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联4》在内地院线势不可挡时,华语影坛还不知道,寒冬在不远的未来。
当时,部分眼红的业内人士,与少数有识之士,罕见地达成一致:华语电影药丸。
寒冬来临后,情人节、圣诞节电影都卖不动。
普通网友觉得,真药丸了。
没想到,《哪吒2》憋了个大招。
五年磨一剑,一剑光寒十九洲。
首周30亿票房,上映19天豪取119亿票房。
明天轻松冲到120亿票房,把《狮子王》挑翻,跻身全球影史票房前十。
一部影片的票房收入,扣除必缴的税费,院线的分成,制作成本,宣发费用,归属于片方的利润,大约30%。
按120亿计算,《哪吒2》片方收账约36亿。
这是什么概念呢?
主打娱乐牌,连出曝款的芒果超娱,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10亿。
全年翻一倍,才20亿。
《哪吒2》的意义,不止于票房的成功。
有网友借523之口调侃:你们怎么不用好莱坞特效。
懂得都懂。
《哪吒2》的特效大获成功,不是一朝之功,背后有138支团队参与制作。
划重点,全华班,没有一个好莱坞特效团队。
像《封神2》殷郊那种蓝精灵式的外国公司特效,谁爱用谁用。
有过一次成功的经验后,国内这138支特效团队,可以孵化出多少新生力量呢。
不可估量。
票房上成功,制作上精良,观众对国产影片的信心大增。
对好莱坞大片的滤镜,也在消退。
这样一个祛魅过程,迟早会来,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哪吒2》越成功,导演饺子口碑越好。
一打听,他居然是学医的!
网上冒出各种声音。
华语电影要靠跨界精英来拯救。
科班都在捧好莱坞臭脚,脑子进水屁股坐歪。
高考分数低的人不配拍电影。
尤其是第三条,直接将矛头对准各大艺术院校。
其实,中间是有误会的。
众所周知,无论是中戏、北影、上影,表演专业的文化成绩,只要二三百分。
这个要求,低到学渣都能过。
但导演系、编剧系,文化成绩要求都不低。
只能说,有些导演不思进取,让网友大失所望,趁机宣泄情绪。
刚刚过去的春节档,再结合往年的表现来看,谁是称职的,谁在侮辱观众?
饺子两部《哪吒》,几近封神,远不是“称职”二字可以形容。
春节档其他导演,不可撄其锋。
但发生直接联系的,居然是春节档没动静的冯小刚。
今天有媒体曝出,早在2010年,他和饺子就有交集。
当时,饺子的动画片处女作《打,打个大西瓜》,在首届国际“金鹏奖”短片大赛中,连获两个奖项,网络人气奖、评委会褒奖。
获得最佳短片奖的,后来执导《受益人》《孤注一掷》的申奥。
南方城市深圳的夜晚,5月的海风充满热情。
冯小刚向饺子抛出橄榄枝:有机会一起合作。
当时还叫“饺克力”或“杨宇”的饺子,把持住了。
如今饺子名声大噪,这段往事被人扒出,让人怀疑是不是老前辈在硬蹭。
既然要来蹭,那就顺便接受检验吧。
冯小刚最近执导的一部作品,是去年的《向阳花》。
主演赵丽颖,还未上映。
再往前,就是骂声载道的《非诚勿扰3》。
如果说523的殷郊是蓝得发绿,冯小刚的非诚3就是粉到不适。
要找一部不损口碑的电影,还要追溯到2017年的《芳华》。
冯小刚在与大小王签对赌协议之前,是个导演。
签了之后,是个商人。
商人可不是称职的导演。
《唐探1900》是个意外。
它的票房与口碑,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陈思诚又支棱起来了。
前面唐探三部,一部比一部评分低,一部比一部票房高。
差一点就印证了冯小刚的怨言,有X样的观众,就有X样的电影。
陈思诚这哥们,真有意思。
眼看唐探系列口碑不行,跑去搞太空系列。
谁知第一部《外太空的莫扎特》,就惨遭滑铁卢。
要不说人家机灵,跑去当监制,《三大队》《误杀》《消失的他》连连得手。
转身一部《解密》,反响不及预期。
重回唐探系列,在《哪吒2》神挡杀神的春节档,坐稳第二把交椅。
这样来看,陈思诚是称职的。
《封神2》19天票房12亿,这个成绩至少说不上差。
假如春节档没有《哪吒2》,它是第二名。
假如放在2024全年,多少影片求都求不来的票房。
但是,谁让它制作成本高呢,谁让它自寻短见呢。
《封神1》的票房,怎么来的,大家心里有数。
铺天盖地的宣传,制作如何用心,要打造属于中国人的神话宇宙。
各种内涵同行,如何遭受打压。
观众心一软,勉强交出26亿票房。
《封神2》出映时,观众在《哪吒2》那儿,看到了属于中国人的神话宇宙。
在《封神2》那儿,看见倒胃口的小蓝人殷郊。
523说,希望观众像喜欢第一部那样,喜欢第二部,支持第三部。
有观众表示,第三部别来沾边,《异人之下》影版的歉,什么时候道?
有一说一,523自从吹上30亿制作大片的牛,就已经不称职了。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上映19天6.5亿。
这6.5亿里,有1亿是预售的,典型高开低走。
肖战的粉丝掏出1个小目标,吸引了路人5个小目标。
这投产比,其实不错。
坏就坏在,导演是徐克。
他参与执导、监制的《长津湖》系列,一部57.8亿,一部40.7亿。
《智取威虎山》,8.8亿。
拍惯了主旋律的徐老怪,似乎忘了老本行,不会拍武侠片。
或许这种改变,是正确的。
他的狄仁杰三部曲,票房低到2亿,高不过6亿,哪有拍主旋律来得爽。
只以武侠片而言,徐克已不称职。
他和早年拍出《龙门飞甲》《蜀山传》《黄飞鸿》等佳作的徐克,判若两人。
既然聊到主旋律,聪明人可不止徐克一个。
在《演员请就位3》里当大佬的陈凯歌,也是一位。
左手和人联合执导《长津湖》,右手单干《志愿军》。
虽然单干成绩远不如联手,但进可追票房,退可捧亲儿。
抛开主旋律影片,他甚至不如徐克。
所谓有卧龙必有凤雏。
《长津湖》导演之三林超贤,春节档《蛟龙行动》被打哭了。
卖了半个月,才3.4亿,硬着头皮撤档。
陈凯歌、徐克还好说,连着拍主旋律,突然转身拍老本行,没有调整过来,有点不适应,有情可原。
林超贤这儿不一样。
《长津湖》是主旋律,《红海行动》也是主旋律。
怎么到续集《蛟龙行动》,就翻车了呢,借口都找不到。
好消息是,林超贤前半生佳作不断,这是首次翻车。
称不称职,言之过早。
有一位今年未在春节档亮相的导演,值得关注。
他就是74岁高龄的张艺谋。
人生浮浮沉沉,再正常不过。
但勤勉如张艺谋,不多见。
早年就拿遍柏林金熊、威尼斯金狮,以及戛纳评委会大奖的他,近年又有票房超45亿的《满江红》。
30年前的《活着》,把葛优送上戛纳影帝宝座。
去年的《第二十条》,让雷佳音手握金鸡影帝。
让前一年还被金扫帚贴脸开大的马丽,转身华丽捧起百花奖影后桂冠。
以前,他是国师,是神。
现在,他依然精力充沛,很称职。
不是所谓跨界才能救电影。
英雄不问出处,关键是要用心拍电影。
不用心,国师也能花大钱拍烂片,《长城》了解一下。
点击订阅关注,听小八和你说一说演艺圈的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