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不敢还手,怎么办?

育儿新秒招 2021-01-24 14:28:10

其实如今大部分家长基本都教导自己的孩子:不惹事,但也别怕事!

但是,宝宝被欺负了,哪次是他(她)主动惹事的?被欺负了怎么做才叫不怕事?

真实事件描述

从宝宝1岁会走路后,开始跟别的小朋友打交道,我观察发现,每次别的小宝宝从她手里抢玩具,她都没有任何反应。我感觉她当时就是懵,不知道应该怎么应对...

宝宝2岁半的时候,在我们所有家长都在的时候,被另一个好朋友的孩子咬了一口。我忽然发现,孩子不会保护自己,我该如何教育孩子保护自己?忧虑ing…

宝宝3岁的时候,上了幼儿园,有一天放学路上没有平时活跃,话也少了很多,显得不开心。我就询问她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事?开始还支支吾吾,后来经过我的一番询问,终于开口说出了实情---在学校有人打他。

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发挥女人强大的“联想技能”:如果还不帮她解决这个问题,会对她的性格产生影响,万一以后性格懦弱怎么办.....

孩子独自应对时,怎么保护自己呢?

(一)学会推开对方

当别人伤害你时,你要学会推开他,所以从小锻炼孩子用手掌推开对方。

这个方法主要是应对被同学咬或者其他肢体欺负时候的技巧。

孩子本身力气小,加之没有做过这样的行为,所以教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

整个过程家长一定要做正确示范。

父母专门模拟场景对孩子进行实战演习,真“欺负”他,刚开始孩子不敢还手,大人鼓励他,让他出手。可能开始会急得在那哭,然而次数多了,他变慢慢开始学着反抗。

(二)学会告诫对方

教孩子在这个时候该给对方说什么话。

孩子在经历被欺负被打的时候初期不是恐慌也不是害怕,而是【不理解】。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被人做了什么事情就是在欺负你。

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表达自己想法、并且敢于坚定地说不!

“这是我的玩具,我想/不想分享给你”。能够坦白表达归属权,并且表达自己的意愿。

“你不可以打我,我会生气的!”。不畏惧对方的强权,并且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打人是不对的,你放开我”。

一个能够在冲突面前不卑不亢、有理有据地保护自己的人,才会更加受到尊重。

拿我侄女的经历来说。老师在幼儿园教孩子“大声说不”,让孩子明明白白的表达出“不”。例如我摸她的头发,她嫌我烦她玩积木就会转头和我说“小姨别动我头发,我要搭积木”理直气壮的那种。用口语化的语言,明确的表达出她的否定意见,加上她要什么,或者她不喜欢这样。

很多小孩子被欺负其实是因为不会表达拒绝。比如去戳一下她,大多数孩子会“哎呀”,然后甚至有的孩子还会笑。

然后这个表达会带来什么吗?如果我是一个欺负人孩子。我戳了人之后她“哎呀”叫了一声,然后没有什么激烈的反应,甚至马上就笑了。我是不是没有得到一个负面反馈?她没有表达出让我停的意思,也没有表达出她不喜欢这样。然后过一会又和我玩到了一起。那我下次我就会戳的重一点,试试揪她头发,拍打她,最后发展到打哭她。

所以,要教会孩子明确的说出拒绝等否定词。只有表达拒绝,对方才能明白你不要这样。

要知道,孩子的思维:不能感同身受,不能理解是和否之外的逻辑。

寻求外力帮助

(一)谁值得信任

1、警察叔叔

2、老师

3、保安员

4、商场服务台

我会带孩子逛街、幼儿园、看相关动画片的时候都跟孩子聊起来如果自己遇到危险,当下该找谁帮忙会更好。

要告诉她警察穿什么样的衣服,长什么样子;

要告诉她遇到问题要及时寻求老师帮助;

也要告诉她商场里服务台的姐姐也是值得信任的。

(二)鼓励求助

自己受到了伤害,被欺负了,不知道如何回应,寻求心智和观念更为成熟的成人的帮助,是孩子最早期安全地基的来源。

因为在那一刻,孩子是确信大人是和自己站在一起的,孩子也相信可以和大人一起来解决问题,这是一种安全依恋关系。

相反,一个如果在外面遇到任何无措和困难,都不愿意告诉父母或者老师的孩子,才是最需要我们担心的状况。孩子这个行为背后反映的,是他们内心根本不相信父母或者老师会愿意倾听自己的想法,或者是和自己站在同一边的,也不相信大家可以一起来面对和解决问题,这个是不安全的依恋关系。

(三) 家长的介入方式

这一点非常重要!要知道,并不是所有孩子之间的矛盾都需要介入,有的时候孩子之间发生矛盾,也是锻炼他们应对技巧、提高社交能力的时候。

下面说一下需要家长介入的情况:

第一,观察孩子们的状态,如果发生冲突时预料到会有危险和伤害,父母应该及时介入。

第二,当冲突发生时,是可以预留一些观察的时间,这也会让你对自己孩子的社交技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当事情往不正确的方向发展时——比如孩子之间抢玩具冲突升级,或者孩子由于冲突情绪崩溃,这时候,父母应该介入。

第三,父母的介入始终是一种示范和引导的意义,而不是法官,所以不应该对孩子们加以评判。

第四,遇到处理不来的事情,别让孩子硬扛!坦白来说,我不认为学龄前的孩子在冲突的当下,需要去硬扛自己不能处理的人际关系问题。比如孩子遇到冲突还不晓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愿,不知道如何说不的时候,我也看到过一些家长可能就会坚持把孩子往前推,反复要求孩子一定要说不,“你要学会说不,来,像我一样,我们走过去和那个哥哥说不”。

我们引导孩子去面对冲突,也应当要考虑孩子当下的心理状况,如果孩子本身的状态并不合适,我们勉强孩子去做,也是徒添孩子的压力和烦恼。比如鼓励一个不大擅长言语表达的孩子,立刻能够做到用言语表达来谈感受的事情,这个压力可能比冲突本身更让孩子不舒适。

另外,孩子很喜欢听大人的故事,那么我们也可以和孩子分享一下自己小时候和别的孩子相处的状况,我们是如何去处理冲突,我们做了什么事情,以及怎么做才是积极正向的方式,这些也是我们可以在平时做起来的好的“言传身教”的方法。

(四)一定要求孩子背会手机号码

女儿现在3岁半,已经可以熟练说出直系亲属的姓名和我的手机号码。

之前看到一则新闻,一个3岁的孩子走在马路上,着急的找寻父母。警察路过发现了孩子,问孩子父母叫什么?住哪里?电话多少?一问三不知。

这是非常令人后怕的事情。

如果孩子真的被抱走了,那么想找回来,甚至被警察解救之后都无法第一时间通知家长。

很多孩子不是单纯因为胆小,而是不具备保护自己的技能。

很多孩子不是因为不聪明,而是家长缺乏保护意识的灌输。

那么家长该如何介入呢?

01 最硬核的解决方式——教孩子用智慧来反击

如果需要家长出面解决矛盾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做?

最硬核的解决方式,不是教孩子打回去,或者教孩子远离“坏孩子”,而是教孩子用智慧来反击,化敌为友,结束战斗。我们可以参考:李湘在她女儿被说胖时教科书级的处理方式。

王诗龄小朋友被问了一个扎心的问题:“你妈妈经常给你吃很多东西吗?我感觉你有那么一点点胖。”本来乐呵呵的王诗龄小朋友突然被暴击,垂头丧气,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见女儿一下子蔫巴了,李湘在一边并没有气急败坏,为维护女儿而攻击对方小朋友。而是用短短几句话巧妙地化解冲突,给女儿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当女儿被其他小朋友打击了,作为母亲,李湘既没有回避问题,“顾左右而言他”(逃跑);或是躺平任嘲,”退一步风平浪静"(忍耐);又或是反唇相讥,“以牙还牙”(还手),她用更高明的手法帮助女儿找到自尊,化解矛盾,争取建立友谊的机会。

02 休斯顿爸爸:攻心为上攻人为下

他叫Aubrey Fontenot,来自美国休斯顿,是一个炫酷的纹身师,同时也是三个孩子的父亲。

有一天,8岁的儿子闷闷不乐地回到家,说:“爸爸,我遭到了校园霸凌。”

一向对儿子疼爱有加的Aubrey感到很愤怒,他想要警告那个坏小子或者给他一个狠狠地教训。可冷静过后,他决定要给儿子做个榜样,用另一种方式处理此事。

欺负儿子的少年叫Tamarion,是一个相当桀骜不驯的孩子。Aubrey给这个孩子的母亲打了电话,获得同意后把Tamarion带到车里准备单独聊聊。

谈话刚开始时,Tamarion并不想理会Aubrey。但在Aubrey的耐心开导下,两个人终于能坦诚地说出心里话了。Aubrey终于知道这个男孩爱欺负儿子的原因了。

原来,之前Tamarion经常因为穿的衣服、鞋子脏而被同学嘲笑。后来他就用同样的方式反击其他人,以此来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儿子成为他的攻击目标,就是因为穿了新衣服。谈话到这里并没有结束,Aubrey问:“你为什么没有新衣服穿?”

开心扉的Tamarion道出了家里的窘境:最近他们一家人失去了房子,无家可归,连最基本的稳定住所都没有,更别提新衣服了。

找到问题重点的Aubrey决定用攻心战术解救儿子,他带Tamarion购买一些新衣服。因为他认为:“这样可以帮助到他和我儿子,一定会让情况有所改善。”

果然如此,在回来的路上Tamarion就已经变成了一个阳光开朗的大男孩。

接下来,Aubrey想要试着修复Tamarion和Jordan之间的关系。他把Tamarion和Jordan一起叫到店里,面对面交谈,还一起玩游戏。

一开始气氛有些尴尬,不过两个人还是因为游戏成了好朋友。后来,Aubrey还在网上发起众筹,为Tamarion一家人筹集了24000美元,帮助他们脱离了困境。

Aubrey告诉Tamarion:“如果你对别人好,那么好的事情就会回报到你身上。”

困扰儿子很久的校园霸凌圆满解决,从此儿子还多了一个朋友和保护者。

孩子欺负人,理由有时候很简单。但大多数都是因为家里出了问题,无法得到心理上的关怀。与其硬碰硬,不如找到深层次原因,从心理上“击垮”熊孩子,甚至拉他变成自己孩子的“同盟”。

对于孩子来说,冲突并不是问题,他们也会通过冲突学习:

表达自己的需求。

和同伴协作交流,

发现并解决问题,

最后在他们的世界里决定每个人的角色分工,建立秩序。

首先,引导孩子从小培养界限感,学会保护自己,并逐渐掌握处理人际冲突中的一些小技巧,是非常重要的,而这需要我们家长从小做好引导和示范。

其次,发生冲突并不一定需要马上介入,可以细心的观察孩子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并相信孩子会有自己的解决方法,如果不行再介入。

最后,家长的态度会给孩子传达一种信息,即发生冲突是件很正常的事情——这样一种心理的建立非常重要,是儿童正常发展人际关系必不可少的基础。

Over

0 阅读:0
育儿新秒招

育儿新秒招

育儿宝宝接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