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小事》:鲁迅先生剖析内心、荡涤心灵的佳作

听雨品读 2023-02-21 10:29:21

事情的经过

民国六年的一个冬天,鲁迅先生一大早就出门办事,因为路远,所以雇了一辆人力车。

那天刮着很大的北风,快到S门时,车夫正在路上跑着,突然路边一个上了年纪的妇女偏离轨道,走向中间车道,原文为“伊从马路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提前减了速,但妇女的破旧棉背心没有上扣,被北风吹得向外展开,被车把刮住,老妇人因此被带倒。

鲁迅因为看到老妇人慢慢地倒下,料定她没受伤,就催车夫快些赶路,不要理她,但车夫没听鲁迅的,立即放下车子,扶起老妇人,询问伤势,然后扶着她去前面的巡警分驻所处理。

鲁迅被车夫感动,觉得车夫有担当,很伟大,自己只想着逃避,没有担当,很渺小。

对这件事情的分析

这是鲁迅的小说《一件小事》,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在先生的小说中,这是少有的通俗易懂的一篇,现在看来内涵却很丰富。

民国六年是1917年,当时军阀割据,连年混战,政府很难维护好治安秩序,车夫若置之不理,一跑了之,老妇人很难找到肇事者,即使当时的巡警怕是也找不到。

但是车夫毫不犹豫扶起老妇人,该看伤看伤,该送家就送回家,即使妇人没受伤,心里也会很舒服,毕竟被人善待,应该说这个车夫很难能可贵。

今昔对比,领会到文章内涵

不要说1917年,即使八十年后的1997年,那时我上高二,一个同学的父亲晚上在外面喝了酒,骑摩托车回家途中被车撞倒,肇事者逃之夭夭,最后他无人施救,失血过多而死。时光流逝近百年,仍然还有很多逃脱罪责的人。当然,今天这种事很少了,科技力量大大进步,天网无处不在,肇事者无所遁形,想逃也不容易。

存有侥幸心理、逃避责任是人的本能,但能否抑制本能承担责任却是文明或野蛮的重要标志,通过《一件小事》,真性情的鲁迅先生剖析了内心,也带着我们净化了思想、荡涤了灵魂。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