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电话催交合作医疗费住院报销多数人搞不明白超级矛盾

动静之看体育 2025-02-12 09:38:37

各位友友,大家好!

刚刚从医院帮母亲办理出院结账手续回到家里,心里憋了很多话,想借这个机会说几句,希望能让更多的人能从中得出自己关于医保与就医的一些独立客观的结论。

76岁高龄的母亲在2019年的时候就已经患了脑梗,在医院里住了一段时间,后来回家自行调养。虽然不能像以前一样行动自如,但好在还能生活自理,给她自己与我们都留下了比较恰当的生活空间。

然而就在刚刚过去的农历腊月25日晚,她在家里的阳台上帮父亲取东西的时候摔倒了。次日我便带她到医院去拍片,结果出来是左肱骨骨折,27日一大早就给她办了一个住院手续,希望借助医院的专业治疗与照护能够让她得到相应的康复保障。

在骨科二病区,医生看完母亲拍的片子,了解完母亲的过往病史,在结合前几年在该科室的住院记录,以及母亲的体质与生活习惯后,直接了当问我们是否有意向给母亲做手术。我询问医生母亲做手术的康复预测结果时,医生明确母亲的情形想让手术后骨头生长愈合的可能性非常低。换句话说是不可能康复。

然后我们姐弟三人商量的结果是,还是保留治疗比较好,开刀动手术就不用考虑了。毕竟母亲有重度骨质疏松,高血压三级,胃溃疡严重大出血病史,脑梗等基础疾病,再加上饮食习惯极差,给她提供康复所需要的营养很难吸收跟上。

医生见我们没有动手术的打算,就不建议我们住院,还说了很多住院可能导致的不利因素,包括不限于交叉感染,有可能给老人家带来潜在的风险等。

但我们坚持要给母亲办住院,医生看劝说无效,就协助办理了住院手续,要我们预交了2000元。然后开了一堆的检查单。同时,医院住院部的护士也给了一大堆书面材料让我签字,具体签的是啥,护士没有详细介绍,我们也没有详细查看。

搞完这些,然后接下来我与弟弟用轮椅推着母亲按照医院的检查单,缴费,预约排队,检查,直到所有单子上的检查都搞完了才回到住院房间床位上。

由于临近春节放假,医院的医生与护士都显得有些身在医院心在家。而母亲也仅仅在医院住了两个晚上就坚定要求回家,不愿意在医院里继续治疗。值班医生看我们检查项目也做完了,又不愿意开刀动手术,让我们签了一个出院风险告知书,就让我们先回家过春节。出院手续春节后再办。

春节放假结束,我一直在等医院的电话,想看看他们什么时候通知我去办理结账手续,但一直没有等来电话。久等也不是办法,于是今天下午,我主动前往医院询问如何办理出院手续。

到医院住院部按照科室护士的指引,我见到了母亲住院时分配的管床医生,并让他开具了出院证明,同时到出入院窗口办理相应手续。

医保窗口的办事人员拿到母亲的医院科室开具的出院资料后,经过一番计算,告诉我母亲一共住了2天院,共花费2451元,预交了2000元,根据报销比例,最后还要退我298.2元。

我在给母亲缴纳农合医疗费时,听说是可以报销65%,但医保窗口的报销结果完全不符合这个比例啊。我表示了自己的疑惑,医保窗口工作人员也不做解释,直接让我回科室咨询住院医生。

我让医保窗口给我打印了一份用药项目明细清单,拿着该清单又回到住院科室。很不巧,医生去手术室给患者动手术去了,要么等,要么直接请住院部的护士给先解释解释。

尽管母亲只住了2天,但第一天将该做的不该做的检查项目全做了。而这些检查的内容中,包含了检查与检查所需要的药物,有的是甲类,有的是乙类,还有的是完全自费的内容。

其中一项自费项目的名字是“静脉血栓栓塞出血风险评估”,按次收费,每次100元,共两次,一共200元。这笔费用完全由患者百分百承担。

对于该项目,我表示非常不解。当天在推着母亲去做各种检查时,没有看到类似的检查项目,这个风险评估是个啥呢?我问了住院部的护士,她则表示所有到他们科室住院的人都有这笔费用。我问她是如何评估的,是靠人看还是靠仪器查,她顾左右而言它。

按理说,这样的自费项目,医院在开单时,会给患者家属讲解清楚,但我们根本不知晓,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隐形收费?护士突然提及有让我们签字,我脑海中浮现刚入院时签署的一叠厚厚的不知具体内容的告知书。

这或许就是医院早已经准备好的应对措施吧。我可以申诉吗?

在三甲医院里住院看病,甲类的药物据说最高报销比例为65%,乙类则需先扣除10%的基数,然后剩下的90%中再按照65%的比例进行报销。自费的部分完全由自己承担。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报销比例要比65%高些。

但农村合作医疗费用在报销时,还需要扣除800元的基数,这部分由患者自行承担,不在报销范围内,只有超出800元的符合报销的部分才能按照65%的比例报销。

听完住院部护士的讲解,我的头一下子就懵了,这么复杂?!

购买农村合作医疗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呢?

年前我还接到了驻村第一书记的电话,询问堂弟的电话号码。至于为什么要堂弟的电话,后来听堂弟说驻村书记是要求他按时缴纳2025年的医保费。

这就有些奇怪了,如果一项制度与规则是真正能让中国人民幸福的,那么还有人会拒绝幸福吗?还会要人提前通知要幸福吗?我百思不得其解。

驻村第一书记的初心与使命是什么?大概率与其他的共产党员一样,都是要让中国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

我就弱弱的想,如果老百姓都生不起病,看不起病,看不好病,这样的社会人民如何幸福呢?谁能教我!

400元/年的城乡合作医疗费,看上去并不高,但究竟能帮中国人民尤其是农民们解决什么问题呢?如果制度的运行有各种各样让人民群众都摸不清的门槛,套路,谁来催缴都不会有效果。

以上为自己的亲身经历,对我国的城乡合作医疗制度实际运行中遇到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疑惑,不知道其他的友友有没有遇到类似的问题,遇到类似的疑惑,但真心希望这个国家能够少些医疗陷阱,多些公平,平等,让百姓可以看得起病,无后顾之忧。

你怎么看呢?欢迎你在评论里留言讨论。

0 阅读:0
动静之看体育

动静之看体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