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育儿矛盾多?这四点做好,两代人成为高效智能团,家庭更幸福

隔代育儿问题很多,老人觉得自己累,自己难,孩子不理解不尊重自己,很委屈。

孩子觉得父母帮忙是本分,但观念陈旧,有些又不合心意,考虑到又不是外人,说话,做事很直接,容易让老人伤心,感到憋屈,身体很容易生病,两代人总闹不愉快。

01

朋友的母亲在朋友月子里帮助她带娃,一是看女儿没人照顾心疼,想帮帮忙。二是喜欢小宝宝,也想培养一下和隔辈的感情。在宝宝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从农村去了女儿家。

刚开始几天还算融洽。

过了些日子,矛盾就出来了。

老人睡不惯床,没有像农村老家大炕一样,热乎舒服,又是硬板,所以睡床很快腰就疼的不行。除了做饭,照顾宝宝,还要洗宝宝和女儿的衣服,身体实在吃不消。

有一天没有洗衣服就累的睡着了,女儿第二天一看,非常生气“妈你怎么不把衣服洗出来,宝宝换的都不够了。”,老人说腰疼,洗不动了,等等再洗。

当天做饭,女儿问老人“妈怎么顿顿小米粥,还吃剩菜,你不知道剩菜不能吃吗?就不能给我做点别的吗?”

老人就这样一点点小事积压,终于有一天爆发了,和女儿大吵了一架,哭着订票回家去了。

像这种情况有很多,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就是这种一点一滴小矛盾积累,导致本来和谐有爱的两代人心生矛盾和隔阂。

有了娃,大部分都会让老人帮忙带,老人很难,孩子妈妈会在半岁或者一岁后上班,甚至有的会把孩子送回农村老家寄养。

这中间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但只要心怀感恩,一切矛盾都会化解,但前提是不能计较。

如果可以,最好在宝宝小的时候自己带,但不能总算账,总算计自己不上班带娃值不值,否则带娃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02

育儿是终身事业 ,他的价值无法衡量。

从经济学角度来理性说,自己带娃首先要考虑机会成本,人们就要算计一下,就是同样的时间我用来干别的事,能产生什么样的价值,价值越大,或者说认为更重要的一面会首先顾及,因为在潜意识里,人们会认为这样更值得。

这一点在事业、赚钱等方面适用,但在育儿这件事上就无法衡量了,因为主要看个人价值观,如果你认为孩子的成长更重要,那育儿,陪伴孩子就是无价的。

如果你认为金钱或者事业更重要,那么育儿这件事就是要投入的成本越少越好,这个成本包括抚养的时间和物质。

为什么大部分都让老一辈带孩子呢?一是可以降低成本,自己出去上班,增加收益。二是老人也可以通过帮助带孩子体现自我价值,有个带孩子的姥姥说“觉得有个小孩子带,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日子过得更快,一晃一天就过了,不然也不知道要干啥”

但事实上这两点都不是最合理的方式,为什么这样说?

首先育儿这件事,价值是不可限量的。关乎的是一个人甚至一个家族一生的幸福,延伸一下,这个人会找对象,会结婚,会有孩子,他的行为、语言、心理、价值观又会对他的下一代产生影响,一个人教育抚养好了,对社会的价值,不是用多少钱能衡量出来的。

再有,老年人带孩子也不是让生活更有价值,更有趣的最佳方式。如果最后发现只有这一个想头,一种度过余生的方法了,那是很无奈的一件事。

一是孩子实在没人带,老人不得不帮忙,二是老人没有自己的业余爱好,三是,老人没有想明白老了实现自我价值,发光发热的方式有很多。

在很多国家,特别是人口密度比较低的国家,人到了六七十岁本职工作退休,又重新学习,做自己一直想做的工作的老年人不是稀奇的事,大家都认为这很正常,不会觉得这很难或者很励志,其实这也是一种活法,谁说老了就不能继续工作?

记得一位退休又重新返岗的老人就说过“干了大半辈子,终于可以自由做点自己想做的事,就又重新学习会计”。

而且很多职业越老越有经验,是年轻一辈无法短时间复制的,创造的价值也不可估量。在新冠中,很多都是老医生返岗,甚至还有九十多岁的和年轻的医护在一线奋战,钟南山不也是我们很好的榜样吗?

我见过很多老人,年轻的时候喜欢乐器,退休后,几个人一起,学学吹葫芦丝、笛子、打太极,不亦乐乎。

总之,内心要想明白,对于子女的义务已经完成,可以放下这种模式,养孩子——准备给孩子结婚——养孙子,自己又气又累,一身病,到老了,什么也不能干了,这一生也就结束了。

所以老人更要活的更有价值,实现自我。

当然也不一定非要工作,主要是让自己放松,身心清养,不再牵肠挂肚,看啥都不随心,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少生病,快乐地过晚年。

03

如果实在必须要老人帮忙带,孩子父母至少有四点要考虑清楚

和老人教养理念要尽量沟通一致

当然,自己经济实在不允许,再不工作就没有饭吃了,仍然坚持自己带,这也不现实。

如果老人愿意帮忙,就暂时让老人家接管宝宝,但是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教育理念要协调好,因为老人带孩子,隔辈会更亲,难免会宠惯宝宝,而且以前物资缺乏,老人的方式更节俭,育儿方式和现在年轻人也不太一样,如果因为这些和老人闹矛盾,是非常不理性的。

还要了解一点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学知识,人年龄大了心理也会有所不同,有的会有猜疑,性情不稳,想证明自己可以主事,有价值,而且有的性格是一辈子都反复练习,表现出来就比较固执,而且越来越强化,就是我们说的习性,这不是你想说两句,沟通两句就能改的。但还有个好处是顺从性,如果有人带着给出合理的方向,老人就会很认真地学习过来,所以要心平气和地多沟通,多付出行动,慢慢才能达成一致。

带孩子是父母自己应尽的责任

不论谁帮我们带宝宝,不要总是嫌弃这不好,那不对。

如果觉得不够好,自己要多参与带娃,少动嘴,多行动。这样就会让帮忙带的人少受累,自己想要的结果也能实现。

无论如何,内心对帮忙带娃的人要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真的太辛苦,太不容易了。

特别是很多老人为了帮忙带孙子、带孙女,其中一个不得不去城里,另外一个在家种地,或者出去赚钱。

在家里的那个,每天只能自己做饭,回来也是冷冷清清,在儿女家的老人,因为习惯问题,内心不自在,照顾孩子又费心,有时候和儿女意见不和,为了孩子,还要忍气吞声,结果呢,最后招致一身病。

所以,无论谁帮我们带都要心存感激。

多互助,多沟通,多合作,少带情绪评价

爸爸妈妈要参与孩子成长,及时陪伴,不是光赚钱,给钱就可以的,

如果不能一直陪在宝宝身边,也要多告诉宝宝,爸爸妈妈很爱你。

只要有时间,就要多陪伴宝宝,多陪他玩游戏,多聊天,互动,关注他做的一切,充分了解宝宝,让宝宝感受到你确实是很在意他,很爱他的,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及时引导帮助他成长。

多看优点,少看缺点

老人帮忙带孩子,好处非常多,有时候我们只是被自己情绪给挡住了,看不到优点。

老人已经把自己的儿女养大成人,该尽的责任已经尽完,做儿女的如果想要自己父母帮着带娃,一定要提前和爱人达成共识,无论老人脾气秉性,孩子带的怎么样,都要看老人的不易和好处,不要光看缺点。

老人帮助带孩子,你才可能上班,有所谓的自己的时间。

老人帮着带孩子,大多数都有早睡早起的好,相比年轻人晚睡熬夜玩手机,更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睡眠习惯。

老人爱节俭,也爱惜物命,不浪费,这些好的传统美德可以潜移默化影响到宝宝,从小就惜衣惜食。

老人家更有带娃的经验,朋友家的娃快两周岁了,晚上还穿纸尿裤睡,白天也不坐马桶。姥姥帮着带了一周左右,孩子晚上戒掉了纸尿裤,也知道喊大小便了。

老人家培养的孩子不如年轻人优秀?

这点也是没有任何依据的,现实很多例子告诉我们不同老人培养的孩子各有所长,很多比年轻父母一代带出来的孩子更优秀,这要取决于老人的素养,不是人年纪大了,素养就低了,年纪轻素养就高,观念就科学。

总之,老人带孩子的好处非常多,只要细心观察,多用心,处处是好处,处处能生感恩,也时时会感觉到真正的幸福。

“看人好处是聚灵,看人不是是收脏,越看心里越难受”,这样的结果不是吵架就是生病,所以为什么不心平气和,充分发挥两代人优势,就是一个高效智能团,生活更幸福。

最后祝福所有的宝宝都能有父母家人陪伴,有个快乐的童年。

0 阅读:15

全职妈妈智慧育儿[已注销]

简介:开心陪伴孩子们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