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范思哲品牌活动现场星光黯淡——原定全球代言人赵露思的缺席引发轩然大波。
知情人士爆料,此次活动所有艺人需经严格审核,唯独赵露思被品牌方直接取消资格。
这场缺席将这位顶流小花推上风口浪尖,也让一场持续五个月的"病休连续剧"再度迎来高潮。
从去年11月突发"健康危机"至今,赵露思始终游走在病休与营业的钢丝上。
一边是综艺里拄拐含泪的脆弱形象,一边是姐妹聚会中的嬉笑打闹;
刚在路透中被搀扶示弱,转眼又在直播间神采飞扬。
这种反复横跳的"病情展演",让公众从心疼逐渐转为质疑。
当健康问题沦为流量工具,信用破产远比身体透支更致命。
娱乐圈的生存法则正将她拖入恶性循环。
为维持曝光度,团队选择用热搜续命:生病热搜、复工热搜、争议热搜...
五个月38个热搜的轰炸式营销,最终换来品牌方的风险预警。
这场闹剧折射出行业痼疾
——当艺人沦为数据工具,短暂的热度终将反噬职业生涯。
赵露思的困境远非个例。
《星汉灿烂》的嫋嫋滤镜犹在,观众仍愿为她的灵气买单。
但选择用综艺维持曝光、用争议制造话题,本质上暴露了新生代演员的集体焦虑:
既恐惧被市场遗忘,又无力用作品突围。
当"演员"身份让位于"流量明星"标签,艺术生命注定走向枯萎。
是时候按下暂停键了。
真正的疗愈不是热搜上的表演,而是远离镜头的自我重建。
从陈芊芊到程少商,观众爱的本就是鲜活的生命力。
若想重获市场信任,不如彻底消失半年——让作品说话,而非让病情代言。
毕竟,能治愈流量焦虑的,从来只有对职业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