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大地,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境内的名胜古迹丰富,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
不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山西给人的印象,就是煤和煤老板,而遍地的文物古迹,简直是藏在深闺人不知。
好在最近一段时间,山西文旅火爆出圈,地上文物看山西,不再是口头语,而是真正的行动起来!
目前,山西11个设区市,117个县级行政单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给全国的游客展现了山西的精彩纷呈,尤其是隰县,小西天的悬塑,令人叹为观止,也引发了人们对这座小县的关注和了解。
然而,那些消失的千年古县,历史上赫赫有名,如今,已经鲜为人知了。
据不完全统计,山西消失的古县,包括解县、赵城县、虞乡县、太原县、崞县、清源县、徐沟县、襄陵县、汾城县、临晋县、猗氏县等等。
这些古县,有的合并,比如清源县和徐沟县合并为清徐县,襄陵县和汾城县合并为襄汾县,临晋县和猗氏县合并为临猗县。
有的成为了乡镇,比如解县,今解州镇。赵城县,今赵城镇。虞乡县,今虞乡镇。
有的迁址更名,比如崞县(1959年迁至原平镇),今原平市。太原县(明洪武四年(移治晋阳故城南,即今晋源镇),今晋源区。
解这个地名,非常的古老,根据《战国策》记载:赧王二十一年“秦败魏师于解”,而《孔子三朝记》对“解”作出了解释:“黄帝杀之(蚩尤)于中冀,蚩尤肢体身首异处,蚩尤血入池化为卤水,则解之盐池也。因其尸解,故名为解。”
不过作为行政区划, 应该从解梁说起,相传解梁是春秋时期晋国六卿之一的智伯所建,据考证解梁城旧址在今永济市的古城村。
汉代遵循旧制,置解县。
北魏太和十一年,改名北解县。又别置南解县,于今山西省永济市虞乡镇西。
不过,汉置解县,故治在今山西临猗县临晋镇一带。
今解州镇,在东汉时属猗氏县境地,直到北周末年(一说是唐武德元年),才成为解县县治,后世长期存在,五大汉乾祐元年置解州,治所也在解县,宋、金、元俱称解县,明洪武初并入解州,民国元年改解州为解县,上世纪五十年代,先是合并为解虞县,后并入运城县。2000年,设立地级运城市,解州镇成为运城市盐湖区的一个镇。
大名鼎鼎的解州关帝庙,就在解州镇西关,这里是关公故里,庙宇创建于隋朝,历代修缮,是山西的一张旅游名片,很多游客至此,对解州关帝庙无不惊叹,殊不知解县、解州、解州镇的历史渊源,更疑惑的是解州的解字,为什么读hài?
专家认为,将解州的“解”字定音为hài是对关公文化的传承,是符合运城实际、合情合理的。
地名文化,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解州镇从解县、解州演变而来,历史上赫赫有名,如今成为了旅游胜地,不知道你去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