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在现代社会中文化巨匠的出现变得困难?

听百姓哲说 2024-11-23 04:01:24

这是我在头条上看到的一个推荐问题,我想分享一些个人的看法。

在我看来,所谓的文化巨匠,往往是社会文化水平较低时的产物。由于生产力的不发达,生产资料的分配极不平衡,只有少数人有机会接受较高的文化教育,这导致了上层社会对文化的垄断。这种社会环境孕育了文化巨匠,而普通底层民众则只能被动地接受和服从文化,例如,统治中国社会长达两千年的儒家文化,其实际职能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权力。

成为文化巨匠的人,必须是生活无忧的。那些终日为生计奔波的普通人,怎么可能成为文化巨匠呢?

只有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以最广大人民为服务对象,人民的文化水平整体得到提升。科技的进步使得文化成为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变得非常畅通和便捷。

人们的思维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受到的质疑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文化的展现形式也以大数据的形式服务于普通民众。人们想要获取知识,可以通过网络轻松实现。所谓的文化巨匠只会逐渐淡出,大数据中的文化内容和内涵,远远超过了任何个体巨匠。

现代的文化巨匠,只能作为专业人士或学者,将自己精心研究的特定领域的知识精华贡献给大数据,并通过大数据进行文化的传播和推广。随着全民文化素质的普遍提升,文化巨匠将变得普遍化,也就是说,不会再有文化巨匠,而只有专家学者。

作为文化教育的功能,只能提供普遍适用的基础知识,真正的新知识领域需要通过自学和实践来获得。这就削弱了文化巨匠的作用。

当代科技及文化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团队合作,仅依靠个体所谓的巨匠是难以实现进步和发展的。看看我们的科研团队,哪个不是在领导人的带领下,通过团队合作实现科技及文化突破的。

因此,我认为,现代社会不是难以诞生文化巨匠,而是社会进步到高级阶段的必然结果。正如西方社会不断诞生的文化及科技巨匠,这反映了他们社会整体进步的程度与中国存在差异。这表明中国的文化和科技发展趋势和方向,优于西方现代社会,这一点已经通过中国科技成果不断接近并超越西方水平的事实得到证明。

0 阅读:0
听百姓哲说

听百姓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