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最近几天高温酷热难耐,所以就带着家人去游泳馆清凉一下。在游泳结束之后,我们回到浴区开始洗正式的“东北澡”。
在女浴区的泡池里,有一位阿姨似乎在游泳区没有玩尽兴,不断的在泡池里蹬腿,不仅有水花还有不断的水波浪,让人在泡池里十分难受。
旁边一姑娘用“回击”的方式朝她的方向也蹬了几下水,便迅速的被她妈妈制止了,她妈妈小声说道,别跟没素质的人一样。
没想到这个蹬腿的阿姨不仅没有丝毫歉意,反而变本加厉。周围所有人都斜着眼睛很不满的看着她,可却没有一个人去制止她的行为。
直到她溅起的水花越来越大,落到另外一个阿姨脸上的时候,那个阿姨才极其不耐烦的大喊了一声:轻点!她这才“老实”。
然后起身坐到泡池边上撕脚皮扔到水里,把一池的人全都恶心走了。
我看着我们这一池的人,被一个没有素质的女人弄得各个“落荒而逃”,却敢怒不敢言的人,不禁想起了中学课本里那个叫阿Q的人物。
一说到阿Q,很多人都再熟悉不过了。他是鲁迅笔下的一个人物,而一提到阿Q,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他的“精神胜利法”。
无论是阿Q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还是他的自欺欺人和欺软怕硬,无非都是他给自己寻求一个心理安慰。
而这样的心理安慰,在我们的生活中却越来越常见……
“我总算被儿子打了”
“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这句话,算是阿Q精神胜利法中一个典型的事例。在自己被欺负的时候,通过贬低对方、抬高自己来寻求一个心理安慰。
我们在念书的时候,老师都一字一句的教过我们,这种行为叫“自欺欺人”。
可现如今,有很多人都将这种精神胜利法运用的淋漓极致,而且以高知、高素质的人居多。
我们无数次在公众场所利益被侵犯,可是从小我们的父母就会教育我们,“别跟他们一样”。
不跟他们一样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不能跟没有素质的人做一样的事情,不然会降低我们的身价。
也有一些家长会告诉自己的孩子“吃亏是福”,让孩子默默忍下来那些委屈,然后自欺欺人的觉得以后会换来福报。
做人,有时确实应该吃亏,可该吃的应该是生活上的亏。
我们可以因为经验不足、阅历不够、准备不充分而吃亏吸取经验,但绝不是因为有些人想要霸道的在公共场所获取更多利益,来牺牲我们的利益。
更多的时候,高素质的家长教育孩子“忍不起我们躲得起”,才会让有些侵占别人利益的人变得越发张狂。
我们经常会在公共休息区遇见高声喧哗的人,只有在实在忍不了的时候,也许我们才会去提醒他们注意一些,可当他们大声反驳我们的时候,我们却立马怂了。
怂不是因为我们理亏,而是我们觉得自己是有素质的人,若与这些没素质的人在公共场所理论起来,会很没有面子。
正是我们被素质架的高高的面子,才助长了那些没有素质人的嚣张气焰,让他们变得变本加厉、肆无忌惮。
“君子动口不动手”
阿Q有一种特质就是欺软怕硬。对于比自己强壮、打不过的人,他会经常说“君子动口不动手”。而对于比自己弱小的人,却不断狂妄的挑衅。
这就像极了我们在公共场所遇到的一类人,在那些不想跟他们一般见识的人面前,他们耀武扬威,大肆侵占别人在公共场合的利益,而遇见那些肯与他们一般见识的人,他们却变得极为乖巧。
而这一批人,也因为经常会遇见不愿意跟他们一般见识的人,而变得越来越嚣张跋扈。
然后他们再用他们经常会得逞的方式教育他们的子女,这个世界便多了一大批“熊孩子”。
可如果有更多的愿意跟他们一般见识的人出现,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变得能够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
我们经常在坐地铁的时候,遇见推搡女人去抢座的老爷们,大家都是用不满的眼神看向他,却从来没有人阻止过他。
所以在他的世界里,凡事只要肯抢,那就一定会是我的,也没有什么人会去阻拦我。因为他这样成功过,他以后也会言传身教的教育他的孩子。
在公共场所不顾及他人感受的“熊孩子”也就这样产生了。
什么人本就应该什么对待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本就应该友善的对待每一个人,可当有些人用无理回应你的友善的时候,你就应该放下所谓的素质,用他们的方式对待他们。
如果他们在公众场合,并没有觉得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不适,那你用同样的方法对待他们,也没有什么不妥。
可如果你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们的时候,他们暴跳如雷,也许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知道自己长期以来这些行为的过分之处。
放弃自己应有的权利,并不是在公共场合体现素质的方法,什么人什么对待,才是让这个世界良性循环的法则。
——END——
文:晨涵
图:网络
春沨尽量每天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