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人民公社时期粮食不够吃,主要是因为大集体粮食产量太低

特友谈文化 2024-06-08 01:05:16

发文:幾鵋

编辑:望梅止渴

♛——【序言】——♛

人民公社时期粮食为啥不够吃,答案可能比你想的还简单:我认为,就是因为那时候大集体的粮食产量太低了。

那时候,政策是把大家的地合起来种,听着挺不错,可实际上,这一招儿并没能让粮食产量上去。为啥会这样呢?

是因为人手虽多,但没人真正使劲儿干,再加上一塌糊涂的管理,让粮食产量远远达不到预期。

♛——【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得从“大跃进”说起:

那时候,国家急于实现工农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农业,目标是要赶超英美。

于是,就有了人民公社的模式:把原来散落各处的小农户合并成一个大集体,地一块儿种,牲口一起养,收成了大家一起分。

大集体确实挺壮观,而那时候的口号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当时的具体到生产模式就是:农民不再拥有私人土地,所有的土地、工具还有收成都是集体的。

大家按照生产队分组,一起下地干活,从播种到收割,一个不落。然后呢,按照劳动力投入给工分,最后根据工分来分配粮食和收入。

那时候,虽然是集体行动人手不少,但粮食产量嘛,真心不敢恭维。为啥呢?原因多了去了。

第一:效率低下

在大集体模式下,因为所有人都是往一个大锅里干,谁也看不清自己的劳动到底换来了啥。

原先,农户能根据自家的田地、劳动投入看到直接的收益。但人民公社化后,这种直接联系就断了。农民种一季粮食下来,分到手的可能就是几把干粮,这还得看你的工分够不够。

工分这事儿,又是个大头疼的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凭空想象,根本反映不了真实的劳动量。这样一来,农民哪还有啥干劲儿?

第二:资源分配不合理

大集体生产模式试图把资源集中起来,理论上是为了更高效的利用。可实际上,这种集中往往导致资源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

比如,有的地方为了追求产量,把大部分资源都投入到了水稻上,结果呢,其他作物的产量就大大降低了,这就是典型的“一窝蜂”现象。

而且,由于管理层的决策往往脱离实际,导致了很多资源浪费在了无用功上。

第三:种植技术落后

技术和管理上的落后,更是直接影响了粮食产量。讲真,那时候的农业技术还真不咋地,大部分地区还是依赖传统的耕作方法,种地全靠天,少了科学灌溉,农药啥的,虫害一来,收成就少得可怜。

当时也没有先进的种植技术支持,农作物的产量自然上不去。而管理,那就更是一言难尽了。很多生产队的领导,对农业生产一知半解,决策往往靠猜,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怎么可能高效?

这种种原因,直接导致了当时粮食产量低,有很多人“不够吃,吃不饱?的问题出现了,有的地区甚至出现了饥荒。

1958年全国粮食产量宣称达到了惊人的5.75亿吨,但这数字被普遍认为是夸大了的。实际上,接下来几年,因为自然灾害加上人为的误判,粮食产量大幅下降,特别是1960年,全国粮食产量降到了2.74亿吨,比高峰期几乎腰斩。

这么一来,人民公社试图通过集体化改革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初衷,实际上却没能实现。反而因为管理混乱、种植技术落后、加上自然条件不佳,导致粮食产量不升反降。

♛——【包工到户】——♛

七十年代后期,人民公社的风开始悄悄的变了。那时候,人们渐渐觉得,老这么多人围着一块地“大呼隆”地干,既累又效率低。

生产队长头疼得很,农活分不清,谁多干谁少干一眼难辨,干的人心里没底,不干的也照样分到粮。这样的局面怎么能提得起人的干劲儿?

就在此时

一股新风吹进了农村,那就是“包工到户”。

这不,就像我邻居小王家的地,以前得好几家人轮着来,忙乱得很,现在好了,直接一说,这块地谁家包了,中耕除草全包,干完了按工分算,一亩地给100工分。

这下好了,干活儿的人出工早,收工晚,比以前那种没头没脑的“大呼隆”强多了。

我举个例子:

例如、小李家和小王家共同承包了一块一亩玉米地,两户人家干完,工分平分,一人50分。这可比以前那五六个人围着干,每人才分个十几工分强多了。

这下,谁还不乐意多干点活儿?

能者多劳,多劳多得,这原则一出,大家的积极性高了不少。结果,那块地的玉米,收成比前几年好多了,大家的口袋也鼓了起来。

据说,生产队,以前一年下来,平均每亩地的产量只有500公斤,实行包工到户后,产量一下子提高到了800公斤。这差别,不是一星半点儿。

再说了,这种包工到户的做法,还省下了不少冤枉力。以前大家一块儿干,早上磨磨蹭蹭的,晚上天一黑就收工,现在好了,谁包的地谁负责,想早起晚归都行,这活儿干得又快又好。

有的生产队甚至还搞起了竞赛,看谁干得好,谁干得快,激发了大家的干劲儿。

这种变革,实际上是对大集体生产模式的一种修正,解决了很多效率低下和激励机制缺失的问题。当然,这只是个开始,但它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尤其是农村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总的来说,七十年代后期的包工到户,其实就是一次小范围的农业生产改革。它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农民的工作积极性,为中国农业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分田到户】——♛

在人民公社时代时期,所有的年轻人和中年人,除了少数上学和老年人,几乎没有闲着的,他们的一生几乎都是在田间地头度过的,一年四季都在忙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1982年,随着分田到户政策的实行,农村土地管理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土地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意味着农民可以按家庭单位来经营土地。

这个变化看似简单,却深刻改变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让农村的年轻人和中年男性有了更多选择,许多人选择外出打工或经商,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这样一来,留在农村种地的,大多数是老年人和妇女。

具体来说,人民公社时期,一个生产队里,能有几十上百人一起干活,甚至在农忙时期,整个村子的男女老少都得下地帮忙。但到了分田到户后,一家人可能只有老人和妇女在负责农活,年轻的劳动力大多数都外出了。

这种变化,从一方面减少了农村的劳动力数量,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农业生产的模式。

据统计,人民公社时期,一个生产队的农民,一年中有大半时间都在忙农活,而分田到户后,一个家庭可能真正忙于农活的时间不到三个月。

这主要是因为,分田到户后,农民能更灵活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和农活,提高了劳动效率。

以前,大家都是集体下地,村里的年轻人几乎看不见几个,大家都在忙着种地。但分田到户后,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去了,留在村里种地的基本上是老人家和一些妇女。

但有趣的是,虽然人少了,但由于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的优化,产量并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这样的转变,不仅让农村的生产方式更加灵活高效,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

年轻人外出打工,带回家的不仅是金钱,更有外面的新鲜事物和观念,这对农村的传统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

总得来说:中国农村,从1958年的人民公社成立,到包工到户,再到1982年分田到户的改革,我们中国经历了深刻的变化。

大集体那时,虽说是人手一大把,可干起活来,谁也不比谁多拿一粒粮食,这让大家干活儿都提不起劲。

更别说,那时候的管理乱哄哄的,资源分配也是乱七八糟,好多时候都是大锅饭精神,真正能提高产量的方法和技术都没能好好用起来。

再说了,虽然一开始粮食产量看似增加,但那更多是纸面上的数字,实际到人手里的粮食并没有多少。特别是到了后来,产量直线下降,这不就明摆着是大集体生产模式的问题么?

人民公社时期粮食不够吃,跟大集体生产模式导致的粮食产量低有直接关系。这个模式虽好,但实际操作中的种种问题,比如效率低、激励不足、资源分配不合理等,都严重拖了后腿。

从这一点上看,我们得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明白什么样的管理方法和生产方式才能真正提高农业产量,确保大家的饭碗满满的。

你认为我说得对吗?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对你有所启发或帮助,不妨给我一个点赞和评论吧!你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谢谢!

2 阅读:1459
评论列表
  • 2024-06-16 19:53

    那时水稻没杂交,亩产好的六百斤,一亩上交就八十斤。那个时候没肉吃,我十二三岁一歺就要吃五六碗饭,一天三歺,一天最少要十五碗饭,一碗饭一两米算,一个要一斤半米一天,何况大人吃的更多。人均不到八分田,经常种红薯细,才可以过三荒五月。

  • 2024-06-15 08:19

    好文章,点赞!

  • 2024-06-15 13:14

    60年2.7亿吨的粮食总产,数据不对。

特友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