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想到官场犹如体育赛场?晋国六卿如同排球发球次序一样轮换

莱驹为右 2021-09-14 23:55:29

看了一场排球比赛我竟然搞通了晋国六卿轮换制度

闲来无事看了一场在宁波北仑举行的2019年东京奥运会女排资格赛的实况录像,因为事前已经知道了比赛结果,主要看一些技术细节。然而,我竟然联想到了历史,看着场上中国队的六个球员我不禁想到了历史上的晋国六卿。

球场上教练郎平调兵遣将,运动员不时打出一波进攻小高潮,当然也有对方反超的时候,发球权不时的交换。排球发球轮换规则如下:若得分则继续发球,当对方得分后,对方开始发球;在对方发球时,本方得分,则队员进行顺时针轮换各前进一个位置,由新1号位球员发球。那么晋国的六卿是按照什么顺序轮换的呢,正卿死了以后谁成为正卿,空出来的一个位置又怎么替补,是不是和排球的发球轮换规则类似呢?

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晋国的六卿制度,再来看看六卿的轮换规则。所谓六卿,指的就是三军中的六位将佐,三军将佐均属卿爵,习惯上称之为六卿。一般认为晋楚城濮之战前夕晋文公做三军设六卿是六卿制度的开始。

初期六卿只是军事将领,较少参与行政事务,朝中由执政大夫以及太傅、太师执掌朝纲,军队将领贵为中军主帅也没有行政权。但是随着晋国争霸过程中对军队的倚重和晋国国君权力的削弱,中军主帅开始兼任执政官。据《左传•文公六年》记载:

“宣子于是乎始为国政,制事典,正法罪。辟狱刑,董逋逃。由质要,治旧污,本秩礼,续常职,出滞淹。……以为常法。”

这里的宣子就是赵盾,是晋国第一位将执政大夫与中军元帅军政大权集于一身的卿士,被称为正卿,正卿的权力自然凌驾其他卿士之上。至此晋国六卿制度正式确立,三军将佐兼任执政官,作为三军主帅的中军将成为首席执政官。

后来晋国还短暂的出现过六军十二卿、四军八卿,和三军六卿如出一辙,仍然是中军将出任正卿与其他将佐共同执掌朝纲,这些职位都被十一家传统卿族垄断。

到晋悼公时因为智罃、士鲂的继承人年幼去除了新军又改为三军六卿,至此六卿成为六家比较稳定的家族,把持晋国朝政,国君已经奈何不了他们了。

六卿地位从高到低分别为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中军将作为正卿,总理朝政,领导其他卿士共同执政,因此也有人认为晋国的六卿制是后世内阁制的雏形。

六卿只有死亡、被驱逐晋国、自己主动告老才会出缺,空出的位置则按照“长逝次补”原则进行递补。这里的“长逝次补”,就如同排球场上换位发球一样,只不过六卿的轮换前提是有人退出。

电视剧《重耳传奇》真的重耳君臣形象

正卿出缺如何替补

正卿如果出缺,将由中军佐出任正卿。因为正卿兼任中军将,比中军将低一级的是中军佐,因此由中军佐来顺位继承正卿之位。然后后面的将领级别各升一级,空出最低一级的下军佐(八卿则为新军佐,十二卿则为新下军佐),留给原来的正卿家族的继承人来继承。

其他卿士的替补

如果其他卿士的位置出缺,则从这个卿士的所在位置开始,下级的将佐各升一级,仍然空出最低一级的军佐,留给出缺卿士家族的新宗主来继承。

如果本身就是最低一级的军佐出缺,那就直接由最低一级的军佐所在家族继承。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六卿的轮换次序也是,当君主或正卿特别强势的时候,会介入六卿的安排。

侯马市的晋国君臣塑像

国君强势重组六卿

晋文公之后的晋国国君,从晋襄公到一直到晋悼公的还都算比较有作为的君主,基本能掌控六卿,或者说至少有与六卿一搏的实力。所以尽管有“长逝次补”的原则,但是这些君主时不时会介入六卿的安排。比如中兴晋国的晋悼公一继位就破格提拔韩厥为正卿,并对六卿排序做出安排。

晋厉公末年到晋悼公继位初晋国六卿安排表

此次调整是因为晋厉公诛杀三郤,栾书、中行偃害怕被诛杀,于是杀死晋厉公迎晋悼公继位,晋悼公虽然刚回国根基不牢,但是面对国内的局面还是做出了安排。首先安排栾书退出,正卿弑君无论怎么说也不适合再次担任正卿了直接被罢官,但作为他迎自己回国继位的回报,安排他的儿子栾黶进入卿的行列。而此前范燮已死,安排他的儿子范匄进入卿的行列。同时安排韩厥为正卿,越过弑君的中行偃。

从这份名单上看,仍然是晋悼公与六卿妥协的产物,智罃与中行偃同宗,范匄与士鲂同宗,魏相与魏颉同宗,主要还是打击了栾氏。但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魏相在这一年死去,韩厥建议悼公启用被晋景公灭族的赵氏的后代赵武,于是士鲂和魏颉各上升一级,赵武成为新军佐。

电影《赵氏孤儿》中的赵武

卿之间相互谦让

六卿之间虽然互相碾压,但是也有正直的卿士谦恭礼让的时候,比如上面提到的韩厥。

因为智罃的能力得到晋悼公的赏识,已经七十多岁的韩厥于是告老让出正卿之位由智罃担任。晋悼公为了补偿韩厥直接让他的儿子担任上军佐,卡在栾黶之前。可惜智罃没干几年就死了,士鲂也死了,执政班子不得不进行调整。按照递补次序应该由范匄出任正卿,但是范匄认为自己才能不如中行偃,让中行偃为正卿,自己仍然为次卿。这样按照顺序改韩起升任上军将了,但是韩起有想让给赵武,但赵武之前还有栾黶,栾黶本不受悼公待见,也顺势谦让,这样赵武升任上军将,韩起上军佐不变。栾黶在晋悼公一朝的几次六卿调整中原地踏步走始终是下军将。下表是韩厥任正卿到范匄谦让中行偃的几次六卿调整情况。

晋悼公时期六卿安排表

左传对晋国的卿士之间的谦让大家赞美,在《左传•襄公十三年》中有如下记载:

荀罃、士鲂卒。晋侯蒐于绵上以治兵,使士匄将中军。辞曰:「伯游长。昔臣习于知伯,是以佐之,非能贤也。请从伯游。」荀偃将中军,士匄佐之。使韩起将上军,辞以赵武。又使栾黶,辞曰:「臣不如韩起。韩起愿上赵武,君其听之!」使赵武将上军,韩起佐之。栾黶将下军,魏绛佐之。新军无帅,晋侯难其人,使其什吏,率其卒乘官属,以从于下军,礼也。晋国之民,是以大和,诸侯遂睦。

这里荀罃史称智武子,也称为智罃;士匄史称范宣子,也称为范匄;荀偃史称中行献子,也称为中行偃。

对晋悼公来说最高兴的应该还是取消新军减少了两卿,士鲂死子年幼,智罃死,子亦死,孙幼,都无法成为军中主帅,这样新军无帅,并入下军,自此晋国进入六卿时代。

黄晓明饰演的韩厥

权臣对六卿重组

正卿如果是权臣,也有能力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六卿进行重组,最明显的就是赵盾。在盟友先克被刺后,赵盾杀政敌先都、士縠、先蔑、箕郑父,至此六卿中只剩下赵盾和听话的荀林父,赵盾强力主导六卿重组,安排自己人以及资历低的人进入六卿,甚至自己的家臣进入六卿。《左传•文公十二年》中就指出臾骈是赵氏的下属。

赵盾将中军,荀林父佐之。郤缺上军,臾骈佐之。栾盾将下军,胥甲佐之。……赵氏新出其属曰臾骈。

另外六卿中某一家族特别强势的时候也会变成权臣,主导六卿的重组。典型的是晋景公、晋厉公时代的三郤。三郤的代表人物是郤锜,晋景公时赵氏灭族后,卿位留下较多空缺,郤锜因为是诛杀赵氏的功臣安排其堂弟郤至为新军佐,郤氏之势大增。后来郤锜、郤至二人联手将叔父郤犨拉入八卿,为新军将,三郤正式成型。《国语•晋语八》中的叔向贺贫中说道:

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

此时的郤氏家族实力鼎盛,诸卿皆惧,然而三郤无德,为晋厉公诛杀。

京剧中的赵盾形象

预留卿位由人暂代

六卿世代轮替,总会有父死子幼的情况,这时候可以预留下一个位置,有别人暂时代替,等幼子成人再继承卿位。

比如赵盾就给自己盟友先克的幼子留了一个位置,由自己的家臣臾骈暂代,等先克的的儿子先榖成人后还还给他。

智罃的儿子死得早,所以智罃死后要由孙子继承,但孙子智盈年幼无法继承,等后来栾氏被逐出晋国后,六卿出缺,智盈在同族人中行吴帮住下占据了一个卿位,由同族人程郑暂代。

晋悼公、晋平公两朝短暂的对正卿之子的特殊待遇

前面讲到的的韩厥提前让贤于智罃,作为回报他的儿子韩起没有从最低的新军佐做起(当时为八卿),而是越级升任上军佐。此后在晋悼公以及晋平公两朝渐渐形成惯例,就是正卿之子直接担任上军佐。此后的正卿荀偃死后,他的儿子中行吴也是直接担任上军佐。但其后范匄的儿子就没有获得如此待遇,而是直接从最低的下军佐做起。

春秋战国军队利用战车进行征战

结语

晋国的三军六卿制度初期使晋国走向了强大,但后来培养了一大批权臣,掏空了晋国公室。自晋平公后,晋国国君再也无力控制六卿,六卿也进入到了稳定发展阶段,形成了韩、赵、魏、范、中行、智六大家族。六卿的升任也完全符合规律,类似于排球场上的站位轮转,只不过这里的轮转条件是有人死亡或退出。正卿的权力最大,能成为正卿能为自己的家族带来更多的利益。但是谁能升任正卿完全凭着运气和寿命,如果运气好前面的没干几年就死了下面的次卿就可以接任正卿,或者寿命足够长能熬死别人自然能成为正卿。比如韩氏的韩厥和韩起父子都是活到了70多岁,两代都做过正卿,才使这个赵氏的小跟班稳居六卿之列,其后代参与了三家分晋,所建立的韩国后来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参考资料:

《春秋左传》

《国语》

《史记•晋世家》

《春秋左传人物谱》

《晋国六卿世系表》

吴晓霞《试析晋国的六卿制》2007年

刘玉斌《春秋晋国荀氏试探》 2013年

李朝燕《春秋晋国中行氏家族研究》2013年

0 阅读:13

莱驹为右

简介:爱好历史的莱驹为右还喜欢解读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