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母娘们的热鸡汤:董宇辉的含汤量有多高?你的含董量有多高?

养猫人 2023-12-27 14:50:15

《小编vs董宇辉之争中,我站小编》

《最应该道歉的人是董宇辉》

在周末就“小作文”事件发了《小编vs董宇辉之争中,我站小编》、《最应该道歉的人是董宇辉》两篇评论性小文后,有董宇辉的粉丝在后台发私信骂我,我笑笑,懒得理他,直接把他拉黑了,丢不起那个人。也有董宇辉的粉丝在他自己的微信群里和我对骂,我骂了他几句后他受不了,把我给踢了。这些人心理都太脆弱了,经不起骂。不过这些董粉们的谩骂倒是让我起了再写一篇小文的冲动,因为与愚昧做斗争我总是乐此不疲而且从不退缩的,于是就有了此文:《丈母娘们的热鸡汤:董宇辉的含汤量有多高?你的含董量有多高?》。本来在题目中还想加一个“虚伪度”,后来想想算了,考虑到董宇辉的粉丝们情感都比较脆弱,就把伤害度降低一点,虽然加上也没关系。上回我们说到,董宇辉在这场本来导致自己人设信任危机的风波中巧妙地移形换位辗转腾挪打出一套迷魂拳后不仅没有受到任何损失而且成了最大的赢家,粉丝量激增突破两千万,并赢得全网赞誉。今日又有消息传出,董宇辉已经成为东方甄选的高级合伙人,摇身一变从打工仔变成了公司老板。在这场风波中,董宇辉可谓名利双收,赚地盆满钵满,惊诧了一众看客以及东方甄选自己的员工们——包括董事长俞敏洪自己,更包括CEO东方小孙在内。他们终于见识到了流量的威力,认识到流量的可怕,知道了什么叫流量正义。所以,这是董宇辉的胜利,董宇辉的粉丝们的胜利,董宇辉的丈母娘们的胜利,流量正义的胜利。同时,这句话的同义表述是:这是庸众的胜利,乌合之众们的胜利。在董宇辉的盆满钵满中,除了原有的“读书人”、“儒雅”、“才子”这些标签毫无动摇,而且又多了几个新的标签:善良、老实、受欺负的老实人。于是各位丈母娘们爱心更加泛滥了更加疯狂输出爱了。这些“丈母娘”们的大脑从来不会停下来想一想,一个能随口讲出一套套热气腾腾的鸡汤把你们迷得晕三倒四的人,会是一个毫无心机的“老实”孩子吗?会是一个委屈巴巴的“受气包”吗?想想都很可笑,不知道这些粉丝是一个什么群体,什么样的用户画像。当然,网上还是有那么一些有独立思想不怎么乌合之众的人,他们的一些评价显得非常珍贵和人间清醒,让人不会被乌洋乌洋的愚昧之声吞没、淹没、窒息了。比如下面这个《董宇辉真的善良吗?》评论,就点出了一部分道理,虽然没有我在《最应该道歉的人是董宇辉》文里谈的全面和准确,但也是弥足珍贵的独立见解。

至于董宇辉是否真的善良、老实、受欺负,这个话题在前面的两篇文章里都已经谈完了,这里就不再谈了。这里只再强调一下结论:董宇辉才是那个真正欺负别人的人,才是那个真正撒谎的人,才是那个真正需要道歉而没有道歉的人。所以董宇辉绝对不是一个善良的人、老实的人、受欺负的人,他只是表现成一个善良的人、老实的人、受欺负的人,以此来获取同情和关注。而且以此获得了大成功。董宇辉的粉丝们不仅看不到这一点,而且不满足于董宇辉的盆满钵满,不满足于CEO小孙被免职。很多无耻的粉丝甚至不仅不觉得小编应该被道歉,而且叫嚣着要追究小编的责任,似乎不把小编拉出来示众谢罪就不能平其心头之愤一样,一脸的丑陋与邪恶。

这都是前文谈完了的。本文要谈的主题是:董宇辉作为“儒雅”“才子”标签傍身的知名主播,董宇辉的“文采”有多鸡汤?董宇辉的鸡汤有多水?董宇辉的粉丝们看到这里可能就已经怒不可遏了,要掀桌子了。我劝你们冷静,希望董宇辉的两千多万粉丝中能出现几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不要全都是一群乌合之众。我为什么要连续两天写两篇评论董宇辉的文章?是为了力挺一件事:人应该讲真话,而不应该说谎话。为什么我断定没讲真话的人是董宇辉?因为除了此次事件观察外,我对董宇辉有既有印象、既有观察、既有结论。我虽然不看这些网红们的直播,但作为中国大陆当代最顶级的社会学家、观察家、评论家,我是不会漏过对这些社会动态、典型案例的观察和洞悉的。从去年董宇辉火爆全网成为公众人物开始,我就断断续续地给董宇辉做出了一些评价。比如,今年六月份对董宇辉做出的如下评价:一个熬鸡汤的。迄今为止这都应该是非常准确的评价。

我这是随口胡诌的吗?当然不是,早在去年七月份董宇辉因为某“知名大V”讽刺他推荐的书“很浅薄”而在网上撒泼打滚的时候就已经暴露了他的真实素质了。见我的如下长篇评论。

以及当日对董宇辉在推荐罗翔《法治的细节》一书时的推荐语的评论。从他的推荐语中我断定他没有真正完整地读过这本书。这让我对其油嘴滑舌瞒天过海的气质、贩卖读书人形象这种行为更加厌恶。

后来,也就是前几天,我刷到一个视频,是东方小孙和董宇辉一起直播的一个片段,其中东方小孙说董宇辉有一个特长:“不管他读过还是没读过的书,他都能演绎出很好的推荐语”(大意如此)。我操,果然如此,验证了我之前的判断,真他妈的有本事:有人不看电影就能写出影评,董宇辉不看书就能满口喷香振振有词地给别人推荐书。说到罗翔的《法治的细节》,我也没有通读过,只是翻过几页。没有通读是因为我翻看了以后对这本“网红书”不是很感兴趣。因为这并不是一本系统性的学术或科普论著(虽然书名听起来很像,但看一下目录就知道不是),只是一些并没有内在逻辑关联度的法治题材散文手记文集而已。

(《法治的细节》前五章目录,后面还有一章是“对话”)

其实说实话,罗翔这本书,就内容而言这个书名起大了,不应该叫《法治的细节》,最多叫《法治的细节之:案例选编选评及个人笔记和对话录》之类的。因为《法治的细节》这个书名会让读者认为着是一本关于法治细节内容的各个方面的探讨,一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严谨的系统性作品。关于这一点,我必须要顺便谈一下这个观点:中国学者出书,非常容易把书名起大了,比如这个《法治的细节》,也比如《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这类书名。以前对这种情况也做过点评,顺便放一下。

当然也不全是如此,不能否认的是,中国学者出的一些中文书籍里有一些珍贵的星星点灯。

所以,像罗翔的这本《法治的细节》,我是肯定不会推荐的。是完全不可能上了我的推荐书籍名单的。不是我故作清高看不上这本书,是真的没有必要。这本书的本质,是罗翔在网红光环下的应景之作而已,应该是有出版社约稿,在他最红的时候出本书希望能够大卖。贴出上面这些朋友圈内容,不是为了显摆什么,是为了证明我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我对读书、荐书有专业的见解和直觉认识,所以对董宇辉荐书能力的评价有一定的可信度而已。但是,如果你问我什么样的书籍能上我的推荐目录,作为真正的读书人,我还真的不敢推荐。毕竟有我真正了解、认识、尊敬的全中国最一流的读书人在我的朋友圈里,还轮不到我推荐书籍。但是同时作为中国大陆的顶级影评人,我倒是有信心推荐一些影视作品的比如《国庆长假看什么电影?来自顶级影评家的推荐》。看电影和读书,其实是相通的。扯远了,回归主题,为什么我仅通过董宇辉的几句推荐语就能断定董宇辉没有真正读过那本书呢?因为任何一个真正读过书的人都能有所判断:要推荐一本书,应该怎么推荐。一个真正的读书人,知道真正读完一本书后给别人荐书或评价这本书时,一定会有具体的针对性排他性的除这本书之外其他书籍都不适用的推荐词,而不是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江湖语”。读过还是没有读过这本书,看一个人提起这本书时的口气、神态其实就都能判断出来。我又找到了这个视频切片,各位感受一下这段话像是针对《法治的细节》这本书的具体推荐吗?是不是换成任何一本其他法治题材的书籍这段话都是完全适用的呢?

孤独书屋

,赞1

这段话(括号里是我的点评):

“罗翔老师的书,《法治的细节》,这本书我推荐给屏幕前的很多朋友们去读。

因为,一个社会的文明在于什么。一个社会的文明在于道德不断地进步,一个社会的底线在于什么,一个社会的底线在于法治的普及。(完全常识性的认知,虽然罗翔书的第一章谈的就是道德与法治)

幸运的是,一个时代里总有一些头脑清醒的人,他们能够把自己的观点清晰地解释出来,并且著书立说。有的时候人们看不清楚很多方向的时候,他们会给别人照亮一些方向。(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江湖推荐语。)

这就是我为什么想要给大家推荐这本书。(这些推荐语与这本书有一毛钱关系吗?)

其实我自己并不是一个法学士,对吧?我也不是一个专业的懂法律的人。(看过钱钟书小说的人就知道这句话其实是一句否定式显摆自己的话)

我只是读了很多他写的书。(暗示自己当然读了他写的这本书)

我也听了很多他提到的观点。(看过罗翔的视频我是相信的,毕竟罗翔的视频在网上爆火)。

我印象深刻的一个点就是,他曾经说过一个人开始炫耀自己的知识的时候,其实就跟炫耀自己的财富,或者炫耀自己的职权一样,炫耀自己的美貌一样肤浅。(这段话不知道是不是罗翔说的,如果是,显然并不正确,因为知识有外溢性,你分享了你的知识,被分享的人也就拥有了,而财富、权力、美貌并没有这个特性,所以如果是罗翔说的,那他说的不正确。如果不是罗翔说的,那董宇辉在信口开河)

所以我当时听完那句话之后,瞬间点醒了我(董宇辉如果有幸读了我的这篇文章,才算真正被点醒了)。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很自省的人,很克制的人,但坦诚来说,我确实有时候提到一些自己稍微略知一二的话题的时候,就控制不住自己,就有一种好为人师,喜欢给人胡讲道理的一种毛病(一如既往地开始吹嘘、炫耀自己的个人“美德”了,以及一贯性的否定式炫耀自己的技巧运用。与所推荐书籍毫无关系。)”

如果你觉得上面这个视频片段还不能充分证明我的观点,我又找到另外一个更长的推荐该书的直播切片,见下。在这么长一段表述里,有一句提到《法治的细节》的具体内容或者概况的内容吗?没有,除了念了书里的一句话而已。

小茗同学iiil

,赞28

或者反推一下,如果他真读了这本书,对于这么一个会显摆知识、显摆读书、显摆读书人形象的主播,会不就书籍内容说一句话吗?不会的,一定不会的。所以可以断定,董宇辉在镜头前向他的粉丝们诚意满满地满含热情地眼中带光地差点都把自己都说感动了地推荐这本书籍时,其实并没有真正读过这本书。而是灌了一大碗速冲鸡汤,灌给了他的众多丈母娘们,丈母娘们喝得美滋滋甜丝丝,兴冲冲地就跑去下单了。所以,这是在鸡汤里加了大水了啊,并且是大量的自来水啊。而且那鸡汤还是速冲的,粉丝们以为那锅里有一个炖熟的鸡,其实那里只是一包味精和调料呀。为什么他没有读过就可以推荐呢?因为他知道他的那些观众、粉丝们也都没有读过。于是随口说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江湖语就完全能把这本书卖出去了。这也足以反证,董宇辉的粉丝们,都不会是什么真正的读书人。因为真正的读书人看了他的直播会尴尬、刺挠的,浑身难受的。请董宇辉的粉丝们对号入座,有一个真正读书人的话你出来反驳我。所以,董宇辉的真正形象,不是什么读书人的形象,而是“贩卖读书人形象”的人。而且贩卖地过于走形了、摇头晃脑了、虚头八脑了,让真正的读书人看到后感觉非常别扭、心生厌恶。我相信这可能是所有真正读书人所共有的反感性吧,就像去年那位“微博大V”的反感性一样,也像我和我的朋友圈里一些真正的读书人对董宇辉的反感一样。董宇辉用读书人作为自己的标签进行贩卖,是在侮辱了读书人这个词,以及真正的“读书人”形象。真正的读书人不会那么油嘴滑舌满口鸡汤的。这就是我对董宇辉这个公众人物的感觉、认识、判断、评价。我并且敢立即下这么一句定论:粉董宇辉的人越多,说明真正的读书人越少。因为他的所有这些粉丝们,都是把“读书”当成了快消品,把他这个“贩卖读书人形象”的人当成了快消品。另外说到“虚伪度”的话,其实董宇辉的那《十条回复》里体现得很充分,通篇都是在说我多好、我多受伤、我多委屈,没有真正地坦坦荡荡地承认事实承认错误并就此向小编和公众道歉,表面上以低姿态说了很多“软话”,其实是避重就轻耍了小聪明。这都体现了其虚伪,甚至狡猾的一面。这方面在前文里做过一点分析,就不再浪费笔墨了。(如果董宇辉的粉丝不服,我可以逐条帮你们分析)以及,董宇辉在“回归直播”时装作不知道粉丝喜欢他什么,一副无辜相。这其实都蛮虚伪的。粉丝当然喜欢的是你的小作文啊,到底是不是你写的呢?这个人有非常“大智若愚”的特点,这四个字必须要在这里加引号。丈母娘们是没有理性的,鸡汤不鸡汤的不重要,好喝就行。丈母娘们多喝点速溶鸡汤没关系,或者打包回去给她们的傻女儿们喝点鸡汤也没关系,虽然没有什么营养但至少过过口感,并且也都不长身体和脑子了。但全民喝鸡汤的话就可怕了,小孩子们喝速溶鸡汤就更可怕了。我写下这些东西,就是为了不让全民都喝上鸡汤,让有人有不喝鸡汤的选择。丈母娘们当然不会喜欢像我这样的人,她们的傻女儿们也不会喜欢我。这就是董宇辉有两千多万粉丝而我没有几个粉丝的原因。但是我也不需要她们喜欢啊,丈母娘们做了我的粉丝我会有耻辱感的。为什么董宇辉的粉丝那么多,因为愚昧而处于情绪控制下并集体无意识的人总是太多;为什么我的粉丝数这么少,因为真正聪明理性有良知能独立思考的人总是太少。没有别的理由。去年还有“微博大V”讽刺董宇辉推荐的书单浅薄,今年只有我在不断地抨击董宇辉不诚实、不道歉、不善良。还没什么人看。还要和脑残们对骂。哈哈哈,好一个寂寞孤单冷。本文最后一条:你的含董量有多高?这不仅指你有没有关注董宇辉,是不是他的粉丝,你周围、朋友圈里有多少关注他的,以此体现出你的含董量有多高。更重要的是,你认同这种为了利益可以损害真话的价值观程度有多高(具体解释详见前文《最应该道歉的人是董宇辉》)?是认为完全有理并且自己也是这么执行的(含董量100%),还是完全不赞同并且自己绝对不会这么执行(含董量0%),还是在两可之间的某个值。每个人都应该问一下自己这个问题。

(来,今晚给丈母娘们端上一碗热腾腾的鸡汤,现熬的)前文:《小编vs董宇辉之争中,我站小编》

《一场流量正义掩盖下的职场欺凌事件:最应该道歉的人是董宇辉》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