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的时间,首富变“首负”,30分钟损失近千亿。
当年的马云都不敌的李河君,他究竟经历了什么呢?
2023年,销声匿迹多年的李河君再次被送上了舆论的焦点,起因是他被锦州公安局带走了。
此时,关于李河君的那些事迹再次被人重提,因为他这个人在商界的经历太过于魔幻,让人很难评论他究竟是传奇人物还是一个“江湖骗子”。
1984年,李河君考入了北交大机械工程系。
刚上大三,李河君就展现出了其不一般的“商业天赋”,都是在学校做生意,可他却不一样,直接雇了20个同学给他卖胶卷。
其他同学在毕业后都想着怎么找一份好工作,而李河君却要自己当老板,还发誓自己要干一番大事业。
可他一摸自己口袋空空,于是就开口向老师借了5万元,没想到的是,几年后李河君就是拿着这5万元,没两天就赔了个精光。
钱没挣下,就背上了5万的饥荒。
当时最挣钱的生意就是在中关村卖电子零件,看到了这个商机,李河君就也着手开始买卖开了电子零件。
谁知这一段经历反而让他的资产越滚越大,一口气有了8000万的本钱。
不过,买卖这些电子元件对李河君来说都是上不了台面的事情,真正让他走上致富的道路,还是从1994年开始的。
这一年,手上有了不少本钱的李河君开始介入了水电这种大生意,他先是拿出来1000万元收购了其老家河源市的一座小型的水电站,这个水电站装机容量只有1500千瓦。
其实李河君收购这个水电站的初衷只是想要收购上市公司去玩转资本市场,于是在同时他成立了华睿投资,也就是汉能集团的前身。
可在了解这个发电站时,他惊奇地发现水电这门生意不错,于是在水电领域李河君开始了不断地突破。
在意识到水电行业的利润可观后,李河君在广东、青海等好多地方放收获了小型水电站,这些也让他年入几亿乃至几十亿。
2002年,为了大力发展电力产业,中央组织了不少民营企业远赴西南考察,李河君也是其中之一。
当考察到云南时,云南的官方表示想要引入民间企业一同开发金沙江的发电站,李河君发现金沙江水流充沛,非常适合建水电站。
于是李河君当即就对金沙江的水电站项目进行了可行性的调查,最后他在这一条江的中游处就规划了8座水电站,这水电站个个都是百万级千瓦的水电站,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8个加起来比一个三峡水电站的发电量还大。
于是,李河君在后续表示自己可以一口气修6座水电站,并与云南政府还签下了合同,但是不少人觉得这根本不可能,因为修这6个水电站一共要花费七百多亿。
当年修建三峡工程,我们举全国之力才修建好,如今一个民营企业家说自己能一口气修6个百万级水电站,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啊。
因此最后经过百般博弈与思考,李河君只拿到了金沙江水电站项目中资源最好的金安桥这一个,光是建设这一项目,李河君就耗费了200亿元的资金。
当时这巨大的花费也让李河君头疼不已,他把前些年效益还不错的小供电站卖了几个才凑够。
金安桥建设花了快10年的时间,直到2011年3月,项目一期才正式并网发电。
面对这一项目的建成,李河君感慨万千,他觉得这一水电站为汉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不说,重点是这一项目赢得了外界的认可,因为当时放眼整个世界,都没有比金安桥再大的私营水电站了。
这说明,汉能公司说到做到,在商场中,“信”字有多重要,李河君当然是心知肚明。
或者就是因为这件事给予李河君莫大的信心,他的步子也开始越迈越大,这一次他盯上的是太阳能。
在金安桥发电站马上就要完工之时,李河君大胆地向光伏发电的行业迈进。
他在全国各地大胆投资建设,一共花了近800亿,建设了8个光伏基地。
用李河君自己的话来说,金安桥完工,汉能就是躺着都能赚钱,那为什么不做点更有意思的事情呢?
就这样2013年,李河君为了能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他选择控股了在港上市的铂阳控股,后来更名汉能薄膜发电。
没想到的是,这一次李河君又尝到了资本的甜头,借助风口的力量,汉能薄膜发电的股价两年就暴涨了18倍,汉能也成了全球市值最高的太阳能上市公司。
2015年,李河君的身价高达1600亿,就算是马云、王健林也只能望其项背。
可谁都没想到,巅峰与地狱的距离竟然如此之近。
其实汉能薄膜发电的业绩根本没有什么真实的数据支撑,也就是很多年以来,李河君都是在用这一概念讲故事。
可既然是讲故事,就有被识破的一天,2015年5月,做空机构精准打压汉能,仅仅30分钟股价就下跌了一半还多。
就5月20日这一天,李河君的身价就蒸发了900亿。
这番做空也引起了蝴蝶效应,在2015年7月15日,香港证监会勒令汉能薄膜停止交易,直到如今都没有复盘。
而这之后的汉能一泻千里,问题也越来越多,首先资金链断裂,曾经让李河君骄傲不已的金安桥水电站也被他列入了售卖的清单。
2015年年度,汉能的财报显示,负债已达122亿港元,李河君也称为最短暂的首富。
可即使这样,他依旧还想要东山再起,2016年李河君携四辆太阳能汽车出现在大众的眼前,他称马斯克的电动汽车不算什么,他的太阳能汽车才是高科技。
可很遗憾,这些汽车并没有人感兴趣。
2020年7月,汉能申请破产,李河君也成为了老赖,欠下了百亿债台。
就这样,属于李河君的那些传奇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也都随着汉能的没落成为了历史。
这也不免让人想到另一个人,大洋彼岸的“贾会计”,他们都是靠着讲故事成为了资本大亨,但也因为讲故事一夜之间成为被人唾弃的“骗子”。
但愿这样的“商业传奇”希望再也不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