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能把握住自己认知以内的生活”,当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知否》里的林小娘。
当平宁郡主知道齐衡心系明兰之后,她嫌弃明兰只是一个区区五品人家的女儿。她知道自己无法劝退齐衡,于是便想着从盛家下手。
她来到盛家,当着盛家祖母和王大娘子的面,表示要认盛家未出嫁的三个女儿为齐衡的干妹妹。
老太太说:
这六丫头,是唯一一个养在我身边的,家里头就她还没有嫡亲的哥哥,若得小公爷做哥哥,那可是沾了光了。
老太太领会了郡主的用意,知道郡主看不上盛家,看不上明兰,怕明兰嫁过去吃亏,马上替明兰答应了下来。
王大娘子虽说一开始没有明白郡主的用意,但她随后明白了,知道郡主看不上盛家姑娘。她原本还想把如兰嫁给小公爷,如今看到郡主这么难缠,心中庆幸没有嫁过去。她马上严格要求如兰,不要去见小公爷,不然家法伺候。
这两个人,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可林小娘,却偏偏想高攀。她让盛纮多替墨儿想想,说齐公子一表人才,还与墨兰一起谈诗说文,甚是相投。
盛纮当下就明白了,林小娘这是想高攀齐家。他把她臭骂了一顿,并告诫她不要再有这种想法。
同是平宁郡主的一番话,为何老太太和王大娘子当下就听明白了,精明的林小娘,却糊涂了呢?
很多人说,林小娘想让墨兰复制自己的成功,想将自己毕生“所学”的狐媚功夫全部传授给墨兰,想墨兰像自己一样,完成阶层跨越。只要功夫深,她一个罪臣之女都能在盛家立足,那她教出来的女儿一定能够得上齐国公之子。
我一开始也这么认为,可如今重温的时候,我看到一评论,立刻就明白了。那条评论是这样说的:大娘子虽然不聪明,但她从小就懂得门第之道。
是啊,大娘子虽然缺根筋,但她从小生活的那个阶层就会告诉她很多事情。即使她下嫁却得不到夫君的爱,也比一个靠不怎么正当的手段跨越阶层的女人强啊。
格局改变命运,见识决定格局啊。林小娘这哪是糊涂啊,她是“飘了”。
林小娘多年掌控盛家的关键在于,她把握住了盛纮。
盛纮是庶出,幼年时跟着生母春姨娘在盛家艰难度日,对妾室和庶子女的生活,有着感同身受的体验,所以对林小娘格外关照。林小娘就吃透了这一点,所以靠着装娇弱,扮猪吃老虎。
其次,因为盛纮不是盛家祖母亲生的,加上祖母年轻的时候也是吃了宠妾灭妻的亏,所以祖母对林小娘在盛家的所作所为睁一眼闭一只眼。
这两点都带着盛家的特色,不具有普遍性,但林小娘却以为是自己的本事了得。多年来尝到的甜头,已经让她忘了来时路。
可齐家与盛家不同,齐衡一开始就没有看上墨兰。齐衡也没有盛纮的经历,他喜欢明兰,主要是被明兰的性格和品行吸引,与是否庶女无关。
再者,齐衡是平宁郡主的独生子,是她放在心尖尖上的宝贝。且郡主行事强势,多年在家中说一不二,她可不像盛家老太太那么慈祥低调。她为齐衡选妻子,必定要选一位家世相当,能为齐衡的仕途添砖加瓦的人。
所以啊,林小娘把用在盛家的那一套,想如法炮制用在齐家,根本是行不通的。
说白了,林小娘太高看自己了。她在盛家的成功,主要是依靠盛纮的照拂和老太太的宽宥,她自己的能力其实就那一套。
如果没有盛家这个平台,林小娘现有得到的一切也将不存在。但大娘子和老太太不同,即使没有盛家,他们也可以给自己兜底。
这就好比你在职场中,只有你所做的,和公司管理者的方向一致,利益一致,才不会被批评或者开除。
而林小娘为了让墨兰攀上齐国公府,不顾盛家的名声和前途,这就与盛纮和老太太的方向不一致了,触及了盛纮的底线。所以盛纮才会气急败坏对她吼出了:你疯了吧?
做人别太飘,飘了挨刀,就是这个道理。
还有一点,多年来披着面皮做人,凡事林小娘都以为只要做好表面就行了。
林小娘是比较沉得住气的人,她的这一优点,墨兰没有学到。
明兰设计墨兰和自己打架,故意让墨兰割伤了脸,墨兰被罚禁足。林小娘劝墨兰去给老太太请安,墨兰不愿意去。林小娘这样劝道:
不管这个事情有多坏,你都要把样子做足,一旦外头的面皮塌了,那人人就知道你塌了。
林小娘的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但若凡事都按照这一条来执行,尤其是对自己的亲人,那人与人之间就失去了起码的信任。
林小娘让墨兰先是在齐衡面前“装”,后来到梁晗面前“装”,其实在两家面前她都装失败了。以平宁郡主和吴大娘子的功力,分分钟让墨兰现出原型。
只不过后来墨兰遇到的梁晗,是一个见色起意,只想游戏人间的人,要不然,她也不会如愿加入伯爵府。
这次的事件,本来对林小娘是个很好的警醒,可她太飘了,反倒为她招来了祸患。
高攀齐家不成,她转头将目标放在了伯爵府吴家。最终丑事败露,触及了盛纮的终极底线,被盛纮舍弃了。
王阳明说: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
人一飘,就失去了辨别力,过往积累的一切,就可能会失去。
林小娘不是听不懂平宁郡主这番话,也不是不懂这背后的弯弯绕绕。她是对自己过于自信,相信自己凭着以往的那一套,一定可以将墨兰送上更高的阶层。
人啊,要做到顺境不飘,逆境不倒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