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名人旧居,感悟工匠精神
—-- 延津县王楼镇王楼中心小学
为了解现代文学知识,感悟文学工匠精神,2024年5月7日下午,由寇现金主任、刘成业主任和路守彬校长带队,我校五年级学生开展了“走进名人旧居,感悟工匠精神”活动,来到了刘震云旧居进行参观。
经过十几分钟的路程,我们抵达了刘震云旧居。旧居坐落在一片宁静的乡村之中,典型的豫北居民风格的宅院在阳光下显得古朴而典雅。院子里高大的椿树和槐树随微风招展,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过往的岁月。
在几位主任的的带领下,同学们满怀期待地进入刘震云旧居,参观先生儿时生活的家,坐北朝南的堂屋,座东向西的厢房,蓝色砖墙,平面屋顶,院中的枣树、菜畦,都保留着当年的模样,它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整洁、简约、温馨的农家小院子。刘震云从小是姥姥养大的,院中的每一个地方,都留有姥姥的足迹。堂屋里的太师椅,也是姥姥生前常坐的。
寇主任给同学们讲道:“刘震云出生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吃不饱是常事,就在这个院子,靠吃姥姥碗底的豆惨而顽强的活下来。”姥姥是刘震云故乡情结绕不开的高地,姥姥对刘震云的作家生涯影响至深,可以说没有姥姥、没有这个院子的培育就没有如今的刘震云。参观过程中,学生们还了解到了刘震云先生的一些趣事。原来,他小时候就喜欢读书,甚至在放牛的时候也不忘拿本书在手;他还曾经为了追求文学梦想,放弃了优渥的工作,选择了艰苦的创作生活。这些故事都让学生们深受感动,也让他们更加敬佩刘震云先生。
刘震云,作为一位杰出的作家,他的作品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精准刻画。这种对写作的专注和执着,正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在他的旧居中,同学们可以感受到这种精神的存在,它弥漫在每一寸空间,渗透在每一份痕迹中。
学校组织参观刘震云旧居,也是希望学生们能够从中汲取灵感和力量,将这种文人工匠精神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都需要一种专注、执着、追求卓越的精神,这正是工匠精神的核心所在。
刘震云先生的旧居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历史、一种精神的见证,在这里,同学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文人工匠精神的内涵和价值。我们相信,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同学们在文学以及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