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真斩了会有什么后果?

近史风云录啊 2024-12-11 18:39:04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丈

编辑|方丈

前言: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句古训听起来充满了仁义与礼法的智慧,但它真的是无条件遵守的铁律吗?

历史上,是否有过“来使被斩”的极端例子?

如果真有人公然打破这条规则,后果又会如何?

是引发一场更激烈的战争,还是成为胜利者的杀手锏?

这句古话的背后,其实是对战争礼仪与权谋博弈的深刻总结。

为何使者的命运如此敏感,甚至可以影响一国的存亡?

当铁律被挑战,风云变幻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令人震惊的真相。

答案远不止于“斩”或“不斩”,而是关于生死存亡的复杂抉择。

周朝立下规矩 不斩来使成外交准则

要追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一准则的起源,我们需要回到周朝。

周朝初建之时,内外政务尚无定章。

周武王姬发深感无章可循之弊,便下令制定一系列法度,以规范内政外交。

在这些法度中,针对战事外交,姬发力排众议,确立了"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

这一规矩要求交战双方共同恪守,体现出了周武王的仁德与远见。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一规矩无疑是一股清流,为日后的外交事务提供了行为准则。

春秋战国宋华元出使楚国 不斩来使成约定俗成

岁月更迭,时间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时期,诸侯争霸,战火连绵。

然而,"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却已然成为约定俗成的外交准则。

春秋时期,宋国使臣华元的故事,就是这一准则的生动体现。

当时,强大的楚国大军正在围困宋国都城。

形势万分危急之际,华元不畏强敌,只身前往楚军大营议和。

他以自己为质,要求楚军撤兵。

华元之所以敢于如此,正是因为对"不斩来使"这一规矩的信任与践行。

尽管身处敌营,华元的性命依然得到了保障。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即便身处乱世,古人也不乏恪守信义的大义之举。

谈判化干戈 文明当弃野蛮

然而,为何当年周武王要立下这样一条规矩?春秋列国又为何愿意恪守?这背后有着深层次的缘由。

我们都知道,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打仗,与谈判、贸易等一样,本质上都是为了实现政治诉求。

无论是领土之争、资源之争,还是利益冲突,当矛盾无法调和时,战争便不可避免。

既然战争是一种政治手段,那就必然要有章法可循。

如果只凭一己之好恶,见者就杀,那不仅失去了政治意义,更难以持久。

文明的发展,正是要将蛮荒的习气渐渐抛却。

战争无疑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伤害。

即使是实力悬殊的战争,胜者也难以做到毫发无损。

因此,明智的统治者自然会设法以最小的代价,博取最大的利益。

而通过谈判来化解矛盾,往往是达成这一目的的良方。

当两军对垒,士兵们早已剑拔弩张。

此时,士兵们显然不是谈判的合适人选。

更何况,身处战场前线的士兵,很难及时了解主帅的意图。

这时候,就需要一个能够传话、沟通的使臣出场了。

使臣的任务,就是传达本国的主张,了解对方的意图,以供决策者参考。

使臣是沟通的桥梁,有利于及时表达诉求、掌握敌情,从而调整战略,化干戈为玉帛。

不斩来使,看似是一种仁慈的举动,但实际上也是一种利己的选择。

这正是利益权衡的结果。

历史上斩杀使臣的教训

尽管不斩来使是一条约定俗成的准则,历史上依然有那么一两个违背约定的例子。

他们的下场如何,值得我们深思。

最著名的例子,要数蒙古与花剌子模之战。

当时,蒙古与花剌子模势均力敌。

成吉思汗远征在外,军费告罄,便请求与花剌子模通商。

谁知花剌子模国王狼子野心,竟然违背约定,杀害了蒙古使团。

事情发生时,成吉思汗正与金国相持,无暇分身。

之后,成吉思汗派遣正副使前去讨个公道,希望花剌子模能够交出凶手。

然而,那昏庸的国王非但不思悔改,反而再度杀害正使,还羞辱了副使。

如此伤天害理的行为,怎能不惹怒成吉思汗?蒙古铁骑随即杀向花剌子模。

最终,花剌子模为自己的愚蠢和狂妄付出了灭国的代价。

另一个发生在南宋抵御蒙古入侵时期的例子,同样发人深省。

当时,蒙古大军围困钓鱼城,城内将士斩杀前来劝降的蒙古使者,并将其头颅示众。

这一残忍的举动,极大地鼓舞了宋军的士气。

最终,宋军杀死了率军攻城的蒙古大汗蒙哥。

由此可见,斩杀来使可能会激化矛盾,加速战事进程。

对于弱者而言,这或许能成为背水一战的契机;但对于强者,却可能是自寻死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日内瓦公约》的诞生 战争更加人性化

时至今日,战争已不似从前那般频繁。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战争也变得更加人性化。

《日内瓦公约》的诞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该公约明令禁止杀害使臣、俘虏、医疗人员、老弱妇孺等无力抵抗者。

如有违反,必将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从古至今,从"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到《日内瓦公约》对战争行为的规范,无不彰显着人性的光辉。

尽管战争残酷,但它并非野蛮人的宣泄。

文明的进步,让我们学会用谈判来化解矛盾,而非单纯诉诸武力。

让子弹飞一会儿,或能避免不必要的流血牺牲;让使臣来谈一谈,则可能化干戈为玉帛。

这,就是不斩来使背后,那道贯穿古今的人性之光。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一准则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雨。

它见证了无数次刀光剑影后的握手言和。

当战争不再是常态,当使臣、俘虏、平民不再惶恐不安,这条古老的准则,才算真正地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

正如春风花雨滋养着文明之树,这一准则也必将引领人类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携手共建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让"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一古老的智慧,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闪耀人性的光芒。

结语:

生逢乱世,如何才能不迷失方向?答案是坚守仁义,追求文明。

战争这一课,人类已经学了数千年。

每一次苦难的经历,都教会我们用文明之光驱散野蛮的黑暗。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朴素的道理,将继续引领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让我们共同期待,有朝一日,当战争成为历史,这一准则将不再是约定,而是人性的常态。

0 阅读:0
近史风云录啊

近史风云录啊

传播中华文化,建立民族自信,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