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与其用"躺平"
我更愿意用"降低消费欲望"来形容她们的生活。
向往无压力生活的人不在少数,
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像她们那样主动、自愿的果断“躺平”,
自我创造无压力的状态,
去找回那种舒适、自然、无拘无束的感觉。
一对上海夫妻,自己的房,无贷无车,2个人一年2万,过的很幸福。
夫妻俩都不上班,无孩。全年不用买穿的,也没有额外花销,出门旅游不算(她们用2年时间游了全国,现在基本不出去旅游)。
因为算过,如果上班要买新的穿,还有交通(上班来不及有时要叫车),外食,同事之间吃饭等等,一年也存不了钱,还不如不上班,什么花销也没有。
2个人全年开支:
1.每个星期吃饭250(全部在家里烧)不去超市买菜,都去菜场,一个月1000。
2.零食不吃,只喝茶,一个月茶叶50元,夏天西瓜吃的,也就一个月就算300。
3.水电气网有线电视340,物业费40(95的,在闵行外环里面),手机20(两个人用一部),交通50(不上班没什么交通费的),平时两人骑自行车。
4.女性护肤品化妆品都不用,因为不上班不用化妆。
5.健身就在马路上跑跑步。
6.有时头疼脑热买点药200。
7.一月一次每人120左右的自助餐。
以上一共为19580元,父母知道我们不上班不用送礼品,她们们也不问父母拿一分钱,靠之前上班的积蓄过日子。
补充一下:她们俩的学历是大专(全日制的),是90年代初的大专,虽不高,是凭真工夫的。
三套房市值500万,现金150万,股市50万(在股市不等于买了股票),其中10万买了股票。
夫妻俩认为:节衣缩食身体好。上海本地人,不可能穷到那里的,也不会很富有。
大家和我一样肯定很好奇,这两人靠什么生活?收入哪里来啊?没收入哪来饭吃啊?
她们靠以前在外资企上班的积蓄生活。后来企业倒闭,结束职业生涯,没再找过工作。养老金,因为是93年之前工作的,已交满。按现行的政策(上海)缴满15年就不交了,以后的事谁也说不准的。退休前死掉,三金白交。自己帐户里的养老金没有多少的,大部分都是统筹的,也就是交给国家的。在医院,好药和好的器材都要自费的。
其实,最后让她们下定决心,果断“躺平”的原因是,听说要延迟退休和延迟缴费年限后就想通了。因为无法保证自己能过上老年生活,所以就先过起来。
平日里,夫妻俩就在家上上网,看看连续剧(600元一年10兆网费,不打游戏,经济实惠)。网络万岁。
不上班,没压力,酒也不喝了,烟也抽的少了,饭也吃的少了。
以前上班时买的衣服完全够穿了,穿旧的,脏了再换。鞋也样穿到不能穿为止。家里90平,两个人很宽敞,房子是以前上班时买的,02年买的2500每平,现在3万。
她们除了父母,其他人一概不往来,省钱。和其他人也就吃吃饭,瞎吹吹,瞎聊聊而已,没什么意思。
夫妻俩觉得:打工其实就是给别人当奴隶而已,自己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无可厚非。在家不用看别人脸色,就是有尊严的生活;维持温饱足已;在中国凭自己的劳动也就只能温饱,我们现在已经有温饱了,为什么还要劳动。
而且不上班生活成本不高,基本食品都很便宜,高档海鲜除外。而且吃的也少;没有压力也不用喝酒。对身体大大地好,身体好是最要紧的,钱赚不完的。
我们夫妻不工作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身体,早上起来很紧张(怕迟到),坐地铁很紧张(要安检),上班很紧张(怕做错),下班很紧张(怕人际关系),长此下去,心脏肯定不好,能吃好穿好就可以了,其他就不想了。
有人说,她们这“只能叫生存,不能叫生活。”
她们答到,说不定你的生活还不如我的生存。
每天早晨看着那一张张痛苦的脸。上班能发财吗?不能,只能吃饱,既然已经能吃饱穿暖,还上什么班呢。在中国能吃好穿暖就可以了,有权的人已经占据了最好的资源,老百姓再怎么工作,也很难突破天花板。
一个人如果能在早晨起来晚上睡觉,其间又在干他想干的事,而且衣食不愁,那么,他成功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生活的方式,哪有什么对错。
人生苦短,有人喜欢躺平,有人喜欢折腾。有句话说,舒服是留给死人的,所以绝大部分人都是一边折腾一边叫累,就是不敢要舒服。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她们降低消费欲望,自足自满,无忧无虑。
在上海有三套房,在上海收收租就够了,加上理财所得,养老金到退休年龄也有了,很多人还是喜欢退休的生活的,简单不繁琐,只是她们早点实现了而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只要不辜负生命,不辜负自己都无可厚非,
生命以不同的形式绽放,尊重个人的选择,
对社会无害就行,有益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