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骂,有人夸,《迷雾》为何会成神作?

闲人电影说 2024-08-14 02:31:48

这几年,随着对《迷雾》的各种解读,评分不降反升,从七点几涨到了如今的8.1。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改了原著的结局,二是引发思考的内容,三是克苏鲁神话,片尾在迷雾中若隐若现的巨大触手怪,不可名状,令人神往。

影片的氛围感烘托的很好,节奏循序渐进,不紧不慢,迷雾来、怪物来交代的特别清楚。

尤其是迷雾中的未知恐惧,克苏鲁的巨物感,不知死亡何时逼近的危机叫人神经紧绷,就像“欲抱琵琶半遮面”一样。

但《迷雾》更胜一筹的是对人性的恶与盲,以及政治形成的细致入微的描述。

面对生的渴望,每个人都会在困境之中做出违背道德与规则的事,这时的大部分行为都是感性大于理性,所做之事失去了判断全都跟着下意识走。

片中蛊惑人心的宗教就是在此条件下人心所向,因为死亡让人迷住了眼,看不清前方,只能盲目跟从,寻求一线生机。

当星火希望开始燎原,分裂蔓延,团体产生,政治不请自来,内斗后来居上,战争愈演愈烈,而战争则是政治的延续。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伏尸两人,天子一怒,血流成河,伏尸百万,领头人一呼,底下人群起,无辜的杀戮遍地开花,像ETO一样,拯救派、降临派、幸存派水火不容,势置对方于死地,超市中的献祭与愤怒验证了这一点。

若不是那一枪,恐怕不等怪物动手,互相残杀就已伤亡过半,这种恐惧远大于怪物的威慑。

怪物是共同矛盾,可以一致对外,政治和人性是内部矛盾,不见血难以调和,迷雾笼罩的不仅仅是小镇,更是人心。

平日里的表面和谐在危机四伏期间都会集中爆发出来,道德绑架、借机泄愤、享受权利、人性异变、本性暴露、人性本恶与本善,生物多样性一两天便可得见,一场失败的军事试验揭露了世间的运行法则。

不过更令人绝望的是致郁的结尾,深知已无生还机会选择杀掉儿子与朋友,最后男主自己迎向迷雾,毅然赴死。

怎料危机已经解除,只要他们再多等几分钟就能获救,无力感顷刻袭来,政治可能无感,可自己的家破人亡切切实实,男主悲痛欲绝,故事戛然而止。

这种不交代的留白的处理方法较为高明,自然而然的黑残深,情不自禁的想象才会记住,《迷雾》给了一个答案,然观众心中尽是疑惑。

电影的结局是惹怒观众,小说的结局是留存希望。

一开始跟电影一样,男主带着大家驶向迷雾,一路上遇到了更怪异的怪物和永不消散的迷雾,他们对途中的危险束手无策。

在旅馆休息时,男主找到了一台收音机,在广播里听到了一个词,这个词具体是什么,斯蒂芬·金没有明确说明,但描述了男主的样子。

他转头在沉睡的儿子的耳边低语,说出哈特福德(旅程前方的康涅狄格州首府)与希望,小说戛然而止,一个开放式的结局,虽比较正向,但也很平庸,远不如电影结尾震撼人心。

而且斯蒂芬·金也倾向于电影的改编,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说斯蒂芬·金读完剧本的结局时对他说:“我真喜欢这个结局,我希望当时我早点想到这个结局就好了。”

为什么斯蒂芬·金更喜欢电影的结尾?因为打破了人们的认知,命运的无常是不可预料且无从对抗的。

小说结尾的稀松平常是因为还是用惯性思维思考问题,作者以主观代入的视角给主角团设计了一个美好的结局,掺杂了太多的个人感情。

这也是好莱坞式的习以为常,从20年代末到现在,大多数好莱坞电影都是这样的结局,最后让英雄主义取胜,新好莱坞电影时期出现过一批反常规、反传统的影片,但并未延续至今,当下的好莱坞依旧沿用的是大团圆或有希望结局。

但《迷雾》打破了这一设定,将无常、不可控真实的展现在世人面前,信仰、盲从、偏执、个人英雄主义都被击个粉碎,看似能取胜,怎料却反转。

导演始终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来叙事,不做过多的人为干预,这种方式往往最使人绝望,因为面对未知,谁也不可能准备万全,也没有标准答案,只能尽力求生存,在必死困局下得一个体面,不像其他电影,导演带着方法给观众看。

如片中的搬运工,起先跟随男主,后盲从神婆,他没有什么坚定的信念,就是想活下去,谁强他就跟谁。

还有神婆,她神神叨叨让所有人别出超市忏悔自己的罪行,还要血祭他人,但被矮胖店员一枪击毙,她倒是有信仰,最终还是一死。

偏执的黑人律师,执意要出门,谁知成了蜘蛛怪的口中餐,而第一个出门找孩子的母亲末了却得救了,勇敢且有个人英雄主义气质的男主,本该是英雄,无奈枪杀了同伴与儿子,自己跟怪兽拼死一搏,临了却发现原来危机已经解除了,他将悔恨一生。

这些人的选择都是真实情况下不同人的真实样子,有的选择可能获救,有的选择也许丧命,谁也不清楚结果如何,人生不是电影可以随时重来,没有那么多万无一失。

正是这种真实与无常让结局变得可怖,因为你发现即使你身处当时的环境也只有死或等死两个选项,没有第三个必生的选项,所以影片的结局是无解的,人力不可改变,美好只是一厢情愿,这样的真实何其残酷。

0 阅读:68
评论列表

闲人电影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