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闹海》天命可改,规则可清

茹金影视说 2025-02-01 11:20:27

看完电影后去查了一下阐教。

又名昆仑教,是《封神演义》中的教派。掌教是元始天尊,也就是太乙真人的师傅。二代弟中确实有十二上仙,不过没有无量仙翁。

阐的意思是阐发、阐明、开辟。但是在动画电影里《哪吒之魔童闹海》里,阐教的大弟子无量仙翁反倒是最墨守成规的拥护者,这真的蛮讽刺。

之前根据《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剧情猜测,以为第二部可能是要给龙族找一个不得不反的理由。毕竟通过申公豹和龙王的口中得知,龙族镇压妖族也是被迫的。

没想到自己的确实太过保守,第二部直接从「我命由我不由天」直奔「世界规则谁定的?我是魔又如何!」。从个人反抗天定,到打破这世间陋习偏见,重塑世间规则。

这是看《哪吒》第二部最感人的一点。又想到大先生的那句话:从来如此,便对吗?

一开始哪吒为了给敖丙重塑肉身,和太乙真人两个也是按仙界的规则去闯关,希望拿到玉露琼浆。可是谁想到回到陈塘关的时候,已经是漆黑一片,没有任何生迹。

申小豹回去报信的时候,看到申公豹的表情,我有猜到不会是申公豹屠了陈塘关,就是没有想到最大的反派会是无量仙翁。

无量仙翁的造型应该是参考了小时候常见的南极仙翁造型。依稀记得小时候大人说那是管长寿的神仙,总是笑咪咪的样子,很容易让人亲近。

估计之所以做这个造型也是反偏见的一种吧——不以相貌取人!

长得跟个大头娃娃的仙翁,一派慈善和睦的做派,却是那个真·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不顾人命的恶人。

面目狰狞的海夜叉、凶猛的申公豹,虽为妖出身,但都自有道义判断;仙界不问事迹,直接以妖定罪抓捕才是真的罪恶。

命运天注定吗?规则一直如此就要遵守吗?世间之事,不应讲情讲理吗?

无量仙翁始终笑咪咪地盘算着一切,他所炼化的那些丹药其实都是排除掉的异己。

回想第一部里申公豹所说的龙族镇压妖族的原因。本是有公,却也被贬。因为是妖族出身,更优秀的申公豹不能执行灵丸下凡任务。

原来从第一部就在铺垫要表达的深刻主题:天定命可以改,世界规则不好也可以争!

最上面的那些人如果腐败了,听不懂人话,不做人事了,为什么别的人不可以反抗!

「因为我们都太年轻,不知天高地厚」!世上的规则就应该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修正,谁有理,谁就有权利!

此外,第二部进一步探讨了亲子关系。

东海龙王敖光对敖丙说:“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未必全对。”“你的路还得你去闯”。

千百年来传统思维都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年轻人总是太冒失,一犯错就会有各种数落教训。

可是时代是在发展啊,亲子之间的爱护也应该成长。父母的人生经验可以分享,生活技能可以传承,但是人生的活法还是要子女自己决定如何活!

真的好感动在一部动画电影里能看到亲子关系不是打着为你好的名义控制子女,而是发现自己错了就能主动道歉的父母,还有只要能和孩子开心就满足的父母。

《哪吒》的成功不只是特效恢弘,画面精良绚丽,更有用心编写的真情故事和传递出来的那种勇于打破偏见、世俗的勇气。

人生就是一场体验!不拘一格的人生,有万种可能的生活,才是最有意义的人生。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