。

到了冷战时期,超级大国们对核动力的研究更是陷入了走火入魔的境界。于是就有了一些名字听起来相当科幻的钢铁巨兽,例如核动力轰炸机。

众所周知,飞机是油耗最大的载具之一。体型臃肿、运载量大的轰炸机就更不用说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科学家提出了用核能为飞行器提供动力的设想。

1946年,这一想法得到了美国空军的重视,他们集结了通用电气、洛克希德、普惠这三家在当时美国最先进的军工巨头,立项研究核动力飞行器。

核能确实是一种非常高效的能源,但如何安全利用才是不得不考虑到的首要问题。

把核反应堆带上飞机,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冒险的行为,且不说坠毁之后会造成多么严重的核污染。

就飞行员而言,天天跟核反应堆共处一室,难道就不怕全身溃烂掉头发吗?因此,为了保护飞行员免遭辐射伤害。

设计师们又在核动力飞机的反应堆上加装了12吨的防护罩,飞机的灵活性随着重量的提升直接就降了一个档次。

然而,即便是这样,原型机在试飞的过程中也不敢打开反应堆,毕竟没有一个机组人员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做实验。

最终,该计划由于过于超前,再加上表现太过拉垮,所以被国会裁撤掉了。

这时,美国媒体又制造焦虑说,苏联研究的核动力飞机,已经在莫斯科上空不间断地飞了两个多月。并配图称,该技术至少领先美军三到五年。

这可急坏了美国。为了制衡苏联,美国也搞出了一项疯狂的计划,代号:冥王星。

该计划旨在开发一种续航时间极长的巡航导弹,内置核反应堆提供动力,可以按照预设的路线投射多枚核弹,直到动力耗尽坠落在敌国境内为止。

由于是无人驾驶,所以飞行员的安危可以不用考虑。当然,美国当年提出这项计划,大概率是为了恐吓苏联。

警告他们不要用那架连飞两个月的核动力飞机威胁美国本土。毕竟,美国当时也没有条件进行这样的武器实验。

但事实上,苏联的核飞机只是美国媒体捏造的假消息罢了,苏联的航空器核动力化研究其实要晚于美国。

无独有偶的是,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苏联方面也收到了类似的假消息,称美国造出了核动力轰炸机。

本着事事不能落后于美国的原则,60年代,不怕死的苏联人还真的搞出了核动力轰炸机——图199。

不过,苏联核飞机最终还是逃不过核大炮一样的命运——被弹道导弹盖过光芒,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总的来说,在美苏核战迫在眉睫,以及双方科学家天马行空的脑洞下,各种离奇的武器设计层出不穷。

但这些东西,大多都随着制导武器的出现而被历史无情地掩埋。

太空竞赛

事实上,弹道导弹的出现,基本限死了美苏核竞赛的方向,甚至影响到了我们如今的地缘政治格局。

例如,现在有很多国际纠纷都是由导弹部署引起的,但火炮、坦克的增加反而不会引起地缘政治的紧张。

毫无疑问,导弹的出现,加剧了全球军事对抗。但是导弹的另一位远房分支——火箭,却给人类历史写下了精彩的一笔。

其实,美苏火箭师出同门,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师爷,那就是纳粹德国。

二战时期,纳粹将一种名为V2火箭的远程杀伤武器投入战场使用,这被认为是现代导弹的鼻祖。

德国败亡后,当年参与火箭研发的专家分别被美国和苏联招至麾下。

美苏科学家发现,这种名字叫做“火箭”,外形酷似雪茄的东西,除了能够精准摧毁目标之外,还能以极高的速度和持久的续航逃逸地心引力的束缚。

因为火箭的结构,决定了它能携带比飞机更多的推进剂,特别适合深空探索。

1955年,美国公布了人造卫星发射计划。苏联立即跟牌,也提出了类似的计划。太空竞赛正式拉开帷幕。

1957年,苏联人率先迈进太空时代。当年10月,苏联以R7导弹为推进部,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卫星送上了太空。

之后,苏联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突破公诸于众。让美国脸上无光。

为了不被苏联抢尽风头,美国专门成立了一个负责太空项目的机构——美国宇航局,也就是大名鼎鼎的NASA。

然而,NASA这边前脚刚开张,苏联那边后脚就有劲爆消息传来。

1961年4月12日,苏联以广播的形式向外界宣布,宇航员加加林已乘坐载人飞船进入太空。

当美国人的火箭在电视直播前当众起爆时,苏联已经顺利将人类送上了近地轨道。

苏联民众狂喜,美国人可就要担心了。虽然当时没有什么把握说,太空探索可以给国家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收益。

加加林

但消息传开之后,美国还是炸开了锅。美国媒体盛传,美国要是再输下去,不出20年,就会沦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国。

英国人则更是火上浇油地说道,要是让苏联人率先登月,过不了多久,整个太阳系都会红旗飘飘。

要知道,当时苏联已经发射了一枚很靠近月球轨道的卫星,苏联人下一步想干嘛,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压力给到了美国政府这一边,肯尼迪总统向NASA下达死命令:十年之内,给我登上月球!

1961年,阿波罗计划启动。这是冷战史上美国的高光时刻。

在这一阶段,领导苏联太空计划的核心人物科罗廖夫总监已经离世,并且继任者庸庸无为,致使胜利的天平逐渐朝美国倾斜。

从1967年开始,NASA每隔一段时间就往太空发射一枚火箭。经过无数次尝试,终于,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搭载3名宇航员杀向外太空。

5天后的一个下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打开舱门,走下阶梯,踏上月球的土壤,留下了人类的脚印。

NASA一战封神,至今无人超越。美国在太空竞赛中扳回了比分,反将一军。

可惜的是,从那以后,美苏均把太空计划的重心转移到了空间站上,没有再去搞登月了。

只因这玩意实在太烧钱了,就是个无底洞,投资回报率太低。

再加上不久之后,石油危机爆发,令美国陷入经济滞胀,苏联也被长年累月的军备竞赛拖垮了经济。

因此双方都各自缩减了财政预算,以至于步入八十年代之后,美苏太空争霸也就没了往日的精彩。

结语:

事实上,直到今天,太空项目依然是一头吞金巨兽,政治象征大于实际收益。太空领域的理论突破,也很难变现成实际的经济利益。

但是,超级大国当年你追我赶、互不相让的紧迫感,却极大推动了民用技术的发展。

例如,为了使卫星能够通过无线信号向地球回传图像,美国人摒弃了胶卷,发明了数码相机。

又如苏联原始的晶体管、机械结构计算机不能满足航天员精确导航定位的需求,于是就有了半导体和芯片。

参考资料:

1、张弛.冷战中的美苏载人登月竞赛[J]陕西师范大学 2021年10期

2、科罗廖夫之死——从运载火箭发动机技术的发展看美苏太空竞赛的转折点[J]学理论 2012年24期

0 阅读:19

学究小编看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