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源于汉,创于隋,完善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经过现代教育的人们,都知道科举选拔出的士子,封建、落后且愚昧,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那些从县试、乡试,再到殿试,一路过关斩将,从千千万万同窗中间杀出重围有多难。
我们就拿明代来说吧;
首先,你得先过求学之关,斩贫穷之将。“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虽然,明代对教化极其重视,也极其喜欢修建学校,使得明朝一代不仅有府学、州学、县学,更在卫所也建立了学校。但是,明朝可没有“九年义务教育”,小时候上学一是要备束脩之礼做学费,二是逢年过节要给老师送点米面粮油,这些对明朝时期占据社会大多数的贫困人群来说,可谓是一道难题。
程门立雪
还有就是,你得有钱买书,不读书难开智。
明朝时期的纸张的是比较贵的,虽然相比于唐宋两代,明代书籍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但是根据《书林清话》中的记载,嘉靖年间的刻工刻价,大约在每500字,白银1钱5分左右,每册书市场价格少则一钱二钱,多则三两四两。而明代的银价是比较坚挺的,购买力也强,在明朝万历年间,每两银子约可购买,2石大米,1石等于100升,按照重量换算的话,大约是九十公斤左右。如此来看,仅是买书成本就不是“普通家庭”能负担的起的,除非是马化腾的那种“普通家庭”。
所以,聪明的人就想到了借书来看: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送东阳马生序》
自称出身“普通家庭”的马化腾
其次,积累完学问,你得去考“学位”。明朝的科举考试,共分四级,分别是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1、童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囊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三次考试如果能全部合格,你就可以成为生员。也就是,考前你是童声,中了就摇身一变成为了秀才。虽然,我们都说是酸秀才,但是在古代,秀才可不简单。全国每次童试大约录取2万人,分摊到县里,每县大约也就十几个名额。相当于,现在的名牌大学录取率了。
吕秀才其实是学霸
2、乡试,也是三年举行一次,在当地省会举行,考试一共考三场,当然,不是考语数外,而是考诗词、五经(《易》、《书》、《诗》、《礼记》、《春秋》合称五经)和时策。如能顺利通过,则你就中举,成为一名举人了,举人有多难中?参考《儒林外史》中的范进(没有画面感的话,你就想象一下,自己中五百万的样子),范进就是得知自己中举后,太出乎意料,激动的差点疯了:
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范进中举》
为什么这么激动?一是中举就当于拿到了会试的准考证,二是举人是有名额限定的,明朝时,每个省也就一百个名额左右。而明朝有多少人口呢?徐炳燐教授研究中,有这么一段话:“康熙末年恢复到明末清初时的人口”“而康熙末年人口大约有一亿五千万”。
防作弊小隔间
3、接下来是会试和殿试。
会试考试也称(春闺)由六部中的礼部主持,这场考试也能考过,那么你只要不做出格的事情,基本就是前三甲了。会试的名次,并不决定你殿试的名次,殿试名次是由皇帝决定的。
而殿试则由皇帝,对你的学问亲自考校,因此,这一次有点运气成分,你不仅要文章写得有文采、有实用性,关键还是得博得“圣心嘉许”。殿试后会对参考人员,排名次,分三甲,一甲就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是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一般年少有为的进士,多为三四十岁,就这样举人中进士的概率还低的吓人!平均20个进士中间,才出一个。
“殿试”为武则天首创
最后,为什么考得上清华北大,也中不了三甲?因为高考和进士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考试。根据2019年最新数据显示,其北京大学(校本部)共录取本科新生2972人、研究生录取2300人,清华大学本科共录取3800余人,研究生共录取5825人。
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一书中:利玛窦将科举秀才、举人、进士三种功名,类比于西方学士、硕士、博士的三级学位。虽然,利玛窦此言忽略掉了中西文化存在的现实差异。但是,“科举学位说”也不是没有道理,不管是从年龄、录取率还是从其考试过后的身份地位来看,其两者都有相似性。
如果说童生试是高考,那么乡试就相当于研究生考试,会试相当于博士考试。而且,还是录取率远远低于学士、硕士、博士的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