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上午,伴随观众恋恋不舍的掌声,广东文旅“新春宠粉”系列活动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圆满收官。20名幸运粉丝在策展团队成员的全程导览下,深度探访《贺·岁——大汉海昏侯刘贺的人生岁月》特展(以下简称《贺·岁》特展)。
当豫章海昏侯邂逅岭南南越王,这场融合历史厚重感与新春仪式感的文化之旅,不仅为观众揭开了汉代王侯的传奇人生,更以专业性与互动性并重的形式,化身古今对话的时空桥梁,引发观众对海昏侯文明的深度共鸣。
双城国宝:解码汉代文明密码
《贺·岁》特展是海昏侯墓园考古发现以来首次在广州展出,自2025年1月15日开幕以来备受瞩目。南越王博物院策展团队成员介绍:“这场跨越时空、跨越地域的历史性会面暗藏深意。海昏侯墓与南越王墓同属汉代文明。从遗址保存情况,到出土的礼器、兵器、生活用器,二者既各有千秋,又有着诸多共通。我们希望通过跨区域文物联展,让观众感受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现场,策展团队通过127套210件珍贵文物,串联特别设计的“少年行”“浮生梦”“逍遥醉”“世人语”四重叙事空间,并配合多媒体、集章等互动装置,构建起刘贺从王侯显贵到废帝庶民的命运图谱,令观众沉浸于历史洪流与个体命运的碰撞中。
“黄金”与“儒学”是展览两大核心符号:主展厅内,麟趾金、褭蹏金、饼形金等器物组成的“黄金矩阵”璀璨夺目,印证了史书对海昏侯墓“金玉满堂”的记载。现场,观众林女士不禁感叹:“去年在马王堆就听闻海昏侯黄金非常多,今天特地请假来观展,果然被展品的‘含金量’震撼到。”
而展厅另一角的孔子像漆衣镜(复制件)和记载刘贺读《论语》简牍的文书,则揭示了汉代儒学对贵族精神的深远影响,塑造了更加丰满的人物形象。
专业导览:激活文物历史温度
活动特别邀请了策展团队成员全程讲解,在1个半小时的旅程里,从文书细节到器物背后的礼制变迁,讲解员深入浅出的解读让文物“活”了起来。
“非常幸运能有策展老师带着逛展。老师的专业剖析,让我真正读懂了这些器物背后的时代密码,比看纪录片理解得更透彻。”文博爱好者丁女士与父亲共赴此行,对本次活动赞誉有加,在观展前夕还特别重温了海昏侯纪录片。
“得知活动安排有策展老师专程讲解后,我对展览的兴趣瞬间倍增,毫不犹豫地报名,没想到幸运地被选中。现场老师的专业讲解不仅详尽,而且引人入胜,让我印象深刻。”早期已参与过广东文旅其他粉丝活动的林女士如是说。
谈及对未来文旅活动的展望,丁女士热切希望通过更多文化行动,来纠正外界关于“广东是文化荒漠”的片面认知:“诸如南越王墓、南汉二陵、十三行、南海神庙等文化宝藏,亟需被更多人所认识和欣赏。我们完全有底气做得更好。”
林女士也希望接下来能在更多文博场所举行“策展人导览”相关活动,“让游客在体验逛花市、观赏民俗的乐趣之外,也能亲身体验并深入了解岭南文化的千年底蕴。”
图/南越王博物院 提供
《贺·岁》特展为南越王博物院“汉代诸侯王系列展”增添了重要的一笔,也为呈现汉代列侯的故事补足了一片重要拼图。展览将持续至4月15日,欢迎广大观众前来参观,共同感受这场跨时空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文/图 吴伟霞(除备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