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春不晚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中和结尾
近日,美国一颗卫星突然在太空发生了严重解体事件,产生了至少57块的碎片,
据报道这颗卫星是由波音公司制造,设计的使用寿命为15年,到今年也才第八年,
解体产生的碎片会对太空其他卫星和设备所产生巨大的威胁,随时发生碰撞危险,
然而我国的神舟18号马上就要返航,这些碎片是否会对我国的飞船和航天员产生影响?
信息来源:鲁中晨报——美国IS-33e卫星在太空解体,原因不明 2024.10.25
太空碎片威胁
近日美国的一颗卫星突遭解体,再一次的将太空碎片问题推向公众视野。太空碎片的增多给轨道运行的卫星和空间站带来了严峻的安全挑战。
虽然说目前还没有听说这些碎片产生什么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些碎片可能会逐渐下沉,增加了近地轨道的碎片密度。不管是大的碎片还是小的碎片,它们的存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其它的卫星或者运行中的航天器造成威胁。
对于中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而言,近地轨道的空间碎片量还在不断的增加,如今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为了避免航天器出现问题,已经想方设法在空间站运行期间增加保护措施。
据报道,美国的这颗卫星是来自于波音制造,它的解体也同时导致欧洲、非洲和亚太地区的通信暂时中断。卫星其实在运行中会有过失联和脱轨的状态,但是像这个卫星的情况还真的是不常见。
根据调查呢,说是这颗卫星是在运行的过程中突然的发生了爆炸,国际卫星组织如今也在尽力的证实和分析爆炸的原因。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尽可能的搜索卫星碎片,目前发现的已经有57块碎片。
虽然如今尚不清楚原因是什么,但是找回碎片却是才是最要紧的,因为这些碎片都在威胁着太空里的其它卫星和航天器。碎片如果在高速运转的情况下,不小心和其它正常的设备撞上了,那么极大可能造成不小的影响。
中国如何应对太空碎片威胁
近年来,多个国家的卫星和航天器因不同原因在轨道上解体,形成了大量碎片。也因此对新发射的航天器提出了更高的设计和防护要求,各国在发射卫星时,通常会增加防护设计。
就像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期间,通常配备了防护能力强的模块,以便航天员在必要时进入安全区域。同时,空间站还会采取轨道变动等主动规避措施,确保航天员的安全。
当然从一开始为应对突发的空间碎片威胁,中国自进入空间站时代以来,采用了“发一备一”模式。这一模式即在一艘飞船执行任务的同时,另一艘备用飞船和火箭也随时处于待命状态,以确保航天员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撤离并返回地球。
例如,神舟十八号目前正在轨道上执行任务,而神舟十九号飞船和运载火箭则随时待命。一旦他们遇到了什么意外,那么十九号就会立刻出发将航天员带回。
信息来源:央广网——神十九船箭组合体完成垂直转运并计划择机发射 本次转运如何完成?又有什么创新和技术突破? 2024.10.23
这种“发一备一”模式源于空间站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对安全性的高要求,在空间环境中,碎片碰撞风险始终存在,即便是小型碎片也可能导致舱体受损。
因此中国采取备用飞船待命的策略,在保障任务正常进行的同时,也能够应对突发状况,显著提升了空间站任务的安全性。该模式为国际空间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在空间碎片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这种预备机制的作用尤为关键。
太空碎片威胁是国际性问题
太空碎片问题早已超出任何单一国家的控制,随着全球航天活动的增多,轨道拥挤度不断上升,太空碎片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多国机构和企业开始着手联合监测和清理碎片,例如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等国家的空间监测机构正通过共享数据,实时跟踪并评估轨道内的碎片位置和轨迹。
此外,国际组织也呼吁设立更严格的太空碎片管理规定,包括要求各国在发射任务结束后,将废弃卫星尽快移出轨道或采取自我解体方式,以减少未来的碎片产生。
近年来的多次国际航天会议上,已多次强调建设轨道清洁计划的必要性。特别是对卫星发射与回收、废弃卫星的管理以及碎片清理技术的合作,成为国际航天界的热门议题。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也在积极探索碎片清除技术,如利用激光或特殊捕捉装置清除轨道中的太空垃圾。然而,这些技术仍处于试验阶段,技术还是不太成熟,难以短期内彻底解决碎片问题。
随着人类航天方面的活动逐渐频繁,主动防御和碎片清理技术将是未来保障太空安全的重要方向。有关的科学家们正研究如何提高航天器的抗撞击能力,例如在航天器表面增加更高强度的材料,或使用电磁波屏障来防止碎片的直接撞击。
随着全球航天机构和商业航天公司在太空活动中的投入不断加大,建立更加严格的轨道使用规则和有效的碎片管理策略至关重要。太空是全人类的共同资源,对于它的保护应该是所有人的事情,在各国携手的帮助下,才能做到更高效的利用。
面对日益复杂的太空环境,国际社会需持续推进协作,以应对碎片危机并保障轨道资源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信息
鲁中晨报——美国IS-33e卫星在太空解体,原因不明 2024.10.25
央广网——神十九船箭组合体完成垂直转运并计划择机发射 本次转运如何完成?又有什么创新和技术突破?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