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耻辱的一战,颠覆认知,大明英宗“出国留学”奇遇记

烟斗来了 2024-09-20 17:33:42

如果问明朝的哪个皇帝最能打,你会怎么选呢?

我相信,除了整活的,大部分人的答案应该是朱元璋或朱棣。朱元璋的事迹就不用多说了,他的四儿子明成祖朱棣,那也是久经沙场的狠人。发动靖难之役,从北京杀到南京,直接把侄子建文帝打得下落不明。这之后,他又五征漠北,打得蒙古兀良哈、瓦剌、鞑靼三个部落丢盔弃甲、狼狈逃窜。不过,朱棣若是得知,三十年后他的曾孙朱祁镇在土木堡的“封神之战”后,估计要气得从棺材里跳出来了。

历史至暗时刻之土木堡

土木堡之战的结果,我想大家也都了解,明英宗朱祁镇被生擒,随行文武百官几乎全灭,成为自靖康耻之后又一次中原王朝的至暗时刻。

然而与靖康耻不同的是,土木堡之变发生在大明相对强盛的时期,朱祁镇老爹在位时还是著名的“仁宣之治”,即便到了朱祁镇时有所衰退,也不至于沦落到徽钦二帝的下场吧。这就不得不提到朱祁镇的神奇作死之旅了。

宦官干政

朱祁镇,1427年出生,出生第二年就被立为太子。而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也是土木堡之变的另一位战神:太监王振,也来到了他的身边。

王振,在皇宫接受了一些基本的教育,算是太监中比较有文化的。他入宫后,一直勤勤恳恳,老实本分,因而很受仁宗的赏识。朱瞻基继位后,就让王振随侍东宫,任局郎,算是朱祁镇的启蒙老师,被其尊称为“先生”。在朱祁镇成长过程中,王振几乎跟他“形影不离”,因而朱祁镇对这位“王先生”很是依赖。他即位成英宗后,就封王振为司礼监监正,与内阁的地位平齐。

平心而论,王振对朱祁镇还是很下心思的。他想把朱祁镇培养成一个千古明君的,只是他教育的理念有所不同。比起朝廷上主流的“治世明君”的路线,王振更希望朱祁镇能在军事上有所作为,而朱祁镇本人也对枯燥的儒家学说没什么兴趣,所以就听王振的,两次将台阅兵,要发展武功。

朱祁镇的“离经叛道”,引起了托孤大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的不满。他们认为英宗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内政上,而不是炫耀武力。自此,关于英宗该走文治还是武功的分歧产生了。

正统三年(1438年),云南麓川宣慰司思任发叛乱。三杨主张安抚,而王振力劝英宗发兵征讨。英宗对王振言听计从,答应出征。这件事让王振与“三杨”的矛盾激化,王振开始找“三杨”的把柄,将他们逐个击破。

稍微读过一点史书的人都该明白,英宗应该制止王振,维持朝堂的稳定。可英宗却不这么想,他觉得王振是为他好,是在给他未来在战场上“一展拳脚”铺路。在英宗的默许下,“三杨”陆续被扳倒,王振得以独揽大权。王振独断专行,排除异己,任何人只要敢跟他作对,就会遭到报复。大理寺少卿薛瑄,仅仅只是没有对王振行跪拜礼,就被王振设计陷害,削为平民。其他官员,只要跟王振明着作对的,基本都遭到了算计。而英宗则是听之任之,使得朝堂成了王振的独角戏。

老实讲,王振走武功路线,也不是不行。问题就在于,王振自幼进宫,没上过战场,英宗就更不用说了,整个一军事小白。这俩人主搞军事,那就相当于文盲研究原子弹了。可偏偏这两位人菜瘾还大,总觉得自己是“天选战神”。这就为他们接下来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御驾亲征

就在大明上演内斗时,漠北的蒙古部落也发生了剧变。蒙古自大明统一后,分裂为兀良哈、鞑靼和瓦剌三部。其中,瓦剌部势力急剧扩张。1439年,也先继任太师,基本统一了蒙古各部。他又西征哈密、东讨女真,成了大明北部边疆最大的威胁。

这时大明和瓦剌关系很微妙,战火随时可能爆发。明朝为了彰显国力,外交时通常回赠比对方进贡价值高得多的礼物。也先就抓住这个bug,每次都派出数量惊人的使臣出访明朝,最狠的一次竟然派了2000人,谎称3000,就是为了骗取更多赏赐。

一开始,王振和英宗还没当回事,给就给吧。但随着瓦剌使臣的数量与日俱增,王振幡然醒悟,这是‘炫富’不成,反被当做人傻钱多,给割了韭菜啊,‘精明’的王振怎能忍受这口气?当即下令拒绝多给赏赐。也先就以此为借口,于1449年分兵三路南侵大明。东路,脱脱不花为统领,进攻辽东。中路由阿剌知院统帅,进攻宣府。也先则亲率主力,主攻大同。几次交锋,明朝都惨遭失利,尤其大同外围阳和之战,明军几乎全军覆没。

消息传回京师,王振不忧反喜。他觉得,一展武功的机会终于来了。于是他怂恿英宗御驾亲征。英宗早就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像他曾祖父朱棣那样叱咤疆场,就同意了,下令亲自出征。这立马引起了朝堂众臣的反对,他们陈说利害,请英宗三思。可英宗才不管这些,他觉得打仗就像做游戏一样,躺着就赢了。他拒绝了所有劝谏,下令即刻征集军队,准备出师。

英宗东拼西凑,集结了大概25万人的军队,声称50万。甚至他根本不等后勤供应到位,仅仅两天后,他就带着朝堂上文武百官,跟随他一同出征了。尽管百官随行,可军队的指挥权却全在王振手中,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明英宗踏上了一条不归之旅。

天降恶象

英宗的设想是,出居庸关,经宣府至大同,整顿军马后挥师塞外,与也先决战。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25万明军的动员工作,只在2天内完成,导致刚出居庸关军队就开始缺粮,士气低落。而行军路上,连日阴雨,天气恶劣,尤其到宣府当天,天降阴霾、狂风骤雨,这是大凶之兆。于是,百官纷纷劝谏皇上,即刻班师回朝。

王振不乐意了,老子是要来建立功勋的,你们说撤军就撤啊。他让英宗不要理睬百官劝谏,继续向西进军。但越往西走,道路越险阻,天象也越凶险。百官又开始劝说英宗班师了,王振很生气,就“杀鸡儆猴”,罚前来劝谏的兵部尚书邝埜和户部尚书王佐长跪于草丛之间,让他们在众人前威信扫地。此后,再没有人敢来劝谏退兵了。英宗一行得以在八月初一来到大同。

大同,是战场前沿,与后方的场景截然不同,随处可见之前战事中明军阵亡将士的遗骸,有的被破腹砍头,极其吓人。英宗和王振见到这副景象,也有点害怕了。恰逢此时,王振的党羽郭敬密报,说瓦剌大军突然退出塞外,很可能是有阴谋,如果再出塞决战,就会中了埋伏。王振得知后,心里更加恐惧了,之前所谓“建功立业”的幻想瞬间破灭。他也准备劝英宗回朝。不过,为了给自己找回面子,他把瓦剌的佯装败退说成是也先听说英宗御驾亲征,吓得连夜逃出关外了。英宗听后,非常欣喜,就答应撤军回朝了。25万人折腾了一趟,一仗都没打,就要班师了,众人都觉得是一场闹剧。

不过,闹剧之后,一场真正的悲剧即将到来。

反复作死

明军回师的路线有两条。第一条是原路返回,经宣府入居庸关。第二条则是经蔚州入紫荆关。王振力主走第二条路,因为蔚州是他的老家,如果他能统帅大军经过故乡,那将是光耀门楣、风光无限。可大军刚踏上这条路不久,王振又担心起来,害怕这几十万大军踏过去,会把老家的庄稼给踩坏了,那家乡父老不是得把我祖坟给刨了,还是算了吧。于是他半路改道,又走回了第一条路。这一折腾,就给了也先从后面追上明军的时间。

八月十日,明军抵达了宣府,但瓦剌的追军也随后赶来。八月十二日,瓦剌大军已经追上明军了,恭顺侯吴克忠和他弟弟都督吴克勤率军殿后,拼死阻拦瓦剌大军,最后双双战死沙场,所带军马也尽皆覆灭。瓦剌初战告捷后,没有停顿,继续向东猛追。

英宗听闻二吴战死后,马上又命成国公朱勇和永顺吼薛绶率军四万,迎击瓦剌前锋。结果,这四万人在鹞儿岭中了也先的埋伏,明军立时大溃,死伤无数,朱勇和薛绶也在乱军中被斩杀。一天之内明军连遭两场惨败,折损四员大将,局面已十分不利。

八月十三日,明军行进到了怀来西北20里的土木堡。如果明军能不做停顿,继续撤到怀来,兴许还可逃过厄运。然而王振又出来作妖了,说后续还有辎重车队没有赶上来,我们不能抛弃他们。结果,十几万明军就在原地干等着,而也先大军则是迎头赶上,向东切断了明军的退路,将英宗彻底包围在了土木堡。

不过,明军未能及时撤往怀来,到底是不是因为王振下令等待辎重部队,史学界一直有争议。有人提出,就在英宗御驾亲征的时候,位于怀来北面的独石失守了,瓦剌大军长驱直入,很可能已经攻占了怀来。也就是说,明军不撤到怀来,实属迫不得已。不管是哪种原因,明军被困土木堡是无法挽回了。

这个时候,明军其实还有救。明军在宣府尚有几万军队,如果宣府守将能袭击瓦剌后背,土木堡之围兴许可解。然而,守将杨洪不知为何,不肯率军出击,几万兵马就干看着英宗被围殴。后来有史学家怀疑,宣府与瓦剌平素就有来往,很可能达成了某种默契。当然,这种说法真实性不好考证,但整个土木堡之战期间,宣府守军按兵不动,却是事实。

外无救兵,如果内部能够指挥得当,明军还是有出路的。可英宗这时候又犯浑了,居然让大军驻扎在高地上。也先马上切断了明军的水源,将英宗困死在了原地。夏秋炎热时节,饮水又被切断,明军将士口渴难耐,战力全无。马谡如果泉下有知,一定会点个大大的赞。

八月十五日,明军已经断水三日,濒临绝境。可突然,也先派人前来议和。为了表达诚意,瓦剌撤军了,还故意让出了一条河道。英宗不知是计,还以为也先真打算要放他一马,就命令大军前往喝水。已经渴了三天的明军见到水源,发疯般地扑了上去,甲胄、兵刃丢了一地,乱作一团。

忽然,鼓声大作,早已埋伏好的瓦剌骑兵从四周杀了出来。全然无防备的明军一个个成了待宰的羔羊,被瓦剌军肆意屠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敌复四面攻围,兵士争先奔逸,势不能止。铁骑蹂阵而入,奋长刀以砍大军,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杀。众裸袒相蹈藉死,蔽野塞川,宦侍、虎贲矢被体如猬。”不到一日,十几万明军就全军覆没,一同殉职的还有四朝老臣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曹鼐等几十名高官。大明朝几乎全部高层,都在此一役中被一网打尽。

那个一直作妖的王振,在乱军中被斩杀。至于明英宗自己,则是被瓦剌大军俘虏了。堂堂一国之君,因为花样作死最终沦为阶下囚,可真是成为千古笑柄了。

0 阅读:19

烟斗来了

简介:有趣的灵魂,性感的科普,奇奇怪怪的知识又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