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脱钩”!美国从中国进口下跌20%,却悄悄从墨西哥进口

南书聊武器 2024-06-09 09:10:50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全球经济格局中中美两国的贸易关系一直是国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中美博弈的激化,美国一直试图通过减少对中国商品的依赖来实现所谓的“脱钩”。

而从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23年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价值为4270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0%,而根据我方统计的数据2023年我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为5003亿美元同比下降13.1%。

中美两国各自统计的数据尽管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从中不难看出无论是美国从中国进口还是我国对美国的出口都处在一个下降的趋势之中。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美国真的“脱钩”成功了呢?

墨西哥成美国最大进口国,中美贸易互补性依旧

尽管美国近年来试图通过减少对中国商品的依赖来实现所谓的“脱钩”,但这一策略的实际效果却远远没有达到预期。

2023年墨西哥意外地成为了美国最大的商品进口国进口额高达4750亿美元。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自然是因为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间签订的自贸协定,以及墨西哥拥有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而这些因素也共同促成了墨西哥制造业的崛起。

墨西哥的制造业虽然仍处于发展初期但其潜力已经吸引了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多家美国企业前来投资,美国也希望通过对墨西哥制造业的投资实现对“中国制造”的“脱钩”。

然而尽管墨西哥制造业正在迅速发展,但其产业链的完善程度与成熟度仍远不及中国,直到现在墨西哥制造业在很多方面仍然依赖于从中国进口的原材料、配件和设备。

2023年1-4月中国与墨西哥之间的贸易额总额达到了2133.47亿元同比增长了15.9%,而其中中国对墨西哥的出口额为1747.16亿元,但中国从墨西哥的进口额仅为386.31亿元人民币出现了多达近1400亿元的贸易顺差。

种种现象表明虽然美国一直致力于与中国的制造业“脱钩”,但中国制造业的成熟度之高与生产链之完善是墨西哥、越南、印度等国家在短时间内难以比拟的,也正是因为这些优势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脱钩”非解决之道,中美经济互补性显著

美国的“脱钩”策略即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墨西哥等国家的制造业发展,但这并没有减少美国对中国制造的依赖。

相反这种策略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确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美两国的经济互补性是推动双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任何试图单方面改变这种互补性的尝试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美两国的经济已经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复杂关系。中国制造业以完备的产业链、高效的生产能力和低廉的成本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而美国市场对中国制造的依赖也不仅仅是因为价格优势,更多的是因为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和成熟度能够满足美国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美国的“脱钩”策略试图通过扶持其他国家的制造业来替代中国的角色,但这种做法显然忽视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独特地位。

就以电动车出口为例,尽管美国限制了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口,但中国企业通过进入墨西哥市场间接地向美国出口电动汽车。2023年墨西哥成为中国汽车的第二大出口地就是最好的证明。

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显著成就更在国际市场闯出了名堂,美国因此担心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力可能会威胁到美国本土企业的生存,但美国无疑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合作与共赢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正确道路。

美国的“脱钩”策略试图通过政治手段来改变经济规律,这种做法不仅难以实现而且可能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它可能会导致全球供应链的重组增加生产成本,从而影响全球市场的稳定性。

并且它还可能会加剧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影响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此外它更可能会削弱美国企业的竞争力,因为美国企业会因为“脱钩”而失去与中国企业合作的机会从而错失技术创新和市场机遇。

中美两国的经济互补性是双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需要美国的高端技术和创新能力,而美国需要中国的生产能力和市场规模。

“脱钩”并非解决中美经济关系的最佳选择,中美两国应该认识到彼此的经济互补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任何单方面的“脱钩”尝试都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合作才能真正地实现互利共赢!

参考资料

【1】《墨西哥超中国,成美最大进口来源国》——澎湃新闻

【2】《特朗普签署《美墨加协定》 该协定将取代《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环球网

【3】《2023年1—4月我国与拉丁美洲国家贸易情况》——中国发改委

0 阅读:3
南书聊武器

南书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