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世后,灵魂并没有马上离开,每烧一个七走一个魂”
这种说法属于民间传统的丧葬文化的相关内容。在一些民间习俗里,认为人去世后魂魄不会一下子全部离开,有“做七”的讲究,也就是从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要进行祭祀等相关活动,传说每隔七天会有一个魂魄离开,到七七四十九天魂魄才全部走完。
做七的习俗起源目前尚无定论,学界有多种观点,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说法及其分析:
1. 佛教起源说:
- 这是目前较为广泛认可的一种观点。佛教《瑜珈论》中提到,人死后,在人死此生彼之间有“中阴身”,如童子形,为寻求生缘,以七日为一期,若七日终,不得生缘,则更续七日,至第七个七日终,必生一处。所以有“七七”之期及逢七追荐的习俗。大约在佛教传至东汉后到南北朝这段时期内形成,从唐初起突破信众范围,走向世俗化。历史记载方面,《北史·胡国珍传》中提到,胡国珍去世后,北魏孝明帝在七七日中为他设千僧斋;《北齐书·孙灵晖传》也记载,从南阳王绰死后,每至七日及百日终,孙灵晖恒为绰请僧设斋。这些资料都为做七习俗与佛教的关联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2. 道教起源说:有人认为做七习俗本于道教。从该俗的实践看,做七既请僧众诵经,也请道士诵经,而民间关于做七由来的种种解释,多与道教的地狱结构及功能的宣传相吻合。并且清赵翼在《陔余丛考》卷三十二中结合做七习俗起于元魏、北齐的历史背景来对此论证,认为元魏时道士寇谦之教盛行,道家炼丹拜斗率以七七四十九日为断,遂推其法于送终,有了七七之制。
3. 虞祭演变说:还有人认为做七习俗的原型是“虞祭”,即周代时“国人”于父母葬后迎其魂灵于殡宫的祭祀仪式,“虞”就是“安”的意思,即使亡者之灵得到安息。按礼制规定,举行虞祭的时间和次数因死者地位的不同而有区别,士之丧三虞,大夫之丧五虞,诸侯之丧七虞,每次虞祭皆以七日为期。到了春秋晚期,大夫僭用诸侯的七虞之礼,后来秦并六国,改朝换代,只要有条件谁举办七虞都行,最终流变成了通行民间的做七习俗。
4. 魂魄聚散说:有人提出做七习俗源自先秦时代的“魂魄聚散说”。人之初生,以七日为腊,一腊而一魄成,故人生四十九日而七魄全;死以七日为忌,一忌而一魄散,故人死四十九日而七魄散,做七的意义就是祭送死者。
综合来看,做七的习俗是多种文化因素相互融合、演变的结果,其确切的起源地难以考证,但从早期的文献记载来看,在南北朝时期的北方地区已经有了相关的习俗记载,之后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
不过从科学角度来讲,并没有证据能证实灵魂以及其这样逐步离开的情况存在,这更多是寄托了生者对逝者的追思缅怀以及承载着传统习俗所蕴含的文化情感层面的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