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做完肠镜切除了息肉,本以为万事大吉,没想到复查时却被告知癌变了!这到底是为什么?明明息肉已经切掉了,癌症为什么还会找上门?难道手术白做了吗?这个令人不安的结果,让许多患者陷入困惑和恐慌。

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很多人以为切除息肉就能彻底杜绝肠癌风险,可事实并非如此。医生们常说:“息肉不是癌,但癌往往来源于息肉。”
也就是说,虽然息肉被切除了,但如果忽略了后续的管理和生活习惯的调整,癌变的风险依然存在。
息肉切除后,为什么还是会癌变?这其中的原因,远比想象中复杂。
并非所有息肉都能一刀切干净。
肠道息肉的种类繁多,其中最容易癌变的是腺瘤性息肉。虽然医生在手术时会尽量切除息肉,但如果息肉数量多、体积大,或者位置特殊,可能会有残留组织未被完全清除。
即便手术看似“干净”,但如果有微小的癌细胞潜伏在肠壁深处,仍然可能在短时间内继续发展。

癌变的过程并不会因为手术而停止。
一般来说,息肉癌变需要5-10年,但这只是一个平均数据。部分高风险息肉,比如绒毛状腺瘤,癌变速度可能远超这个时间。
有些人在发现息肉时,它其实已经处于“临界点”,即便及时切除,也可能因为周围组织已发生病变,最终演变成癌症。
除此之外,生活方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切除息肉只是第一步,如果术后仍旧保持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比如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饮食结构,或者长期抽烟喝酒,癌变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研究表明,长期摄入红肉、加工肉类的人群,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18%-20%。
而缺乏运动、肥胖、长期熬夜等不良习惯,也会促使肠道环境恶化,为癌症的发生提供“温床”。

基因因素同样不可忽略。
如果家族中有结直肠癌病史,个人的患病风险也会相应增加。遗传性结直肠癌,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或林奇综合征,患者往往在年轻时就可能发展为癌症。
这类人群即便定期筛查,仍需格外警惕,稍有异常就应尽早干预。
切除息肉后,应该如何预防癌变?
定期复查是关键。
很多人切完息肉后,就以为自己“安全了”,几年都不再做肠镜检查,结果等到症状明显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根据息肉的类型和数量,复查时间也有所不同:
· 低风险息肉(体积<1cm,管状腺瘤,无高级别瘤变),一般建议3-5年后复查;

· 高风险息肉(体积≥1cm,多发息肉,绒毛状结构,或高级别瘤变),通常1-3年复查一次;
· 如果息肉数量多,或曾有结直肠癌病史,可能需要6个月到1年复查一次。
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以降低息肉复发的风险。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有害物质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
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如香肠、培根、腌肉等,这些食物含有致癌物亚硝胺,长期大量食用会增加癌症风险。
适量运动也很重要。久坐是现代人最大的健康隐患之一,研究发现,每天久坐超过8小时的人,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24%。

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如快走、游泳、瑜伽等,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以有效降低癌症风险。
戒烟限酒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长期吸烟会增加肺癌风险,也与结直肠癌密切相关。
酒精同样是致癌物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已明确指出,酒精与多种癌症的发生直接相关,包括结直肠癌。
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熬夜,调节情绪,减少长期压力,也能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率。
肠道健康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减少癌变的可能。

总结来看,息肉切除后仍然癌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息肉未完全切除或切除时已处于癌前状态;
2. 术后忽视定期复查,导致遗漏新生病变;
3. 生活方式不健康,促使癌细胞继续发展;
4. 遗传因素影响,使得癌变风险增加。
切除息肉只是预防肠癌的第一步,真正决定健康的,是术后的管理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如果你或家人曾经切除过息肉,一定不要掉以轻心,定期肠镜检查、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才是预防癌症的关键。

肠癌并非不可预防,但前提是,我们愿意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参考资料:
1. 中国抗癌协会《结直肠癌防治指南(2023版)》
2.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结直肠癌的研究报告
3. 《Gut》期刊:饮食与结直肠癌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4.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结直肠癌筛查与预防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