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味儿的端午节

灯火辉煌瑄 2024-06-10 09:02:32

古时南北风俗各异,先秦时期,端午节的节俗活动鲜见于中原文献记载,就现存文献没法直接考证其源流。“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代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乌角黍。”“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端午”的“端”字本义为“正”,“午”为“中”,这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天之道,地支承载地之道,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纪元通用天干地支。仲夏午月午日飞龙在天,此时龙星处在正南中天,为全年周天运行最“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古人历来崇尚中、正之道,“中正“之道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另,端亦有“初”的意思,因此午(五)月的第一个午日,亦谓端午。

它别称很多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端午艾草

据闻一多先生考证,端午节起源于吴越龙图腾部族的图腾祭,人们包粽子是为了祭龙。后来忧国忧民的大诗人屈原于此日含愤投汨罗江而死之后,“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投水祭之”。慢慢地,人们又发展为“角黍龙舟吊屈原”,继而蔓延开来,形成了一个民间节日,全国各地都在这一天都要吃粽子。

而北方则认为端午节是农历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喝雄黄酒,插艾草,以辟兵祸,驱瘟疫,除厄运。那大同人又是怎么过端午的呢,就让我慢慢说来。

大同人的端午节是十分有趣的,他们认为从初一开始进入恶月,因此人们把五色线搓成绳子戴在手腕,脖子,脚腕和腰上,这样可以防止恶鬼和阴人缠身,这是缘于道教,五色代表五行,而鬼和阴人不在五行之中。同时五色线缠成绳子象极毒蛇之王者,其它毒虫也不敢近身,对人起到很好的保护。

五行绳(五彩绳)

过端午,家家都要吃棕子。大同人也不例外,只不过大同人包的是黄米粽子,蒸的是黄米凉糕,这是因黄米是黍子去皮后的产物,列在五谷第一位,粘性强是鬼最怕的,

据说,屈原投江后,楚国的老百姓异常悲痛。为了纪念他,每年五月五日这一天,人们都要往江中投一些食物来祭莫。一天夜里,屈原夫人忽做一梦,梦见屈原对她说:“你们给我的食物都被蛟龙抢去了。龙是别的什么都不怕,单怕五丝线和苦栋子树的叶子。”屈原夫人将这梦说给乡亲们听。从此以后,人们就用苦栋子叶包上黍米和红枣,再用五色丝线捆好,做成“粽子”放人江中。于是,端午吃粽子的风俗便慢慢形成了。

粽子

除了包粽子做凉糕,大同人过端午,还有一个很别致的风俗,就是戴符插艾,贴公鸡剪纸,系彩钱,用艾草洗脸洗脚。12岁以下的孩子,端午节这天背上都要背符。男孩子背对称符,女孩子背单符。符是由色纸叠成的符瓣组合而成,符边还挟有艾草,形状有马形和菱形两种。远远望去,五彩斑斓,十分别致。特别是背在好动的孩子们身上,像彩蝶翻飞,翩翩起舞大同各地都有艾草生长。艾草可入药,有去湿、散寒、止血、消炎等作用,也可作为杀虫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说,端午节采的艾草,药力最强。他夸赞艾草“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炙疾,功非小补”。用艾草泡汤洗脸洗脚,可以远离蚊虫叮咬。把艾草编成绳子晒干点燃,其驱除蚊蝇的效力绝不逊于今天的蚊香。

三角符和菱形符

端午节这天,大同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头上贴符插艾,门上窗户上贴公鸡剪纸,以示吉样如意,万事平安。大同人取公鸡则是一种星宿崇拜,公鸡是昂日星官可以轻松打败蜈蚣和蝎子。同时现实中鸡能降治蛇、蝎、蜈蚣、蟾蜍、壁虎五毒之能,姿态各异的雄鸡剪纸,本身也是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品。

马符和大人身上戴的堆符

古籍记载,早在明代,大同人就有端午节在脖子上扎彩带的风俗流传,人们称这彩带为“端午绳”。节日一过,手腕、脚腕上的“端午绳”要立即放入流水中冲走,寓意远离邪恶,永葆平安。这天,尤其是女孩子们还要佩戴“香搐搐”,里边装上“地椒椒”或艾叶。“香搐搐”一般佩戴五天,表示时间已经进入了农历五月。这天早上洗脸,也要拿艾水洗。民间流传着这样两句俗语:“头上戴点艾,有人爱”“带上符,有人扶,升官发财定满足。另外,门上插艾草的习俗,据说可以避邪入侵。

大同人还要编马形、菱形、三角形符,其实是一种《易经》中“易”的图符。相传,伏袭见龙马负奇图出黄河,据此画出先天八卦图,大禹见神龟背奇纹出洛水,据此画出后天八卦图。大同人端午节所编之马,是一种龙马河图符:所编之菱形方块,是一种神龟洛书符。孔子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洛不出书,我已矣夫!”这是孔老先生哀叹世道衰危。大同人端午节编龙马河图符、洛书龟符,意在期望腐恶乱世不再重演,反映出大同人对“河出图、洛出书”的太平盛世的向往和追求。而背符插艾,也是人们驱邪避毒愿望的表达。民谚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这时节,动植物滋生,蝎子、蜈蚣、壁虎、蛇、蟾蜍五毒出入居室,袭扰人类。如何驱之?过去人们就喝雄黄酒,或将雄黄酒倒于床下墙角。大同民间有“喝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的说法。戏剧(白蛇传》中,许仙受法海和尚蛊惑,与白娘子对饮雄黄酒,使白娘子现了蛇精原形。而对于孩子们来说,酒不能喝,大人们就让他们背能驱邪的符和能避毒的艾草,佩戴装有大蒜、艾草的香包。有的还蘸上雄黄酒在孩子额上写成“王”字,抹于脐上以此对付五毒,拔除不祥,祈求顺达。人们说,点上雄黄酒,毒虫就远远躲开了,毒气就不能近身了,娃娃们就不会生病了。

除此之外,大同人过端午,还有一个更奇特的风俗,就是缝制传统的民间工艺品一布公鸡。布公鸡是广义而言的,其实它包含许多品种,如鸡心、辣椒、打心槌、香袋、五谷杂粮袋和各种布公鸡等,这些统称为布公鸡。布公鸡名目繁多,花色各异,做工精巧,形神兼备,实在风雅。其中还要缝白布公鸡,装上艾草挂于门头上避邪。

布公鸡香包

反过来,布公鸡也不光是一件节日当中的装饰玩物,还是姑娘们显示高超手艺的极好佐证。在姑娘们看来,谁缝制得越巧妙,越花哨,种类越多,谁的手艺就越高,或许还会招来小伙子们的赞叹和神往,自然也少不了充当一些痴情儿女们的珍贵礼品。不信,你可以去打听打听,有对象的小伙子,哪一个暗藏着心上人缝制的布公鸡?

0 阅读:8

灯火辉煌瑄

简介:生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