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另一个名字叫奉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通水十周年抒怀│十年水流影南北共映辉

南阳日报梅溪视频 2024-09-29 11:30:29

淅川,另一个名字叫奉献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通水十周年抒怀

□ 水兵

碧水荡漾的丹江,秋色映照着两岸,果香飘满大地。

正值新中国75岁生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也迎来了全线通水十周年。双喜临门,怎能不激动,怎能不怀想?

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怀着喜悦的心情,“南阳作家群”纪念调水十周年采风团来到了生态标杆淅川丹江。

自2014年12月12日渠首开闸放水以来,汩汩丹江水一路北上从不停歇,为京津冀豫等沿线24座城市、200多个县市区输水650亿立方米,相当于4400多个西湖水量,为超1亿人提供水资源支撑和水安全保障。

可谓:一泓碧波三千里,润泽生命数万亿。

站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渠首坝上,举目远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泓江水,澄蓝晶莹,宛若宝石。远望,烟波浩渺,大气磅礴,天水一色;近观,碧水缓流,清澈碧透,调水闸门横跨渠首,沉厚隽永,尽放科技之花。走上观景台,宏伟的工程全貌尽收眼底,巨大的闸门屹立在江水之中,庄严而肃穆。大家说:“真不敢想象,这样浩大的工程布局整齐,线条分明,入镜入影,是如此之美,仿佛一幅画,这是如何建成的?太让人惊叹了!”

步入渠首碑前,大家听着讲解,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感受壮丽的同时,大家纷纷表示,不但要为一渠清水永续北方贡献自己的力量,从我做起,节约用水,爱护环境,更要拿起手中的笔,告诉万千读者和人们,生命之源的水,是鲜活的、生动的生命体现,没有了水,一切无从说起。要珍惜每一滴水,高度环保,让伟大工程发挥出它永世的价值。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切,源于丹江,源于几代人的宏伟愿望,尤其是丹江流域两岸人民的无私奉献。

淅川,是南阳西南边陲重县,位于豫鄂陕三省接合部。南连吴楚,北通秦晋,地处要冲,地势险要,古称商於之地;“一山两河三川”,岵山临江伫立,鹳河和丹江冲积出顺阳川、丹阳川和板桥川,水源丰沛,土地肥沃;这里历史人文厚重,是帝尧长子丹朱的分封地,是筚路蓝缕的先楚发祥地,古称“丹淅流域”,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脚踏这块厚重的历史沃土,20多位作家情满丹江。沿着采风点的图标,开启了一场纪念怀想、探索发展的采风之旅。

先看淅川县九重镇邹庄移民村、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汤山湿地公园、南水北调移民展览馆,再到土地岭石头村“英雄渠”,最后到鱼关移民民俗博物馆,亲身感受淅川县在移民后续发展、文旅融合、保水护水、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卓越成就。

淅川县九重镇邹庄移民村是采风的第一站,这里,是习近平总书记曾走过的地方,如今已成为淅川县发扬“移民精神”、铭记“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业跃起的一颗明珠新星。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移民后续发展与文旅产业兴起的潜力和巨大空间,也感受到了移民精神传递的巨大力量。

进入村子,满目是红顶白墙的小院、错落有致的花卉与绿树,宛如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巷道、广场干净整洁,孩子尽情玩耍,老人笑语不断……道路两旁崭新的太阳能路灯美观大方,三线入地,雨污分离,门口的绿化带、地面都进行了改造,村子里还配套打造了民宿和农家乐,让来邹庄旅游观光的游客有吃有住,方便得很……

邹庄村不仅是库区良好生态的受益者,也是守护者。村里挖掘移民文化、红色文化和田园生态文化,打造了“涌泉”“江山论”“掘井人”等多个红色旅游观光点,通过发展规模化特色生态种植产业和移民文旅项目,不但能观光,而且收益大。村民吃上了“生态饭”“旅游饭”。十里画廊让人心旷神怡,千亩荷田风景如画,村民家家住上了“别墅式小洋楼”。“住在这里真美!”有人感叹道。

邹庄的崛起和路子,是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和映现。

登临九重阁,极目大江舒。江风浩荡,远山如黛,鸥鸟翻飞。阁内,曾经的丹江史话,开启跨越时空的对话;阁下岸边,游人穿梭,绿色生态长廊如画屏大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似绿珠龙眼;湛蓝江水,碧波荡漾,古韵今风,让人思接千载,豪情满怀。

九重阁下是紧邻渠首的汤山湿地公园,绿树红叶点缀山间,湖光山色融为一体,青山梯田相映成趣,呈现出一幅美丽和谐的生态画卷。

“这里原来是水泥厂采石矿区,多年的开采导致到处是大大小小的矿坑和贫瘠土壤。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淅川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在原址建起了汤山湿地公园。”如今,汤山脚下巨型浮雕墙述说着南水北调的历史过往。如果不介绍,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里曾经满目疮痍。

南水北调移民展览馆就在汤山脚下,这座展览馆如同一部厚重的史书,上下两层展厅陈展面积近3000平方米,清晰地介绍了丹楚大地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生动地再现了半个多世纪淅川几代移民的迁徙史,和“舍小家为大家”“忠诚担当、大爱报国”的伟大移民精神,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驱车进山,我们探寻淅川奉献精神的根源。

石头村、英雄渠。

这个位于淅川西南最边远与湖北接壤的土地岭,实际是荒山岭、石头村。过去这里山秃鸟飞尽,无水人挨饿。英雄的石头村人不畏艰难,在缺乏技术和工具机械的情况下,不要国家一分钱,钎凿锤打,人拉肩扛,硬是用血肉之躯在荒山秃岭上劈山凿石,开挖修建了十几公里的人工天河——英雄渠,引得红旗渠的总设计师、当时的林县县委书记杨贵率人前来学习参观。

如今,清澈的山泉水仍然汩汩流淌,滋润着青山绿水、万千山民,英雄的精神仍在传唱。

采风团最后一站是曾经的移民村:紧邻丹江的鱼关。

因临江靠山,小村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近千口人在风景如画的山水田园里日出而作、日暮而息,过着恬然安宁、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南水北调,掀开了以往的平静,鱼关村人响应国家号召,含泪告别了故土,离开了千百年来温暖亲切的家乡,去到了几百里外的远方。

滴滴热泪,依依惜别,抬头回望,无限依恋……

这一切,让一个当站长的记者看到了,他要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凝聚一切力量,让移民的心不凉,精神常驻,心灵回望,自豪担当。

从移民移走的那天起,他心中就规划了移民的天地,让移民怀想有个归宿。

建一个移民民俗馆,修一座移民纪念亭,把鱼关村800多名移民的名字刻在上面,让他们心里有个念想,精神有个源头,心灵有个寄托。

干!一切心血汗水从行动开始。

三年,移民民俗馆落成了,纪念亭、碑建成了,800多名移民的名字被刻在了石碑上。太阳照耀着,故乡的清风吹着,他们名字的信息传到了他们新的家乡,他们哭了,他们笑了——“故乡终于没有忘记咱们,我们有两个故乡——太幸福了!春节一定回去看看!”

“要是把16.5万人全部移民的名字都刻在石碑上,该有多好!”

还是干!这一干又是十余年。

从谋划建设到现在,整整十五年啊,多少个日日夜夜,他白天勤奋工作,夜晚加班筹划。风里雨里,冰雪寒霜,三十多岁的他黑发变白了,身体变瘦了,两位亲友永远离去……毅力加决心,感动了周围人,奉献的力量汇成河。

如今的鱼关,可说是天上来客,旧貌换新颜。高8.8米的移民丰碑伫立在丹江畔,56块几十吨重刻有16.5万名移民名字的纪念碑石巨大展现,具有声光电音频视频功能的现代智能化民俗馆对外开放,每天接待数百人的学员参观。这里已是“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在申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哺爱国情怀,弘扬移民精神,担当时代使命”,已成为这里的主旋律、基石篇。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蒋巍来了,洋洋万言的《惊涛有泪》“北京一滴水,移民一碗泪”在《人民日报》刊发,看哭了多少人;

作家梅洁来了,长篇纪实文学《大江北去》,让人们知道了这举世瞩目的国家工程几多艰辛、多么伟大;

记者兼作家、喝着丹江水长大的刘先琴来了,含泪写下《淅川大声》;

南阳本土作家水兵、刘正义来了,《碧水壮歌》泣声滴血,锥心刺骨;

…… ……

中央电视台也来了,“凡人丰碑”在国庆节期间播出,让多少人热泪盈眶。正如敬一丹在“凡人丰碑”节目中所说:移民把家业和未来都搬走了,只把名字留在了故土,留在了移民纪念碑上。将来,这块碑会被无数人追寻,它会成为根,不只是移民的子孙会回来看,还有受惠于南水北调工程的人,如果有机会也会回来看看这块碑,因为我们都记得那句老话——吃水不忘挖井人。

而创造奇迹、大爱奉献的这个人,就是鱼关移民民俗博物馆、移民纪念亭、移民石碑、移民丰碑的创始建设人曹国宏。

淅川万千奉献者,他只是默默奉献者之一。

淅川无声,淅川大声啊!(作者系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编辑:王冕 初审:赵林蔚 终审:黄星

0 阅读:5

南阳日报梅溪视频

简介:南阳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