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元预算怎么买配置不错的电视?3款65寸电视横评,看完你就懂

侃说科技 2025-03-29 20:24:32

来了来了…电视圈的军备竞赛…又™升级了!

现在的电视发布会,没点速效救心丸都不敢看。

这边刚喊完“我有500个分区背光”

那边立马跟上:“我有2000尼特亮瞎眼”

角落里默默掏出计算器的小米:“卷王还得看我,价格直接腰斩再打骨折”

好家伙,卷!给我狠狠地卷!

这阵仗,像极了当年网游里互相攀比装备的大佬…

一身神装,面板数据华丽得一逼。

但问题是…

这面板看着爽,刷副本真就刀刀烈火,秒杀一切了?

这堆出来的参数,到底有多少是真实力,多少是…嗯…玄学加成?

刚好,机哥瞅见后台有老铁在问3000块左右的65寸电视。这价位,放以前可能也就买个入门级乐呵乐呵。

但现在?托内卷和国补的福…

居然能摸到一堆挂着“Mini LED”、“144Hz高刷”这种前两年还高高在上的狠货。

咱就拉出来遛遛。

看看这“参数爆炸”的时代,花三千大洋,到底能买个啥“赛博神装”。

就拿市面上比较火的海信、TCL、小米这仨哥们来横评告诉你吧。

(型号分别是海信65E5N PRO+、TCL 65T7K、小米S65 Mini LED,后面机哥就简称了啊,不然太™长了)

Round 1: 光明与黑暗的战争!分区与亮度的肉搏!

这年头,没个Mini LED背光都不好意思出来混。

这仨货,都是Mini LED。

区别就在于“灯珠”和“分区”多寡。

你可以理解为…打光的小弟多不多,能不能指哪打哪。

海信这哥们直接王炸,掏出了528个分区,峰值亮度标称2000尼特!

啥概念?某些电影院标准也就几十几百尼特。这家伙直接给你上探照灯级别,黑夜里找针?洒洒水啦。

TCL紧随其后,512个分区,1600尼特。也够亮瞎狗眼…哦不,是够亮了。中规中矩,主打一个均衡。

小米这边呢…稍微低调点,392个分区,峰值亮度1200尼特。跟前面俩大哥比是差点意思,但考虑到它最便宜(价格最后面说),好像…也还行?至少比传统LCD那大背光糊成一片强多了吧。

Round 2: 色彩?高刷?名字越长越牛逼?

看完亮度看色彩。

TCL掏出了它的祖传“量子点”技术,色域直接干到98% DCI-P3!听着就高端大气上档次。

小米用的是“荧光粉”方案,也标了94% DCI-P3。听着好像差不太多?但具体观感嘛…得看调校和个人喜好了。

海信这边官方没猛吹P3色域值,可能心思没完全放在这?(或者机哥眼神不好漏看了)

至于高刷,三家倒是挺默契,齐刷刷的144Hz。打游戏看球赛,丝般顺滑是基本操作了。运动补偿(MEMC) TCL明确说了有,其他两家大概率也有类似技术,毕竟这年头没点插帧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游戏电视。

Round 3:“大脑”和“网速”,谁偷偷超车了?

性能部分,三家用的都是所谓的“四核A73”架构处理器,配上4GB+64GB的内存存储组合。

听着都差不多是吧?大概性能也拉不开太大差距,日常刷个系统看个在线视频,够用了。

但是!小米这厮,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偷偷搞了点小动作。

它上了WiFi 6!还有蓝牙5.2。

另外两家还是WiFi 5。

虽然吧…对于大多数家庭的网络环境来说,WiFi 6那点速度提升可能感知不强…

但,有总比没有强是吧?尤其对于喜欢捣鼓智能家居、对网络要求高的机友来说,算个小加分项。

参数看到这,是不是觉得都挺牛逼?

3000块买这些,简直香疯了?

别急…参数美如画,现实…可能给你一记大耳刮子。

Round 4:参数之外的“坑”与“爽”

第一个坑,就是Mini LED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光晕 (Blooming)。

你想啊,几百个分区再牛,它也不是OLED那种像素级自发光啊。

所以在黑画面里有个亮东西的时候(比如电影字幕、星空),亮区周围就容易出现一圈淡淡的光晕,像戴了美瞳似的。

分区越多越精细,理论上控制得越好,但完全消除?难!

不少用户反馈里都提到了这问题,甭管是海信、TCL还是小米,或多或少都沾点。在意这个的机友,得有点心理准备。

第二个博弈点:系统和开机广告!

这™简直是当代电视用户的阿克琉斯之踵!

花钱买个电视,还得先看几十秒广告,凭啥?!

这点上,TCL的“零控桌面”必须点赞!官方宣称2秒开机,清爽无广告,简直是一股清流。

小米的澎湃OS**据说也基本没啥广告,而且还能跟米家设备深度联动,米粉狂喜。

海信这边呢…就有点那啥了。虽然说可以找客服取消广告,但原厂默认有广告这事儿本身,就挺膈应人的不是?能关也算进步,但比起直接没有,还是差了点意思。

第三个,耳朵的感受。

海信和TCL都带了独立低音炮,什么2.1声道、Hi-Fi音响吹得天花乱坠。实际听感嘛,肯定比普通电视强不少,至少看大片能听个响亮的“咚咚咚”了。

小米这边…2个12.5W双扬声器,支持杜比全景声显示,没了。指望它带来沉浸式影院体验?说实际一点,有点难。追求音质的,可能得外接Soundbar了。

但是!

吐槽归吐槽,咱也得讲道理。

想想几年前,Mini LED、144Hz这些词,基本只出现在万元旗舰机上。

现在被这帮“卷王”硬生生打到3000块档位,还配上不错的处理器和内存…

这本身就是巨大的进步,还得感谢一下国补的“临门一脚”。

这种“参数下放”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

以前你可能预算只够买个“能看就行”的普通LCD。

现在,你可以用差不多的钱,体验到更亮的画面、更流畅的动态、更丰富的色彩(虽然可能带点光晕)。

而且,这三款电视,定位其实挺清晰的:

海信E5N PRO+:像个肌肉猛男,参数最亮眼(亮度分区),适合追求极致画面冲击力,对亮度要求高的用户。当然,你也得忍受一下可能的广告(虽然能关)和相对中庸的系统体验。

TCL T7K:像个均衡型选手,色彩最好(量子点),无广告系统是最大加分项,音响也不错。虽然亮度分区没海信那么极致,但综合体验很舒服。适合看重色彩和清爽体验的用户。

小米S65:像个精打细算的“卷王”,价格最低,还带WiFi 6和澎湃OS智能生态。虽然画面硬件(亮度分区色域)和音响是短板,但对于预算有限、对米家生态有依赖、特别是家里有小爱音箱的机友,真香!

性价比这块,小米说第二,谁敢认第一?emm...可能只有红米了吧…

所以你看。

参数竞赛虽然看着有点“疯”,用户被各种名词绕得晕头转向。

但也确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技术下放,价格探底。

当然,副作用也明显——为了卷参数可能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比如品控、系统打磨、售后服务)有所妥协,或者像Mini LED光晕这种技术瓶颈被带到了更低价位。

至于价格方面嘛,目前,海信E5N PRO+国补后是:3199元;

TCL T7K是3199元;

小米则是2799元;

所以啊,机友们,面对这场电视参数的“大乱斗”。

你是准备闭眼冲一个参数最炸裂的?还是挑个没广告、用着省心的?

或者…捂紧钱包,默念“等等党永远不亏”,继续观望下一代更卷的神仙打架?

评论区聊聊,你选谁?

0 阅读:1
侃说科技

侃说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