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财政增长的“双面镜”:县域经济分化与民生投入的结构性困局

寄柔来看趣事 2025-04-06 09:46:44

导语:2024年,丽水市以3.8%的财政收入增速跃居浙江省第二,193.2亿元的地方收入彰显山区经济突围的亮色。但耀眼数据背后暗藏深刻割裂:

缙云县以10.6%的增速领跑,空调压缩机产业集群税收贡献率达75.2%,与青田县差距仅剩0.74亿元;而市本级财政却深陷9.8%的负增长泥潭,非税收入占比攀升至37%,折射主城区产业空心化的隐痛。景宁县以18.77亿元守住第三之位,却因取消公交年卡暴露民生投入窘境——其土地财政依赖度高达41%,偿债压力倒逼公共服务收缩。

当龙泉市借“山海协作”实现10%高增长,庆元县却以7.06亿元垫底全省,区域分化已成发展桎梏。在生态补偿不足2.3%的制度困局与土地财政的路径依赖中,丽水的增长故事呈现“双面性”:一面是“天工之城”数字产业园的崛起,一面是绿水青山变现通道的梗阻。这场山区经济的转型实验,正叩问增长质量与民生福祉的平衡之道。

▲ 2024年丽水市各县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统计。

丽水财政增长的“双面镜”:县域经济分化与民生投入的结构性困局

特约评论员 高山

一、高速增长背后的区域分化图谱

2024年丽水市以3.8%的财政收入增速位居浙江省第二,193.2亿元的地方财政收入创下历史新高。

在长三角经济增速普遍放缓的背景下,这份成绩单显得尤为亮眼。但若将视线投向县域层面,便会发现这幅增长图景呈现出明显的马赛克效应:缙云县以10.6%的增速领跑全市,其26.01亿元财政收入中75.2%来自税收,折射出精密制造产业集群的强劲动能;龙泉市则凭借10%的增速巩固其产业梯度承接优势,与松阳、云和的差距扩大至2.35亿元。

然而,市本级财政同比下滑9.8%的异常数据,暴露出主城区产业空心化的严峻现实——税收占比从2020年的72%降至63%,非税收入反增21%,这种结构性恶化暗示着传统商贸服务业衰退与新兴产业培育滞后的双重困境。

二、景宁现象的深层矛盾解析

景宁县18.77亿元的财政收入看似稳固保持全市第三,但4.9%的增速垫底与取消公交年卡福利的民生收缩形成强烈反差。

究其根源,2023年决算报告显示该县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占比达41%,且2024年1–2月财政收入暴跌31%,这种土地财政依赖在房地产市场调整期直接导致偿债压力剧增。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民生支出占比从2023年的79.66%降至2024年的76%,而地方政府债券余额已达69.38亿元,偿债支出挤占公共服务资金的恶性循环已然显现。

这种“增长性贫困”现象,本质是GDP主义考核体系下,地方政府在短期政绩冲动与长期可持续发展间的失衡。

三、增长质量的三个维度拷问

1.产业结构韧性之问:缙云县的突围路径具有启示意义——全球最大空调压缩机生产基地带动32家规上企业形成百亿产业链,这种“链主+配套”模式使税收增速(30.6%)远超财政收入增速。反观景宁县,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与转移支付(占收入52.3%)的增长模式,在政策调整时显得异常脆弱。

2.生态价值转化之困:作为浙江生态屏障,丽水市81.7%的森林覆盖率仅换来2.3%的生态补偿,这种制度性缺陷在景宁县尤为突出。其试点的林业碳汇交易虽实现1.2亿元收入,但相比每年数亿元的生态保护成本仍属杯水车薪。

3.区域协同发展之痛:市本级与县域的此消彼长折射出产业布局失衡。云和县与宁波共建的“山海协作”产业园通过税收分成引进23家高新企业,这种飞地经济模式值得推广,但也需要防范产业转移带来的税收流失。

四、破局之路:重构增长逻辑的三重变革

1.财政体制改革:建立“生态财政特区”,将省级转移支付与森林覆盖率、水质优良率等生态指标动态挂钩。试行GEP核算体系,使景宁县的生态资源确权、定价、交易形成闭环,例如将碳汇收益专项用于民生支出。

2.产业升级路径:缙云模式证明,山区县同样可以培育先进制造业。需构建“生态+智造”产业体系,比如,龙泉市的汽车空调零部件产业可向新能源热管理系统升级,景宁县则应重点发展生态农产品精深加工。

3.民生投入机制创新:推行“民生支出刚性增长”制度,规定财政收入增量的30%以上用于公共服务。借鉴庆元县香菇智慧工厂经验,通过产业增值反哺民生,而非简单依赖财政转移。

五、可持续增长的未来图景

当遂昌县“天工之城”吸引阿里云等37家数字企业入驻,当青田县侨资回归项目年度到位资金突破80亿元,山区县已展现出突破地理限制的惊人潜力。但真正的转型需要制度性突破:建立跨区域税收分享机制,使产业转移不再伴随税源流失;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景宁的每立方米清洁空气都能转化为发展资本;更重要的是重构政绩考核体系,将民生改善、生态效益等指标权重提升至50%以上。唯有如此,财政增长才能真正转化为民众福祉,实现从“数字繁荣”到“质量革命”的跨越。

在这场山区经济发展的深刻变革中,丽水既面临“成长的烦恼”,更孕育着“蜕变的机遇”。当缙云的机器轰鸣与景宁的畲歌悠扬共同谱写成发展交响曲,方能书写出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时代答卷。

编辑 陈杰

0 阅读:0
寄柔来看趣事

寄柔来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