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指的是什么?

读书曹世民 2025-01-30 13:14:36

五谷

“五谷”,在古代史书中有不同的解释。一般地解释,“五谷”为稻、黍、稷、麦、菽。稻,就是稻子,食时称为大米;黍,读shǔ(蔬),就是糜子,也就是黄米,分为两种:一种食时称粘糜子,一种食时称硬糜子;稷,读jì(击),就是谷子,食时称小米,也有人认为“稷”是高粱;麦,就是麦子,食时称麦面;菽,读shū(叔),就是豆子,种类繁多,有大豆和杂豆之分。传说,我国黄帝时期“五谷”就已经出现,那时以太皞为首领的东方一带适宜种“麦”,以炎帝为首领的南方一带适宜种“稻”,以少昊为首领的西方一带适宜种“黍”(糜子),以颛顼为首领的北方一带适宜种“菽”(豆类),以黄帝为首领的中央一带适宜种“稷”(谷子)。不过,“五谷”后来成为人们对所有粮食作物的泛称。

3 阅读:449
读书曹世民

读书曹世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