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历史记忆的人间烟火团山

天曼玩转文化 2024-11-14 18:41:05

建水乃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处于城西 13 公里之地的团山村,乃是建水古民居博物馆的关键构成部分。团山村背倚青山,面朝平坝,泸江河于村前潺潺流过。国道 323 线、鸡石高速公路、个碧石铁路皆从村前穿行,其后又修筑了一条自建水西门古镇至团山村的旅游观光大道,交通极为便捷。

2005 年 6 月,团山村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 2006 年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2007 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12 年,被建设部、国家旅游总局批准为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2013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水,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在其城西 13 公里之处的团山村,乃是建水古民居博物馆的关键构成部分。团山村背靠着青葱山峦,面向平坦坝子,泸江河在村前潺潺流淌。国道 323 线、鸡石高速公路、个碧石铁路都从村前穿行而过,其后又修筑了一条从建水西门古镇至团山村的旅游观光大道,交通极为便利。 团山之名,是彝语“突舍儿”的音译,意味着有金有银、风景秀美的地方,又因建在圆形的山包之上,故而得名团山村,迄今已有 600 多年的历史。

全村现有 300 多户人家,1000 多人口,以张姓为主。始祖张福在明洪武年间(1385 年)从江西饶州府鄱阳县来到云南做贸易,起初居住在建水,后来看到团山地势高耸、山川灵秀、风水优于其他地方,于是迁徙过来定居。 始祖张福是汉族人,在对面的王家寨娶了彝族王氏为妻,育有两个儿子,长子叫张山,次子叫张海,随后张海迁居到大理,张山留在团山,与文氏成家并育有四子,逐渐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家族。每年正月二十,在外工作的张氏族人都会回到团山,举行一年一度的祭祖活动。

清光绪年间,团山张氏族人多数向外发展,前往个旧开采锡矿,起初只是开采,后来自行提炼,并将提炼出的精锡进行转口贸易,当时张家的商号遍布蒙自、个旧、昆明、香港等地,形成了名震滇南的团山帮。积累财富后回乡修建豪宅以光宗耀祖,造就了村内现存保存完好的古建筑 20 余处,团山村的辉煌由个旧锡矿山驮回,因而团山村被誉为“锡矿驮回的村庄”。

团山民居形制规整,空间布局灵动巧妙,景观丰富多样,内涵高雅,外表秀逸,建筑精巧,工艺超凡,彰显出滇南民居建筑的独特特色,代表了云南地方土木建筑发展的巅峰水准,是探究中国近代地方民营工商业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学习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绝佳之地。欣赏精妙绝伦的砖雕、石雕、木雕,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感受民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游览团山的老屋古巷,完全可以放松身心,去体悟团山的神奇之处,每一个发现,都会令人惊叹连连。粉墙黛瓦的团山民居,在岁月的沧桑中流露出古色古香的无尽魅力,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恰似一幅清幽明净的中国山水画。时光交错之间,漫步于庭院,唯恐惊扰那一个个尘封已久的旧梦。错落有致的书法名画,曲径通幽的层层院落,令人思绪万千。

团山民居中精美的门雕、窗雕,线条流畅自然、形象生动逼真、风格清新淡雅、和谐严谨有序,给人以素雅、文静、娟秀的感觉! 从民居板壁上的格言,以及张家的“百忍家风”和“莫言人短、莫道己长、施恩勿讲、受恩不忘”的祖训能够看出,张家以“勤、忍、德、善”持家。勤:一勤天下无难事;忍:百忍堂中有太和;德:百忍传家,积金莫如积德;善:善为至宝一生用。张家祖先以勤劳为美,以百忍为训,这才创造出这些珍贵的精神财富。团山村的村民也一直践行着张家的祖训,遵循着百忍的家风,世世代代延续着生活。

《十二道锋味》和《爸爸去哪儿》曾在团山拍摄,谢霆锋、陈伟霆、马苏、吉克隽逸、孙楠、陈羽凡等多位明星一同搭乘小火车来到团山,旅游观光小火车是当地特色的旅游项目。 前往建水,可以通过客栈预订小火车往返票,次日清晨就能从建水临安站出发。在充满民国风情的临安站拍照留念,“临安 - 团山”这条线路,是中国首条民营铁路“个碧石铁路”的一段,而这条因运送锡矿而开通的铁路,顺理成章地在以锡矿发家、富甲一方的团山村设立了团山站。

沿途皆是农田,一片绿油油的景象,来到十七孔桥,想起伦敦奥运会时,这座桥的图片曾被选为中国极具代表性的影像印于伦敦的出租车上。可想而知,眼前这座石拱桥在中国建筑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团山在望,车站旁小桥流水,村里的荷塘碧绿正浓,路边众多村民摆起小摊,有的摊上售卖着新鲜的荷花与莲蓬。

进村的门票凭小火车车票有折扣,走进每一座院落,都能体悟到独属于这方水土的特色与文化。其实对于中式古建,但凡有些文化底蕴的地方,多是有皇家园林或富豪私邸,基本包揽了当地主要的旅游景点。但团山村不同,它并非一座腾空以供参观的景点,而是实实在在的村落,这里的村民世代居住在这些老房子中,这里有他们的客厅、厨房、餐厅,还有他们的学校、村委会,村外便是田地、果园,每一座院子都延续着他们百年来的生活方式。热情的村民会为你讲述这间屋子的过往,院里的风水石缸、门上的木雕、窗边的画棂……它曾经的主人如何,后来又怎样,家族的兴衰,都在其中。

所谓原生态,正是如此。在村子里能看到众多的玉荷花树,有的地方称之为“羊蹄甲”,因为它的叶子形似羊蹄印。它的花可以做菜,炒玉荷花堪称一道美味。花开时节,随意走进一家小餐馆,都能品尝到。若未赶上玉荷花开的季节,那不妨尝尝石榴花,总之,在这个一年四季皆可食花的地方,美味可不只草芽! 团山民居建筑,清朝以前,都是汉、彝结合的土掌房,清乾隆年间建有少量瓦房,清末时,工匠云集,运输建材牛拉马驮,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十年间,一座座青瓦白墙、雕梁画栋的庭院拔地而起,据现今的古建筑师傅所言,当年团山每日需马背驮一垛黄金才够开支,每座庭院约需十年方可完工。

团山民居的建筑装饰,都是清式风格,彼此效仿,严格依照建房的等级制度营造,房屋的斗拱、梁坊、廊檐、门窗、坎墙、须弥座、柱础等处的木雕、石雕、砖雕种类繁多,各具特色,雕工精细,美轮美奂,四壁和楹梁上布满诗词绘画以及富含哲理的楹联,将封闭的庭院营造为修身齐家的文化道德之所。在团山民居中,存有书法 2977 幅、绘画 2617 幅,书画总计 5594 幅,在这样一个小小的村庄内,汇集如此众多的文物字画,恐怕在全国的农村中也是罕见的。 团山村保存较好的古建筑有 21 处,其中 12 个为国保单位,9 个为省保单位。

比较有价值的民居有 8 所,在村内被称为八大厅,当下主要的参观景点有将军第、张家花园、上庙(两等学校)、张氏宗祠、皇恩府、秀才府、营长府等几大院落。 将军第的主人是张和,起初只是个旧锡矿上的一位商人,因在矿山平息了一场规模较大的匪乱,当时云南都督蔡锷召见了他,任命其为个旧第四营营管带兼稽查员,后来因工作出色,蔡锷授予将军第匾额,正式擢升为将军。将军第分为前厅后院两大院落,以牌匾众多而在团山村闻名。

张和的母亲是清代末期的三品诰命夫人,这些牌匾都是张和将军的母亲 70 大寿时所收的贺礼,在这些牌匾中,有一块很有价值的牌匾:永享遐龄,是清代末期临安知府贺宗章为其母祝寿所赠。前厅的木雕屏门上雕刻着诸多吉祥动物,比如狮子滚绣球、犀牛望月、麒麟吐玉书、鹿望金钟、辈辈封侯等吉祥图案。板壁上有很多清末著名书画家的字画,邱庭栋的字画居多,因为邱庭栋是张和将军的外甥。后院正房的两扇花窗极其精美,采用视觉原理与几何原理相结合设计而成,仔细端详,上面的小花一朵朵雕刻各不相同,极为精巧,屋檐下的木雕全部采用贴金或鎏金彩绘装饰,有 5 只贴金的蝙蝠保存完好,象征着五福临门。

张家花园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占地 3495 平方米,大小房间 119 间,大小天井 21 个。四个角落都建有碉堡式的防护门,围墙一围,就成了一座城堡式的私家园林。整体布局呈横三纵三的并排形式,有花园正房。正房又分为三个院落,前厅、中院和后院,张家花园院落设计合理,背靠青山,面朝绿水。在花园内挖有一大水池,既可作消防之用,也可作招财之用,在屋子后方堆起一个小山包,代表有靠山,山上种有一棵硕大的小叶榕,当地人称为万年青树,取“万古长青”之意,象征人丁兴旺。正厅是祠堂,门口是戏台,两个吊脚楼,左边是少爷读书楼,右边是小姐绣花楼,中间一池绿水。过道地面上有六个青瓦和鹅卵石铺成的大铜钱,意为升官发财。

清末年间,在上庙,张家各族人士捐资开办了一个私塾,按理来说,这是张家子弟读书的地方,然而因为张家乐善好施,邻村和外姓之人都可以免费就读,后来发展到两个等级,初小和高小,所以称为两等学校。在民国 11 年,还被评为全国一流的民办私立小学。 皇恩府的建造者是张家 13 代子孙张树元,他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了,面对沉重的生活压力,母亲不辞辛劳,白天下地劳作,夜晚纺线织布,孝敬公婆,哺育后代,与邻里和睦相处。

年少的张树元随族人到个旧开采锡矿,直到 45 岁发迹,回团山老家建房,因母亲朱氏抚孤自立,子孙众多,五世同堂,在乡里备受敬重。经县府上报,被朝廷例封安人,立坊入祠,旌表其门,所以赐“皇恩旌表”匾额,家府称为皇恩府。大门是五段独立式悬山顶,抬梁式梁架和穿斗式梁架并用。三开间、单门洞,八字墙门楼。在前厅正厅的花坊上刻有一组八仙共寿木雕,八仙为他们的师傅祝寿,中间一位便是他们的师傅南极仙翁,一共九仙。除了镇宅和崇拜八仙外,便是祈求老人长寿。

窗花上还刻有牛郎织女的故事,中间画面是牛郎织女,人物有七仙女、董永,上方是托塔李天王,这是简化的《天仙配》。

下方有一只小猴子被压在山下,这便是孙悟空,孙悟空尚在山下,唐僧未收徒弟,独自一人挑担,这是简化的《西游记》。在《西游记》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里,有唐僧、孙悟空、沙和尚,唯独没有猪八戒。因为张家秉持百忍家风,老猪无所忍耐,好吃懒做,所以没有猪八戒的出现。 秀才府走出了两位秀才,张桂金和张桂明,后期二人未继续学业,前往个旧从事锡矿生意,发迹后回乡建房,村内人称其老宅为秀才府。大门是五段式大门,三层门楣雕花,大门前有风水照壁,进大门中间有屏风门作为玄关,可聚气聚财。

秀才府有东园、西园和正房,正房前厅绘有八仙过海图,人物表情生动,栩栩如生,或许是想教诲后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凡事都要靠自身努力。东西两园的阁楼上,至今仍然保存着一百多年前的天花板彩绘,因为采用天然颜料绘制,所以历经许久仍未褪色,值得一看。

营长府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 年),原由本村人张福来所建,因其家迁往个旧,房屋卖给张国柱、张国芳兄弟。习武出身的张氏兄弟早年加入地方武装,到个旧后编入国民革命军。两人因在保厂护路和防范土匪武装进攻中立下战功,先后担任营长职务,兄弟俩具备经济实力后,回乡购置旧屋,进行重建和扩建,因屋主从军的经历,当地人将其宅院称为“营长府”。

八十年代云南省教育厅的厅长张继康,就是他们家的后代。改建扩建后的宅院,占地面积 934 平方米,建筑面积 844 平方米,有大小天井九个,房屋 64 间,由一组三进院和两层三间四耳的土掌房组成。据说在当年的装修中,为彰显自身实力和地位,屋主依据自身喜好和经历,对宅院进行了精心装饰,大门是五段独立式大门,三层门楣雕花,大门头上有古代楚霸王项羽所用的兵器:方天戟,下方有三层莲花组成的图案,喻为“连升三级”,表明了房屋主人的身份,也代表这是武将之家。上三踩石阶进入大门,中间有屏风门作为玄关,可聚气聚财。一进院的花厅是团山民居中装饰最为精致的院落之一。

其花厅正面的 6 扇屏门和厢房的 4 扇屏门,均为多层透雕。据村内老人介绍,当时木雕工匠的工钱昂贵,是以雕刻掉下来的木渣换工钱,粗工时一两木渣换一两银子,细工时一两木渣换一两金子,团山村的木雕工钱都是以此方式计算。“梅兰竹菊”以及雕刻精细的佛手柑、石榴、仙桃等极具吉祥寓意的图案。后院为云南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属四合院布局,为走马转角楼建筑形式,有两道楼梯,从任意一道上去,可绕一圈,从另一边下来。后山耳为两个大厨房,厨房里各有一个小天井,起到通风、采光、排水的作用,设计原理极佳。民居形制规整,布局灵活,空间景观丰富,内雅外秀,建筑精美,工艺精湛,彰显了滇南民居建筑的特色,也是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去处。

皇恩府

皇恩府乃是团山村的八大院之一。其始建于清光绪末期。 占地面积达 1885 平方米,建筑面积为 863 平方米,由两大天井、六个小天井、六个过道以及两进院落所构成。 由于建造者张树元之母朱氏抚孤自立,子孙众多,五世同堂,在乡里深受人们敬重。 后来经由县府上报,被朝廷例封安仁,立坊入祠,旌表其门,还恩赐了“皇恩旌表”的匾额,所以后来的人们称其为皇恩府。 走进皇恩府,皇恩府的前院花厅,有着青瓦屋面,飞檐高高翘起,丹青彩绘,装饰华丽且精美,高雅非凡,此乃接待宾客之所。而后院是三间六耳、三间厅、腹后山耳加上转角楼,这里是供家人生活起居之用。 纵观整个院落,木雕石雕都别具特色,尤其是门窗的雕刻更是精妙绝伦。西游记、水浒、三国、牛郎织女等元素融入其中,其中有一幅八仙过海,中间竟还多了一仙。 听如今皇恩府的主人,也就是张树元的第五代孙所言,多出来的这一仙乃是八仙的师傅。 倘若说精美的雕刻是人们对皇恩府的一大深刻印记。 那么书法绘画也是皇恩府的一大显著亮点。 皇恩府的庭院、厅堂以及两厢的木板隔墙上,布满了建水地方名人的书法绘画等等。 而其中写得最多的是张氏家族的百忍家风:“大启万年新世界,恪尊百忍旧家声”“百忍传家,积金莫如积德”“一经教子,恒产不外恒心”等警句,对于教育子孙后代有着积极的启迪作用和重要意义。

张家花园

湿季亦是云南的雨季,连绵的降水使这里的空气变得极为清新。雨后初晴之际,徜徉于张家花园之中,仿若能嗅到泥土的馥郁芬芳,亦能听闻花园内的花草植物争相生发的声响,眼前呈现的竟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张家花园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占地面积达 3495 平方米。其花园平面布局呈横三纵三的并排形式,主要由侧院、正房、花园、祠堂和碉堡构成,乃是一座城堡式的私家园林。

张家花园内有大小天井 21 个、房屋 119 间。张家花园装饰华丽,门窗众多,各院内遍植名贵花木,环境清幽无比,有着 “100 种花、100 扇门窗” 的说法,是仅次于县城朱家花园的大型传统民居之一。大门封檐板雕刻精美,以中国吉祥图案作为主题。进入大门,右边便是花园部分,花园设计颇为合理,背倚青山,面朝绿水。在花园之中挖有一大水池,具招财之效,在屋子后方堆起一个大山包,象征有靠山,山上种有一棵硕大的万年青树,寓意人丁兴旺。

前厅装饰极具文化品位,六扇屏门上雕刻着百子多孙、鹭鸶运输、项城升平、凤戏牡丹、鹿望金钟等透雕图案,乃是建水传统木雕中的精品。

后院的正房乃长辈居住之所,两边厢房的门上刻着龟背的图案和一排寿字,表达主人祈求健康长寿之意。

张家花园内的雕花门窗皆为镂空雕刻,而且是三层镂空,技艺之精巧令人称绝。有些宅院需耗费十多年方可建成,只因光是宅院的门窗雕刻,便需数年时光。杰出的工匠们并未因工程浩大而忽视建筑的细节,从而留下了这些堪称瑰宝的门窗艺术。

秀才府

走进青山掩映田野衬托洁净明快的团山村所有人都会为眼前一派淳朴厚重的古建所震撼。

静静的古村巷青青的石板路,古老的宅院,粉墙黛瓦,鳞次栉比。

在青山绿水中坐西朝东背阴向阳依地势而建,碰上下雨天撑伞行走在村落中幽深洁净的小道上鞋跟敲击青石板发出一串哒哒哒略显低沉的声音,给人无限的遐想。

仿佛已渐渐步入幽深漫长的时光隧道,仿佛是前来应约一场历史的会晤。

门飞掩映的秀才服务正在深巷中等待着你我的探寻。

秀才府始建于清末于1970年竣工这里原来是三进院布局,后来一进院两侧的土壤房倒塌,于是在上面种植了一些花草和果木替代一进院秀才府现存建筑的占地面积为2070平方米房屋是由一组二进院落和左右配楼组合而成

里面共有大小天井11个房屋,五十多间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关于秀才府的由来。这里还有一个苦尽甘来的故事。

相传团山14代子,孙张恩沛的两个儿子张桂金和张桂明在参加府学考试中分别获了贡生降生名号,这在当时的团山引起了轰动。

兄弟二人被大家称之为大秀才二秀才后来两人放弃了做官的科举仕途,而是去了个旧经营矿业还成了大老板,为了光宗耀祖光耀门楣,于是就雇请了马帮驮着一多多银元回家建房建盖了极具规模的秀才府

等到房屋竣工之后,就请府学学友临安知府王垂苏题写了慈府大门的对联及东园西园的石刻。

之后还引进了建水地方名人王宪斌谭敬轩手书的诗词壁画等。

为崭新的房舍注入了书香,由此村人就把这个宅院称之为秀才府。

营长府

若此刻天公作美,营长府将为您提供一个避风遮雨的绝佳场所。雨水仿佛为这座古老的建筑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让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窥见历史的真相。

营长府始建于1910年,最初由村中的张福来兴建,后来张福来迁往个旧,这座建筑便转售给了张国柱和张国芳两兄弟。他们早年加入地方武装,后来在个旧被编入国民革命军。两人因在保护场地、维护道路安全以及抵御土匪攻击中立下赫赫战功,被授予营长之职。在他们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之后,回到家乡买下了张福来的旧宅,并对其进行了翻新和扩建,这才有了今天我们所见的这座宏伟的宅院。正因为他们的军旅背景,当地人习惯上将这座宅院称为“营长府”。

营长府占地面积达934平方米,内含大小九个天井,64间房屋,由一组三进院和两层三间四耳的土掌房构成。据说,在当年的装修过程中,为了彰显自己的实力和地位,屋主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经历,对宅院进行了精心的装饰。您看大门头上由刀叉戟组成的图案,寓意着连升三级,同时也展示了屋主人武人的身份。踏入大门,中间设有屏风门作为玄关,有助于聚气聚财。

一进院的花厅,据说装饰是团山民居中最精美的之一。在二进、三进院落中,随处可见多子多福、竹菊梅兰以及雕刻精巧的佛手柑、石榴、仙桃等饱含吉祥寓意的图案。这些装修细节让我们得以窥见屋主人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踏入这座三进三出的宅院,仿佛它重现了往昔的昌盛与繁荣。

大成寺

团山古村的大乘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始建于清代雍正年间。寺院占地面积164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13平方米。寺内供奉着观音像,以及刘备、关公、张飞等历史人物和吉祥物的神像,这些都是当地民众信仰和祈求保佑的对象。

每年农历6月24和7月29,寺院会举行观音会和上酒会两大祈愿活动。这两天,众多信徒会来到大乘寺烧香叩拜,祈求平安、健康和幸福。如果您有机会参加这些活动,不妨跟随当地居民一起,为亲人朋友祈愿祝福。

大乘寺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寺内有许多精美的雕刻和装饰。例如,大雄宝殿的鎏金匾额、镂雕鎏金神龛以及18扇工艺精良的透雕鎏金瓶门,都展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瓶门下部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福禄寿喜”等12个草书圆形图案大字,构思精妙,龙飞凤舞,在木雕图文中极为少见。

除了两大祈愿活动外,大乘寺在每年农历初一还会举行经营商会,吸引众多商人和信徒参与。无论是信仰佛教还是对传统文化感兴趣,游客都可以进入大乘寺,感受这份宁静与庄严,为自己和家人祈愿。

司马第

自隋朝开科取士以来,科举考试成为了读书人踏入仕途的唯一途径。因为事关荣华富贵,无不梦寐以求金榜题名,将之与洞房花烛夜并列为人生两大喜事。在团山古建筑中,我们仍能看到当时人们对科举考试的重视,以及对子孙后代考取功名的祈愿。连续的降雨为司马懿故居蒙上了一层薄纱,让我们一起走进司马懿故居,走进古人的科举梦,揭开这层薄纱,接近历史的真相。金山古村里80%都是张姓人,只有少部分外姓人。而这个司马懿故居是团山民居中唯一不属张姓的典型外姓民居建筑。司马懿故居始建于1907年,占地面积1024平方米,里面共有大小天井七个,房屋20间。此房屋的布局是由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组成的二进院落。司马懿故居的屋主叫毛有寿,毛氏家族是清代后期来到团山村的。在团山人外出开矿的过程中,毛有寿兄弟随邻居张国芳到个旧去开矿。随后加入张氏族人的天吉昌商号从事转口贸易发了大财回家,建盖了一座装饰精美考究的大宅院。由于毛氏的祖先曾获得过司马的名号,于是毛有寿在致富之后不忘祖宗的如是身份,制作了司马懿的匾额挂在了大门门头之上。一方面是让子孙牢记祖先曾经有过的荣耀,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豪宅的营建鼓励子孙崇善儒学,奋发攻读。仔细观看司马懿故居内陈设,您能发现前厅的雕花屏门很是精美,特别是两旁的花窗上雕刻着许多的历史典故和神话故事。左边窗子刻有五子登科,五子登科本为中国民间谚语,最早来源于民间故事,讲的是一位叫窦燕山的人教子有方,五子中有五名举人,两名进士,后人赞誉为五子登科。右边的窗纸上刻有五女拜寿,这两幅雕刻体现出主人对儿女的一种精神寄托,希望子女将来都有好前程。

司马第

将军第

将军第

近百年间,中国历史从清朝的封建制度过渡到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资本主义制度,又快速翻页到社会主义制度。在百年内完成了两次巨大的社会制度变革,而这些变革都被团山古村——这个古老的村落记录了下来。将军地在世纪的水汽氤氲中显得更加神秘,让我们一起听听将军地的故事,感受历史变迁带来的变化。

将军地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占地880平方米,里面有大小天井七个,房屋38间。房屋主人张和很小,就跟随堂兄张凯来到个旧谋生,在矿山上成长起来的张合性格豪爽,胆量过人,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凡是矿山发生争吵和械斗,都由他一言定夺。在1911年爆发的辛亥临时起义中,张合因平匪有功,得到了云南都督蔡锷的赞赏,于是委任张合为个旧国民军第四营营长兼稽查员,并授予了“将军第”的匾额,挂在家乡。因此,团山人把他所住的宅院称为将军第。

您看,这将军地的大门装饰别有风韵,上面一层门楣雕刻着兵器戟,两边有旗帜,代表这是武将之家。前厅也称为花厅,里面有六堂平门,分别雕有“封侯挂印”、“鹿鹤同春”、“领土运输”、“犀牛望月”、“项城升平”、“狮子滚绣球”等鎏金透雕或浮雕图文。平门上方有张和母亲胡氏70大寿时,临安知府贺宗章题写的寿匾“永享遐龄”。后院还保存着三块金宣永印、松星鹤算、西耳唇鼓的匾额。这些匾额都是张氏族人祝贺张合母亲胡氏70大寿的贺礼。后院正房的两扇花窗,非常精美,屋檐下的木雕,全部采用贴金或鎏金做装饰,有五只贴金的蝙蝠保存完好,寓意“五福临门”。

张氏宗祠

建水团山古村,一个充满历史痕迹的移民村落。张氏家族凭借锡矿生意积累的财富,建造了许多豪宅,使得团山村在当时远近闻名。团山村的魅力在于它的生动与真实。古民居虽陈旧,但张家后人依旧居住其中;青石板路虽破旧,但仍有小脚女人在其上行走;斗拱和木雕虽褪色,但它们确实是百年前的作品。与那些仅供参观的古建筑相比,团山村更具真实与灵动。在这个承包了一年中大部分降水的村落,雨水的浸润为其增添了一丝朦胧美,让人忍不住去探寻它的真实与生动。

团山村的发展与张氏家族的兴盛密切相关。张氏宗祠,建造于清代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占地面积为573平方米,是探索张氏家族发展史的一个窗口。宗祠正前方的石碑上刻着张家的祖训:“莫言人短,莫道己长,施恩勿讲,受恩勿忘。”这些祖训体现了张氏家族对待他人和自我的态度,至今仍影响着张家后人。

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张家都会在宗祠举行祭祖活动,包括舞龙、耍狮子、跳烟盒舞等,并唱祭祖歌,庆祝祖先的智慧和成就。从宗祠大门进入,可以看到左右两侧的楹联上刻着张家的治家格言:“欲擒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太和。”这些格言不仅装饰了宗祠,也代表了张氏家族的处世哲学。

张氏家族的长寿始祖张福的故事,更是体现了家族忍让和坚持的传统。宗祠正堂内的石碑上记载着张家的家谱,记录着始祖张符及各支系的名字,现已记录到第二十二代。正堂上悬挂的“神奇足骨”匾额,出自诗经,意在鼓励张氏后人继续发扬祖先的光荣传统,继承祖宗的美德。

留苑

在连日阳光的照耀下,踏过深深的古巷,绕过乡间的小路,我们去探寻那些被时间掩埋的故事。穿过百年的时空,仿佛我们都成为了历史的旅人。欢迎来到留苑——一个记录了团山古村变迁的地方。

留苑原本是团山办事处的办公用房,建造于民国初期,占地面积为487平方米,建筑面积567平方米,内有两个天井和17间房屋。虽然内院的建筑布局采用了跑马转角楼的制式,但由于地基的限制,在结构上做了些许调整,房屋布局上窄下宽,并按照传统风格进行了装饰。由于长期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团山景区开发之后,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在这里,最值得细细欣赏的是那几扇屏门上的雕刻。古代的门扇,无论雕刻的花纹如何变化,其规律是不变的。门扇分为断天头、上腹、御腰、下裙和地脚五部分。下裙上的雕刻都是一些吉祥语,比如喜上眉梢、欢天喜地、鹿望金钟、麒麟吐玉、书凤系牡丹、松鹤延年等。除了门扇之外,留苑还保存着三个宝贝:一是英国的变压器,二是法国的大钟,以及一口用整块石头凿成的古代大石缸,它们都有着超过百年的历史。其中,变压器是修建团山村前那条个碧石铁路时留下的,具有很高的纪念价值。个碧石铁路是中国现存唯一一条民营铁路,由当时在个旧经营锡矿的厂商和各界人士筹资建造。后来因为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于2010年停止了客运。到了2015年5月1日,建水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在个碧石铁路的基础上,开通了建水到团山的旅游观光小火车。如果您有兴趣,也可以去体验一下。

0 阅读:2
天曼玩转文化

天曼玩转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