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湛江蚝

广东湛江聚蚝福 2024-11-24 00:16:26

探访广东湛江官渡生蚝产地:蚝农每年营收最多可达六十万元

在广东湛江,生蚝是一张独特的美食名片。年关将近,正值生蚝的最佳赏味期,湛江生蚝以其洁白肥大、鲜嫩肥美的独特口感享誉全国。而在众多的湛江生蚝中,官渡生蚝更是脱颖而出,它不仅曾获评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还拥有一段独特的发展历程和产业故事。

二、地理环境与产业规模

(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湛江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拥有长达 1555.7 公里的海岸线,占广东海岸线的 46% 之多。官渡镇位于这片得天独厚的土地上,其 228 国道附近的石门海湾更是官渡生蚝的发源地。这里的地理环境为生蚝提供了绝佳的生长温床,河海交接处的官渡海域,入海口地域咸淡适宜,浮游生物丰富,产出的生蚝又大又肥。

(二)庞大的产业规模

2019 年,湛江生蚝成为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湛江已有 10 万亩以上的养殖区,形成了年产值达 70 多亿元的 “湛江蚝业” 产业链。在这个庞大的产业中,官渡生蚝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官渡新村毗邻大海,全村 2000 余人中超过一半以养蚝为生,这里的蚝农们凭借着生蚝养殖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三、生蚝的特点与养殖方式

(一)官渡生蚝的特点

官渡生蚝学名为近江牡蛎,外表洁白肥大,肉质鲜嫩肥美。其鲜美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生长水域水质优良;二是苗种纯正;三是采用特殊的咸淡水交织养殖方式。

(二)养殖方式的演变

早期的粗放式养殖

20 世纪 50 年代起,官渡镇新村开始有村民养蚝,最初是将蚝苗粘在水泥板上放进海底培养,收获时需潜到海底收蚝,这种方式受深海微生物少的影响,生蚝存活率低、品质差、产量不高,收成好坏只能听天由命。

立桩式养殖的探索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蚝农们开始探索在海底立水泥桩吊养的方式。这种方式既有助于抗击风浪,又增加了养殖面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养殖效益。

浮排吊养的发展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更为灵活的浮排吊养方式出现。将木板与竹竿交错捆绑,搭配浮筒漂浮于水面,一串串蚝悬吊在竹竿上。

现代综合养殖方式

现在,当地蚝农一般将吊养和立桩式养殖方式结合起来。同时,在养殖过程中,随着季节盐度变化,需要将生蚝在育苗区、成长区、育肥区之间来回迁移,使生蚝适应不同水域环境,摄取更丰富养分。从蚝苗到上市大概要经历三年时间,育苗期在较近海域培养幼苗,成长期用浮排吊养并迁移到稍远水位较高处摄食,育肥期拉到南三岛、东海岛甚至更远处育肥,收成季节再运送回来。

四、市场销售与经济收益

(一)市场销售情况

官渡的三角市场是湛江市最大的生蚝市场之一,每到收获季节,这里聚集着全国各地的买家。三角市场有约 250 个摊位供蚝农摆摊,按照去年的情况,有一万多吨生蚝从这里销往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城市。

(二)蚝农的经济收益

不少蚝农每年营收二三十万元,最多可达六十万元,几乎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小别墅。这种可观的经济收益不仅改善了蚝农的生活质量,也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于生蚝养殖产业。

五、产业发展规划与未来展望

(一)产业振兴计划

为进一步打响官渡生蚝的知名度,2022 年坡头区成立了官渡生蚝产业振兴三年计划工作领导小组,规划建设以生蚝为主题,结合养殖、精深加工、流通、服务为一体的特色主导产业,创新性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具有坡头特色的文旅商深度融合产业示范带集群。

(二)未来展望

随着产业规划的逐步实施,官渡生蚝产业有望实现更大的发展。在养殖技术方面,可能会不断创新和优化,提高生蚝的品质和产量。在市场拓展上,将进一步扩大销售范围,提升官渡生蚝的品牌知名度。同时,产业融合发展将为当地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六、结论

广东湛江官渡生蚝产地凭借其优越的地理环境、独特的养殖方式和良好的市场前景,成为了蚝农致富的摇篮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未来的发展中,通过持续的产业创新和规划实施,官渡生蚝产业将继续书写辉煌的篇章,为当地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