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父亲真的穷到,只买得起一老一小两个仆人,陪她进贾府?

达日云宇 2025-04-03 12:53:37

看过《红楼梦》,大家都有个疑问,林黛玉进贾府,怎么就带了一老一小两个仆人?

有些朋友因此质疑,林家很穷。

我之前有专题文章,写林家家产情况,这里不赘述,但林家再穷,有可能连仆人也买不起吗?我个人认为,如果林如海想让林黛玉多带,一百个也买得起。

但偏偏这位神秘的探花老爷,就是这么安排的,红楼梦中有许多不写之写,许多人物及情节迷团重重,我个人认为进贾府这个带法儿,必有缘故。

我有以下几点考虑,仅供和朋友们探讨:

1、林家一定隐藏着很惊人的秘密。

林如海并不想让已成年,并深知林家秘密的人进贾府。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人带得越多,越不利于守住秘密。至于这秘密是啥,因80回后遗失,也只能猜。

一是林家财产状况,作为巡盐御使的林如海,一旦在京城是非之地暴露财产,在这么敏感又肥得流油的位置,怕埋下后患,所谓:“财不露白”。因此,这个智商极高的林如海,才只让黛玉带一老一小,而且二人在贾府生活数年后,口风之严谨,是十分让人惊叹的。

2、这一老一小的特点,在林黛玉住进贾府多年后,越发显得与众不同。比起三天两头惹祸,嘴上不饶人又乱说话的宝钗丫头莺儿,黛玉的雪雁,像个透明人,她几乎在红楼梦前八十回消失。你看看宝玉怡红院,一众丫头为讨好宝玉,简直是费尽心机,而雪雁在进贾府后,面对紫鹃与黛玉情义深厚,没有表现出丝毫妒忌和排斥,雪雁前八十回没有故事,为什么?因为安守本分,毫无逾礼,不被人发现也无可诟病。

另外一个就是黛玉乳母,是个半透明的人,他不参赌、不喝酒、不无理取闹,不仗着是小姐奶子,干任何违背贾府规矩的事。而且,连宝玉的面子也不买。

大中午宝玉找黛玉,奶母只说:“姑娘睡觉呢,等醒了再来”。可见这个妈妈十分坚持礼仪,也很好的保护姑娘的清誉,即逐了客,话又婉转。比起薛姨妈和莺儿,在宝玉到访时躲出去,让二人共处一室,是不是这位奶母更值得尊重,她并不是普通的妈妈,而是分寸极好。

3、林如海若安排十几个仆妇随行,贾母一定不愿意。

首先是会有过于摆谱,客大欺店之感。另外,贾府要安排这些人的衣食住行,这种强行逼贾府接纳一众人马的方式,是很不合宜的。而且贾府小姐不止黛玉,还有三春,下人是有严格配置标准的,一旦黛玉超标,其他姐妹也要比照安排,这样就成了给贾府添乱来了,以林如海的头脑,断不会行此无礼之事,他也一定考虑到,贾母必会做出相应安排。

综上,林如海安排这一老一小,倒显得大尽情理。如果黛玉进贾府前呼后拥,让贾母等情何以堪?

我们从日后贾府发生的事,可以一窥贾府奶妈及大小丫头的情况:

1、首先薛宝钗的妈妈,送燕窝一节明确说回去会赌局,而且当天还是东家。莺儿和贾环吵,一幅不可一世的样子,又理直气壮说自已有权折花柳,一幅谁也比不了我们姑娘的优越感,更是和宝玉聊到远超一个丫头本分的话题。她说:“你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别人不知道的好处”。我看小说时是很震惊的,你知道第一时间让我联想到谁了吗?答案就是多姑娘,多姑娘的好处就是男人一粘身,她就浑身酥软,让男人如卧棉一般,这对小姐来说,是天大的侮辱,是完全达到下流的标准了。

2、迎春就不用多说,一个司棋偷汉子,胆大包天到大观园里公然苟合。又是砸小厨房,迎春乳母更是赌博大头家之一,真是丢尽了脸。下嫁孙绍祖,很大原因是外面名声极差。

3、惜春屋里入画,虽然只私藏了金银,但数量太大,又有男人玉带板子,暴露了入画哥哥是贾珍娈童的身份,贾府明眼人都知道这个缘故,要么把惜春气成那样,坚决撵走了入画,不然更把惜春编排上多少不堪的事里。

4、怡红院就更别提,我是觉得大观园里怡红院最乱,李妈妈三两天骂人,私自吃主人的茶果,她虽然看人极准,但嘴碎脾气大又贪吃。

大丫头们除晴雯,基本上都和宝玉上手了,袭人更是有事没事就发个性邀请。连小丫头芳官,坠儿等人,三两天一搞事情,连赵姨娘也敢打,东西也敢偷,无法无天,乱成一锅粥。

宝玉的小厮还和什么智能儿、万儿什么的云雨,发名姓都不知道,先按住再说。我要是他父亲贾政,先剥了宝玉的皮,打他个生活不能自理,哈哈!

一比较就知道萧湘馆有多安宁,所有的丑闻与萧湘馆没关系。

这里的丫头还有个叫春纤的,包括其他粗使丫头,没有一个出问题。在肯定黛玉的细心和管理能力的同时,也不得不说,她的奶母和雪雁都发挥了巨大作用。人性其实是经不起考验的,在管理不到位,缺乏约束的情况下,人是极难自觉的。就好比网上口不择言的,现实中可能十分懦弱,因为网上只要你不犯法,咋喷都行,现实中没人惯着你。在潇湘馆,黛玉不可能事事亲自上手,这个奶母就是看家并盯着下人的,并且不仅管束到位,且让人心服。因为从没有人闹事儿。而紫鹃主要工作是服侍黛玉,雪雁则是把院子里的事,打理得井井有条,这里各司其职,秩序井然,而且没人乱说话。说明黛玉乳母及雪雁都不一般,林如海看人极准。

我个人一直觉得林如海病得蹊跷,死得突然,曹公关于林家之迷,一定有大故事在80回后呈现。读者大多被高鄂后四十回续书,限制了想象。

林如海的一切行为举止,不乏有悖常理之处。所以才更迷雾重重。

猜想林如海可能为了完成新皇的任务,得罪了太上皇老牌势力是其一。再则林家子嗣如此稀少,黛玉有个弟弟也死了,黛玉父母兄弟死得太奇,所以,林家包括家产,托孤,人口,林如海什么病,为什么几年内四死其三,全是迷团,就像秦可卿也号称病死,实际另有隐情。曹公交待十分隐晦,要不是凤姐两次漏嘴,又有谁知道林家巨富?一次是说再发个二三百万的财,一次是开玩笑说宝玉:“无论根基、门第、家私、模样,哪一点配不上黛玉”?黛玉一草一纸都来自贾府,她身无长物,家私在哪儿?这话不是太没脑子,是水晶心肝玻璃人的凤姐能说的?原因特别简单,贾琏受命贾母贾政,全权处理了林家一切,一走数月,以凤姐的精明能不打听?而且为啥人死了还在苏州那么久?难道贾琏在苏州买房置地,娶了二房奶奶了?可凤姐最终完全没有问责贾琏,因为最终她成为贾府里,仅有的几个,知道林家财产状况的人。并与当事人共守这个秘密。

有时候太遗憾,80回后的遗失,留给我们太多无法解开的迷团,仅凭脂砚斋几句批语,又怎见后面的全豹,只好让读者永远在迷雾中前行。

这就是我个人对林黛玉进贾府,仅带一老一小的解读,可能有的朋友认为过度解读,这我也完全理解,这一段令人匪夷所思的安排,确实很难猜测背后真象,但从蛛丝马迹,还是可以大致分析的。

也欢迎大家有理有据的讨论,可以说理由,刷存在感的就省省,还是喜欢和有识之士共同讨论!!

0 阅读:18
达日云宇

达日云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