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些老年消费者来说,选择一款合适的手机并不容易。最近,江苏宿迁市民张女士的父亲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他在街头手机店购买了一款标价2000元的“最新款智能老人机”,结果发现同款手机在网上的售价仅为899元,而且还涉及到了金融贷款问题。
这起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老人机市场存在许多乱象。
一些商家通过虚标价格、话术诱导和合约捆绑等手段,误导老年人购买高价手机和套餐。
在常州,警方甚至破获了一起远程操控老人机非法扣费的案件,涉案金额高达565万元。
在这些事件中,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许多老人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不知不觉地陷入了高价套餐和金融合约的困境。
面对这些问题,商家却往往推卸责任,声称价格已经备案,合约条款清晰。
然而,法律专家指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需要以显著的方式提示风险,如果利用信息不对称诱导消费,就已经涉嫌欺诈。
此事引起热议,有的网友说,我到手机卖场买手机,明明看好的手机谈好价钱后,售货员拿来了手机,我还好仔细看了一下,不是一个牌子。她说是一样的,结果我上京东一查那款老年机才一百多块钱,我买的老年机是三百多的,没客气直接骂她。老人住院手机坏了我抽空去买手机,缺德。她吓得赶紧拿出我要的正品,老年人不要买东西,直接去网上买!
也有网友说,我爸也被骗过,我说我帮他买,他说难道有钱还买不到手机吗?然后2800买了个从来没听过的杂牌回来,后就去外地上班了。一周后回来了,说其他人手机都有信号的地方他的没有,店家试了确实有问题,然后说返厂维修,给了个备用机。我听说立马去店里让他退款,说了半天他让我京东选个手机,然后按京东价给我。多退少补!
还有网友说,当时我爸买了一个手机,砍了价格1400,我爸还觉得便宜呢。结果我网上一查700多,最贵也就800多。第二天我去退手机,新手机,我给激活了,我要退了。老板娘估计也觉得自己理亏,什么都没说,给退了。后来一模一样的手机在他家对面买的800多。
我觉得电子产品 ,不要实体店买 ,一个是 服务员一大堆 ,没客人 ,你去了都想着做你生意,服务员比客人多 。还有就是没有网店好退货, 你买了行 ,但是退的时候 很麻烦 ,网店就好退。
有一次,手机店打电话给我婆婆说免费领手机,她就去了,结果是贷款买的,1000多元的手机,还了一年还有1000多元没还。
套餐每个月也被改成了200多元的,贷款每个月从话费里边扣几十块,一直都没发现,直到去年话费不够,没扣成功,我婆婆还一直30元地冲,导致连着几个月都没还。
银行一直打电话,我婆婆以为是骗子,后来跟我们说,我查了一晚上才找了这笔贷款。
去店里找店员,说我婆婆同意的,我婆婆说她说免费的,后来打12315,折腾了三四个月才把这个套餐改了。
这些坑老年人的骗子,太可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