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因为对秦国有功所以也被封作武安君,不过对于大众来讲其更有名的称号是“杀神”。
据说在其一生中杀敌超过百万,长平之战中他更是坑杀40万赵军。
长平位于如今的山西省,1995年的时候这里迎来了一场考古,结果意外发现当初秦军的“活埋”并不简单......
01
古战场重见天日
1995年,山西高平60多岁的李珠孩和儿子在地里翻土准备种上果树,谁知铁锹突然之间碰到了一个硬物。
怀着某种想法,他们紧接着又挖了一部分,发现那竟然是一堆死人骨头,而且上面还带有箭头。
显然这些骨头的主人已经有些历史了,并非来自近几十年的凶杀案,想到以前老人经常提起的长平之战,父子俩赶忙将这件事上报,就此沉寂了两千多年的长平古战场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
考古学家们迅速赶赴现场,开始对这一发现进行系统发掘,在最初的发掘点,他们发现了大量密集堆叠的人类遗骸,而随着发掘范围的扩大,更多的埋葬坑被陆续找到。
在巨大的遗骸坑周边,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大量生活用品与军事器具的残迹,其中陶器碎片最受关注。
这些陶器上的图案显示出赵国特色的工艺技艺,同时刻有“赵”字的铜器碎片以及赵军特有的青铜印章,也更加进一步证明了这些遗骨确属赵国士兵。
不过要数其中一项出乎意料的发现是,骸骨的放置方式并不符合“活埋”的通常模式。
如果是活埋,尸体应有挣扎的痕迹,并且分布应该是混乱的,但在这些埋葬坑中,骨骸层层叠叠,虽然密集但整齐有序。
这一现象显示,赵军的俘虏们可能是在被有秩序地屠杀后,才被集体埋葬,而非活埋。
进一步的考究揭示,这些遗骨多为年轻力壮的男性,这与赵国士兵的生理特征相吻合,此外遗骨中还发现了兵器碎片,如断损的长矛、刀剑,以及嵌入骨中的箭头。
这些兵器显然是经过秦军有意销毁的,目的是防止俘虏反抗,考古学家们推测,秦军在长平之战结束后,先剥夺了赵军的武器,再进行屠杀。
考古学家们还注意到,这些尸骨所在的坑四周有焚烧痕迹,显示出部分尸体可能被焚烧过,这些细节与历史记载中的“坑杀”相互印证,进一步证实了白起屠杀赵军的惨烈场景。
02
屠杀的背后动因
为何白起要对投降的赵军实施如此大规模的屠杀?
在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些带有编号的木牌和计数工具,这些物品被认为是秦军用于统计俘虏人数的记录工具,这些发现让学者们联想到秦国的“军功爵制”。
在长平之战后,白起很可能为了满足士兵对军功的需求,同时彻底摧毁赵国的士气,而选择了屠杀40万俘虏这一极端手段。
对于当时的普通人来讲,军功授爵无疑是相对最快的晋升方式,哪怕是凶险也值得一试。
在这种制度的激励下,秦国士兵比之六国异常勇猛,而这也是秦国有底气与六国相争的底牌之一。
我们先回到这场惨烈战役的开端:上党,这片位于太行山东麓的险要之地。从地图上看,这里连接中原和塞北,堪称“兵家必争之地”,在战国时期,这块地方的归属甚至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
公元前262年,秦国兴兵征伐韩国,旋即截断上党郡与韩国本土的联系。眼看上党已成为秦国囊中之物,韩国做出了一个“放弃自救”的决定——割让上党给秦国,请求休战。
谁能料到,上党郡守冯亭并不领情,决然地把上党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
赵国接盘了吗?当然接了!
当时的赵国和秦国旗鼓相当,廉颇、赵奢、李牧这些名将撑起了赵国的门面,而接收上党不仅是地缘上的扩张,也是一次展示大国担当的机会。
可赵王的这步棋,很快就让赵国陷入了深渊,秦昭襄王一听直接就怒了,秦国立刻调兵遣将,以雷霆之势发动了对上党的全面进攻,这场战争终于从棋盘上走向了血肉横飞的战场。
03
白起的陷阱
面对秦国的步步紧逼,赵国遣老将廉颇率大军驻守长平前线,其策略简洁而奏效——坚守不战,以消耗敌方。
长平一带地势险要,背靠太行山,前有丹河阻隔,秦军虽来势汹汹,却屡屡碰壁。
老将廉颇可不是寻常人,他深知“攻守之道”,明白赵国最忌与秦军硬碰硬。于是他命令士兵筑垒壁坚守,无论秦军如何挑衅,始终按兵不动,秦军主帅王龁久攻不下,士气逐渐低落,局势开始向赵国倾斜。
此时,秦国丞相范雎开始施展手段,四处散布谣言,宣称廉颇年事已高,往昔的雄心壮志早已荡然无存,故而不敢出兵迎战。
赵王轻信了这些谗言,临阵换将,换的还是年轻的赵括。
赵括是谁?从理论上看,他有足够的资历。他自幼熟读兵书,又是名将之后,在朝堂上口若悬河,讲起兵法来头头是道。可问题是,他没有实战经验,真正的战争可不是在书桌上比划两句就能赢的。
廉颇临行前苦劝赵王,可朝廷的大门对他关上了,一代名将就这样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赵括的上场,注定了赵国的悲剧。
赵括接手军权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彻底否定廉颇的坚守策略,他认为坚守是懦弱的表现,于是立即改为全面进攻,可他不知道,秦国的王牌“杀神”白起,早已坐在对面静候多时。
白起是战国历史上最会用兵的将领之一,他的厉害之处,不仅在于谋略高超,更在于他对对手性格的精准把握。
秦军先是佯装败北,诱使对方倾巢追击,后者见秦军狼狈后撤,兴奋难抑,遂命全军速追,妄图一战决胜负。可就在赵军大部队深入之时,白起骤然翻盘,派兵截断赵军退路,并且掌控其粮道。
断粮46天,对一支几十万人的部队来说意味着什么?饿得发慌的士兵开始互相残杀,甚至啃食同伴的尸体。
这场战争最惨烈的一幕便是如此:绝望、恐惧与愤怒相互交织,整个战场沦为人间炼狱。
最终,赵括妄图亲率军队突围,却小觑了白起的布阵之才,在最后的殊死交锋里,赵括被乱箭射死,赵军随之溃败。
40万赵军俘虏无力反抗,他们等待着的,是历史上最残酷的一次屠杀。
比起影视剧中直接将人活埋,这样的场景无疑也更为惨烈,不仅死亡过程痛苦,即使死后也没有得到好好安葬。
参考来源:
读者报 没有纸上谈兵的赵括,赵国能赢得长平之战吗?
经济观察报 一将功成万骨枯:访秦赵长平之战遗址|访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