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悟空》金摇杆奖,韩江诺贝尔奖背后的“东亚再平衡”

粽眼观天 2024-11-22 11:58:53

北京时间2024年11月22日凌晨,《黑神话》获得金摇杆年度游戏。

先上结论,这是“泛西方意识形态”的一次裂隙,但只是开始。

我知道民族主义键政看到黑神话的奖项肯定又要狂欢,但我要说的是,黑神话的这次突破跟他们想的不太一样。

《黑神话》在今年夏天横空出世的时候,很多人把它说成是《流浪地球》(电影)式的成功。

这个比较是不恰当的。更确切地说,《黑神话》的成功包括这次的获奖,更接近于《三体》(小说)在全世界的流行和获得“雨果奖”的破圈效应。

《流浪地球》(电影)虽然在华语区获得了极大的声量,但是在全球实际没有什么影响力,没有“破圈”,市场表现惨不忍睹。如果《流浪地球》(电影)来类比《黑神话》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说实话有点辱猴了。

可以借助姜来的这个帖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4745947/answer/3600543113

《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八年前对市场有信心是因为看到影视行业变化,该游戏的行业地位可对标哪部电影?

实话说《流浪地球》也完全对标不了《黑神话:悟空》。在质量上两者是可以对标的,都是业内国际顶尖水准,但是在同行业国际影响力上,实在差了太多太多。《流浪地球》和《黑神话悟空》都很优秀,不拉踩,客观分析下实际数据。【主要从细分垂直领域内的国际影响力进行比较】《流浪地球》虽然在制作上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平,但是在外海市场的表现其实非常一般。《流浪地球》两部的北美票房都在500万美元左右,这个海外票房在影视行业,只能算B级片的水平。平移到游戏行业的话,只能算独立游戏的地位,都达不到最基本的3A游戏影响力。

《黑神话:悟空》不仅制作水准达到了国际一线,在业内影响力方面,也是真正的国际顶级3A水平。《黑神话:悟空》不仅拿到了steam全球销量总榜的销量第一,而且在所有国家地区分榜都是销量第一。这样的国际成绩,不仅仅在华语电影领域没有,在所有文化娱乐领域,都可能没有。这是我国的华语作品,第一次在一个垂直领域攻略全球!这一次,可能是中国流行文化第一次站在世界舞台的正中央!

最后一句话在精神意义上是没什么问题的,但也略微值得商榷,因为《三体》(小说)也是流行文化,但同时我们也知道,小说跟电影、游戏在消费市场的影响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黑神话》确实是火了,然后,它的意义更大的在于在目前的“泛西方意识形态”上打开了一个裂隙。

不用跟我普及西方多么“亡我之心不死”,这些年键政听的耳朵磨出茧子来了。

关键是,他们是怎么做的?

这儿我要提供另一个视角,就是除了所谓的忽视、打压甚至污蔑,还有另外一些套路。

比如转移焦点,比如平衡策略。

提供一点思路吧,随着中国的文娱市场无论容量还是技术含量的进一步提升,泛西方意识形态阵营当然会有压力。

但同时,他们自身也在处于下降通道。因此,光是支棱自己是不够的。

所以,用扶植竞品的方式来进行“再平衡”,是一种一举两得的策略。

这就是这些年日韩重新得到重视的原因,尤其是韩国。

比如2020年奥斯卡奖,《寄生虫》史无前例的最佳影片、最佳外语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的大满贯。

比如《鱿鱼游戏》在全球的爆火。

比如电视剧领域,去年的《Beef》(韩裔美国人背景),今年的《幕府将军》分别斩获艾美奖。

以及最近的,韩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关于韩江背后的意识形态属性,可以见以下参考资料:

早在韩江获奖以前,国外研究者就对全球突然涌现电影、时尚、音乐等“韩潮”背后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政府力量有所警觉和批评。追溯事实会发现,与韩国文学和文化产品的国际化推广相关有几个重要机构与文件:2001年3月韩国文化振兴院成立了韩国文学翻译院,把出版翻译事业和“韩国文学翻译金库”进行了整体建设,首先致力于将韩国文学译入西欧语种……韩江的获奖,与带有国家意志的政策持续推动有不容忽视的关系。

一方面,以韩国政府为代表的边缘民族国家积极推动本土作家获得国际声誉,另一方面,西方主导的具有全球性的创意写作计划也在努力招募各国的创作新锐。以著名的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为例,它自二战后不久就已经开启,经过几轮改造,在全球化时代更成为值得特别关注的世界文学作家训练营。该工作坊1967年改组建立国际写作计划,每年在世界范围内邀请作家前往,每届为期4个月,迄今不衰,韩江也曾是它的学员之一。……

问题的关键是,作为文化冷战一部分,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自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曾积极参与以台湾地区、东欧作家等为代表的一批边缘文学的塑造,成效卓著。但尽管项目初衷是:“这个世界有很多不同意见的声音,他们只是想真实地告诉别人民族语言的理念和情感”[15],但它的资金很大一部分来自美国中情局下属的法菲尔德基金会和亚洲基金会,也一直接受美国国务院的资助。关于他们后来如何通过颁发艺术硕士学位(MFA)对国际文化实现一种全球的发明,已有不少批判性分析。

韩江的奖项,几乎可以肯定是因为《黑神话》在全球的爆火而临时“改弦更张”的结果。不仅之前毫无预兆,之后的一系列宣发策略都能体现出这种突然性和生涩。

原因就是,《黑神话》取得的史无前例的市场和口碑的成功,其影响力完全超出了以往任何一种中国文化背景的娱乐-意识形态载体,西方一时间无法估量,无法评价,甚至不知道怎么面对。

于是采取在文学上先扶植日韩的做法,这就是“东亚再平衡”。

不过,有人要问,既然有人针对你,那《黑神话》为什么能打开这个缺口呢?

我个人认为,一方面当然是《黑神话》质量过硬,另一方面也跟游戏这个特殊形式有关系。

游戏跟电影,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是,第一用户粘度极高,第二双向选择性极高,第三意识形态穿透性极高。

电影,音乐,说实话哪怕你不喜欢,硬着头皮也能撑着看、听下来,但是一个游戏,如果你不喜欢,是很难撑下来的,几乎不可能。

换句话说,如果你真的喜欢一个游戏,哪怕有所谓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藩篱,那么也很难改变你的喜欢。

所以游戏迷虽然也有粉圈属性,但相对来说,是文化消费者中比较实诚、直肠子的受众。

就像这次《黑神话》的火爆,有很多西方的游戏玩家自发为《黑神话》叫好,安利。在西方某些媒体的不公正待遇下,这些玩家还为《黑神话》鸣不平。

因为玩游戏的快乐是实打实的,不然根本撑不到玩几十个小时、几百个小时在一个游戏上。

而游戏相对复杂的沉浸场景,也与电影、音乐等单方面的意识形态宣贯有差别。

它是一种全息、沉浸式的体验,而不是简单符号的堆积。

它更擅长于用自身的品质、氛围、意蕴以实现潜移默化式的感染和带动,

而不像电影、音乐等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标签意味。

所以,游戏的文化输出作用是更全面、立体的,相对来说效果也更好。

所以,在泛西方意识形态阵营进行“东亚再平衡”的状况下,

《黑神话》的破圈带有史无前例的意味。

我个人估计,TGA的奖项,现在多半也最终是《黑神话》的。

简单说,在“保底泛西方意识形态阵营”和”坚持行业底线,拥抱市场“这两者上,有理性的从业者还是能做出判断的。

《三体》(小说)的成功,已经进一步说明了文化的现实威力,现在已经不是需要哪一方认可的问题。

而是,在更大的舞台上,面对更广泛、更多元的消费者,

该如何在不丢失自己的文化特色,与面对更广阔的消费人群和诉求上找到新的共同点的问题了。

0 阅读: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