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尘封十三载》的结束,一切都变得清晰起来。平时穿着便装混在群众中的警察们,此时也换上了制服,神色肃穆,与市民对视,互相行礼。横跨十三年,他们兢兢业业,不畏艰难险阻,用自己的行为践行着公正的诺言,岁月的厚重沉淀下了一份属于公安的光荣。
由于其惊险的线索曲折,逻辑回环的严密,人心的莫测,这些年来一直是一种主要的美学题材,是一种经常和观众在审美上较劲的题材。与之对应的,爱优腾芒等网络平台,都相继推出了悬疑题材的电视剧,而爱奇艺、芒果则推出了“迷雾”、“季风”等电视剧,试图在垂直题材上开拓更多的题材。然而,经过这两年的密集题材狂奔,不管是《八角亭迷雾》,还是《回来的女儿》,还是最近一部《他是谁》,都显示出它的“疲劳”与“创造”的高|潮”。在观众都在谨慎观察的情况下,《尘封十三载》能火起来,就更是难能可贵了。这部电视剧是在四月六号上映的,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在播出的那一天,它在网络上的播放量只排名第十五。在四月十六日的最后一天,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了网络排行榜的前三名。一部悬疑片,越到后面越火,越火越好,这其中固然有导演的镜头语言,也有主角们的演技,还有他们独特的背景,以及他们的画风,但最重要的还是剧本本身。
悬疑题材的电影,往往有三大评分标准:悬念,逻辑,人性,而《尘封十三载》,这三个标准,都是满分。在最后一集的前一天晚上,这个戏剧性的诱饵还在发挥作用;严谨的逻辑思维让人与物之间跨越了十余年,充实而自洽;人类的真诚表现一步一步揭露了罪恶是怎样滋生的。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该剧展现了一种惊悚题材在正义中的多元表现,自始至终,编剧们对人物的塑造远胜于对犯罪场面的描述。在这部电影里,人们可以看到一种众志成城,不管过了多长时间都不会动摇的对凶杀者的追击,就像电影里的那句话一样,“我是输在了技术上,而不是犯罪上。”当时的悬杀者们被限制在了技术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案件被重新揭开,他们的真相被揭开,是在技术壁垒被突破之后,追凶的正义团队长驱直入,最终成功。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但在他们的背后,却是永远不会倒下的队伍。
《尘封十三载》是根据娄宵鹏的《黯夜之光》所拍,导演刘海波,陈建斌和陈晓共同出演的一部电影。这一切,都要从陆行知开始,他是江北区刑警队的大队长,37岁的年纪,却已经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刑事侦查高手。命运的车轮在转动,一场又一场的血腥屠杀,让警方回到了1997年,那一年,连环杀人案一直没有侦破。已经隐退的魏峥嵘再次现身,和陆行知一起,发誓要破案,捉拿归案。这出戏的名字已经被安排好了,在这个剧情中,时光扮演着一个看不见的主角。陈建斌也表示,从一九九七年到二零一零年,是分阶段拍的,让男主角感受到十三年时光的厚重。可以说,在给作品带来强烈的戏剧性的时候,它又是一位严谨的逻辑向度的“考官”。
从1997到2010,十三年的时间,让这起连环命案的真相变得模糊不清,那些原本很难查到的线索,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竟然被一一揭开,这对讲述这个案件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该剧采用了正叙,插叙,倒叙的手法,使得1997与2010两条平行的主线得以平行发展。他的动作千变万化,却并不引人注意,因为他的动作很细致。在这条1997的历史线上,从警察手里的呼叫机,到嫌犯家里的电影海报,再到山城古色古香的生活方式,甚至是香港的商业风格,栩栩如生的时代气息,将两条不同的路线,分成了不同的阵营。故事虽然复杂,但并不混乱,而且故事的真实性也很强,每一把“切克夫的长矛”都是恰到好处地响起来的。现场勘查,走访群众,调查取证,技术检验,讯问犯罪嫌疑人,每一天都是那么的细致和现实;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的脚印,笔记本上的时间,躲避摄像头的路线等等,都被记录了下来,让人站在主角的角度,身临其境地寻找凶手。
从1997到2010,十三年的时间,足够他完成他的梦想,足够他改变他的生活。在岁月的尘埃中,人们的一天又一天的生活中,如何去揭示他们的生长与改变,更加检验着戏剧对社会发展的细微把握,人性的真实。十三年来,随着案情的发展,随着嫌疑人的调查,这个世界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少年们逐渐长大,经济与技术都在飞速发展,但同时,一些涉及到女性生存的问题,比如旧改,甚至是黑帮,都在暗中酝酿,这些都是犯罪的温床。故事以案件为主线,展开了一个或执着,或堕落,或被拯救,或被扭曲的历史,武小文,郭胜利,“细虫”,这些在历史中塑造出来的形象,折射出了作家对历史洪流中个人命运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从《隐秘的角落》开始,悬疑题材的电视剧,都要面临两个问题:如何在描述案件的过程中,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如何在叙述案件的过程中,捕捉到正义的光芒,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尘封十三载》这部电影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大概就在于解决了这两个问题:第一,以“平视”的视角,打造了一支可靠的警察团队,第二,讲述了两个普通人如何在13年的时间内,如何与罪犯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如何将罪犯捉拿归案。同时也弥补了刑侦团队在钢铁城墙下的爱情和悲伤,在人性的共振中开启了一片思索的空间。这部电视剧,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普通的刑警队伍。卫峥嵘,陆行知,老吕,老杜,霍局,没有一个人是“开挂”的。他们性格迥异,都充满了热情,但也都有各自的弱点,也都有各自的破绽。十三年的追捕,让我们见识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刑警,有脾气暴躁的,有温文尔雅的,有思想传统的,有开明的。
尤其是魏峥嵘与陆行知,更是在十三年后,两个人的角色转换中,得到了更多的信息。13年前,这位年轻的刑侦队队长生龙活虎,做事风格就像他的重庆面条一样,有干脆利落的味道,而且,他的侦破方式,从来都不是按照剧本来的。那时候,陆行知是个菜鸟,还不懂怎么审问,怎么“斗”不过一个无关紧要的小混混,但他懂理论,懂眼界,经常能想到一些稀奇古怪的法子。13年过去了,师父和徒弟的角色发生了逆转,手捧卡通水壶,慈眉善目的魏老摇身一变,成为了沉着冷静的“扫地僧”;陆行知在巨大的压力下,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果断的警察。22集,讲述了1997的故事,并在2010年汇集到了一起。在江面上,他用了十几秒钟的时间,将两个画面连在了一起,时间在他的脑海中一闪而过,屏幕上全是“泪目”两个字。十三年来,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风风雨雨,可总有那么一个人,他不会改变自己。
情绪是这个剧里的另外一个杠杆,可以让正常人产生共鸣。老卫有自己的一份爱情和一份职责;陆行知在生命的平衡中,为了守护安宁,为了对杨漫的感情,这是一种巨大的爱情与私人感情之间的矛盾。所有的民警都是平凡的,他们的恋爱和结婚的方向反映出了他们和我们一样简单的感情。吴嘉虽然走上了这条路,但他原本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但因为父母的关系,再加上曾经的生活,让他失去了人性,变成了一个畸形的父亲,将他推上了悬崖。通过对角色最后的自言自语,从犯罪的发生角度来演绎罪恶的根源,警示世人。
世事无常,然而,正如失去了颜色和雾气的湖泊,当一切归于原点时,却又变得生机勃勃,百花齐放。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真诚的爱情,一种对善良的信仰,可以让人在最黑暗的时候,看到一丝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