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花200万挖走中国天才,谁知对方毕业就回国,出手便全球第一

地缘历史档案馆 2025-03-22 16:38:34

美国总喜欢用名校高额奖学金吸引中国天才赴美留学,然后留下中国天才。2006年,美国邀请中国天才陈嘉澍留学美国,并给出200万奖学金。2013年,陈嘉澍毕业了,面对美国的高薪待遇,陈嘉澍婉拒,反而立刻回国。他创立的“加特兰”很快推出中国车载芯片,打破了西方的垄断,并不断推陈出新达到全球第一。这时美国才后悔没有挽留这个天才。

天赋异禀,出国深造

陈嘉澍的出身并非名门,他的父母只是普普通通的打工人。为了养家糊口,他的父母只能去外地工作,而他则由爷爷奶奶一手带大。小时候的他十分调皮,总是喜欢把家里的东西拆开再组装。爷爷奶奶也没过多干涉,只是以为他的心思不在学习上。

后来,数学老师发现陈嘉澍对这门学科十分感兴趣,便开始挖掘他的潜力。果然,他在这方面很有天赋,数学成绩十分优异。即使有些偏科,也能凭借出色的数学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就这样,陈嘉澍一路高歌,顺利进入了重点高中学习。

起初陈嘉澍差点因迷上看小说荒废了学习,好在父母在注意到他的变化后,及时教育了他。自此以后,他对待学习更加认真,尤其是在选了理科后,他在这方面的能力完全展现了出来。他不仅在校内的排名高,就连参加全国数学竞赛,都能获得很好的名次。

2003年,在别的同学都在纠结该怎么选学校时,陈嘉澍同时收到了复旦和港大的录取通知书。虽然他很喜欢港大的电子工程专业,但考虑到学费,他还是选择了复旦。他选择了力学专业,进入大学校园后,他依然勤勤恳恳地学习。

不过陈嘉澍没想到,一年后,港大再次向他抛出了橄榄枝,而且这次他不用考虑学费高的问题了。因此,这一次他选择了自己的心之所向,前往港大钻研电子工程。事实证明,陈嘉澍的实力是不凡的,即使是在天才云集的地方,他依然脱颖而出。

陈嘉澍在通讯工程和电子领域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得到了港大多项殊荣。于是当有去美国高校深造的机会时,陈嘉澍是被极力推荐的人选。就这样,陈嘉澍的学习之路扩展到了国外。

巨大成就,回国发展

2006年,陈嘉澍作为港大学生代表,参与角逐“富布莱特科学奖学金”。而要想获得这个奖学金十分困难,因为要与来自七十多个国家的顶尖人才(包括我国投入的两个清北尖子生)同台竞争,其难度可想而知。但陈嘉澍就是做到了,跟其他国家的学术天才相比,他也毫不逊色。他一举拿下了这个全世界最丰厚的奖学金,高达200万元,同时,他也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这次竞争,只有3个中国人,最后有27人得奖,而他是唯一的一名中国人。有了美国提供的200万奖学金,并且得到伯克利大学的邀请,陈嘉澍有了到美国顶尖名校学习的机会。

到了美国,即时独自一人在异地,陈嘉澍也没有丝毫懈怠。在这里,他沉迷于钻研无线通讯。因为当时我国在这个领域的能力十分薄弱,而美国又十分擅长。所以他想的是等学到了真本事,再把技术带回国。

陈嘉澍主要研究毫米波集成电路。与此同时,他在其他领域也大有成就,发表了多少论文。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当时对于未来无线通讯的设想,在现在都得到了体现。不得不说,他的思维是十分超前的。

或许一开始,学校里的其他人都不太瞧得起这个陌生的东方面孔。但陈嘉澍并不在意,他一心搞学习,用实际行动向他们证明自己就是有实力。在校内,他获得了许多顶尖教授的指导,学校也开始优待他,给了他很多机会。

在伯克利大学,陈嘉澍做出了不少科研成果,让很多教授都很欣赏他,更是希望他以后留在美国。2013年,陈嘉澍博士毕业,顺利拿到学位证,这时许多美国高科技公司向他伸出橄榄枝,甚至愿意出百万年薪。

然而陈嘉澍都拒绝了,而是选择了回国,对此,他的老师很疑惑。而陈嘉澍则说了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应该回我的祖国。”

持续科研,引领发展

陈嘉澍回到杭州后,与几位志同道合的青年创立了一家公司,即加特兰,主要研究毫米波雷达。成功的路上是艰难的,技术,资金都需要克服,但陈嘉澍并没有放弃,而是失败了重来,不断总结经验,继续攻关。

终于,一年后他们制造出了首款高效能的毫米波雷达芯片。这一消息震惊了全世界,因为这不仅意味着他们打破了美国常年在这个领域的垄断,也代表着“无人驾驶”变成了可能事件。后来,他的公司又研发出了许多高端芯片,这让我国在这个领域成为了世界第一。

一时之间,“加特兰”生产的芯片成了爆款,许多汽车企业都争先恐后地想和他们合作。但陈嘉澍没有因此膨胀,而是带领着团队继续做科研,不断地优化芯片的性能。2020年时,他们研发的芯片就开始装配在新能源汽车上使用了,效果还不错。

加特兰在陈嘉澍的带领下,在毫米波雷达芯片上大有成就,尤其是在CMOS方面。正如陈嘉澍在去年举办的集成电路发展论坛上所说的那样,他们的企业使命就是让毫米波服务于每一个人,他们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CMOS平台。

可以说,陈嘉澍就是一位天才青年。他在高中时就成绩优异,不管在哪所大学,他在学术上的成就都十分瞩目。而在众人都以为他被美国挖走了时,他直接回国,一出手就打造出了世界第一的毫米波雷达芯片。中国在这个领域内取得全球领先,让美国追悔莫及当时为什么没有留下陈嘉澍,然而此时已经晚了。

陈嘉澍学成归国只是海外学子的一个缩影,天才少年曹原,对石墨烯有重大发现,王友清,最早设计“学习型人工胰脏”,施一公,姚期智,再到最早的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批批中国科学家,放弃海外优渥生活,选择回国,为国家在不同领域做出了贡献。只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我是中国人!而也是这一代代科研人才的奋发努力,才有了今天中国科技和军工的井喷,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人。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  2024-08-0916:21  面对美国重金诱惑,毕业后转身就回国创业,出手就是全球第一

0 阅读:15
地缘历史档案馆

地缘历史档案馆

共享更有价值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