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7日,一条关于春节档电影的财务反转新闻在影迷圈炸开了锅。原本被贴上“票房毒药”标签的武侠片《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突然被港媒爆出实现3400万净利润,续集《射雕2》的制作计划似乎板上钉钉。这场从全网群嘲到逆风翻盘的戏码,比电影本身的情节还要跌宕起伏。
这事儿说起来真够魔幻的。春节档刚结束时,业内还在掰着指头算《射雕》要亏几个亿。毕竟6.8亿的内地票房摆在那儿,对比同档期《哪吒2》的150亿全球票房,怎么看都是血本无归的节奏。更别说电影刚上映那会儿,观众吐槽能把豆瓣页面淹了——特效武侠变古偶、郭靖黄蓉谈恋爱比守襄阳还认真,连徐克的老粉都直呼“武侠已死”。
可谁能想到,香港《东方日报》突然甩出份成本明细,直接把所有人的脸打得啪啪响。人家白纸黑字写着:总成本2个亿,全球票房7.2亿,加上流媒体和海外版权,不仅回本还赚了三千多万。这操作就像打游戏残血反杀,愣是把烂牌打出了王炸效果。
要说这片子能赚钱,关键得给宣发团队磕一个。预售3.5亿的开门红不是大风刮来的,肖战粉丝的包场应援直接把影院经理看傻眼。虽说上映后路人观众不买账,但架不住海外市场真香。日本院线抢着要放映权,东南亚流媒体开价一个比一个狠,光这块就填了四成成本窟窿。更绝的是抖音二创,什么#肖靖降龙十八掌#、#徐克武侠宇宙#的话题播放量蹭蹭破20亿,这免费广告打得比砸钱投屏都管用。

成本控制这块徐克算是玩明白了。横店影视城的老布景翻新再用,襄阳城秒变蒙古大漠,省下千把万跟玩儿似的。武指袁和平带着团队,把降龙十八掌设计得花里胡哨,其实九成特效都是电脑合成。道具组更绝,黄蓉做的叫花鸡道具愣是被剧组吃光两百只,这伙食费倒是没省下。
比起隔壁《蛟龙行动》亏8亿的惨剧,《射雕》这波操作简直教科书级别。博纳影业砸了10亿拍军事大片,结果票房不到4亿,现在哭着要搞“特别版”回炉重造。反观徐克这边,2亿成本七拼八凑居然挣了钱,难怪投资方连夜开会讨论续集。听说《射雕2》剧本都写到金国秘宝了,肖战那边档期也留出来了,这架势是要把三部曲凑齐的节奏。
不过观众口碑这块还是硬伤。豆瓣5.2分的成绩摆在那儿,续集要是还这个质量,保不齐就成了“割韭菜三部曲”。现在业内都在盯着徐克,看他能不能在商业和艺术之间找到平衡点。毕竟金庸IP经不起这么折腾,再拍砸了可就不是亏钱的事,整个武侠电影市场都得跟着背锅。

这事儿也给影视圈上了生动一课:光看票房数字早过时了!现在玩的是全球发行+流媒体+周边衍生品的组合拳。中影集团那帮财务算得门清,国内票房拿回2.4亿,海外再捞1亿,广告植入蹭个6千万,七七八八加起来比死磕院线强多了。难怪现在的电影公司都得配个国际分销团队,不然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混影视圈的。
眼看《射雕2》的企划案都开始流传了,群众们倒是分成了两派。原著党在论坛哀嚎求放过,流量粉在超话刷屏期待。要我说,续集能不能成还得看徐老怪走不走心。当年《狄仁杰》系列也是越拍越垮,这次要是再拿武侠当幌子拍古偶,怕是神仙也救不回来。

扔个问题给大伙:你们觉得《射雕2》该不该拍?是支持徐克把三部曲凑齐,还是赶紧见好就收?评论区唠唠,点赞最高的兄弟我自掏腰包送张电影票——得等续集真上了才行。
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