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声明】:晓梦阁只做原创内容,晓梦阁出文必属精品,禁止盗用违者必究。
文/晓梦阁主
阁主今天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关于上古时代帝王死了之后人们怎么说的问题。我们知道古代皇帝死了,不能说死,而是要说“驾崩”。但是上古时代帝王死了,人们却不用驾崩,而是用“陟”。
为什么会用“陟”这个字呢?
其实在古老的《诗经》中就有记载“文王陟降,在帝左右”、“念慈皇祖,陟降庭止”。周朝人认为天帝在天庭,那么周文王怎么到“帝左右”?“皇祖”又如何陟降的呢?
在《山海经》中提到了一些远古的巫师们,能轻易的在天上、地下来来去去。如“有灵山……十巫从此上下”“有互人之国,炎帝之孙生百互人,能上下于天。”要理解这些巫术的观念就要明白“陟”是什么意思?
在甲骨文中“陟”的写法,从形状上看很像一个人踩着几把刀,很像后来人们祭祀时所踩的刀梯。在古代道士认为赤脚上下刀梯就能与鬼神相沟通。湖北的土家族的巫师有个叫“端公”的,坚信赤脚上下刀梯灵魂就能与天帝沟通。
而在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中记载:“帝太戊立,伊陟为相,亳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一暮大扶。”伊陟就是一位能登刀梯入仙界的大巫,他施展法术,使神桑在朝殿里高拱起来供他登天。《淮南子》中记有“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说明这神桑供神灵上下。
“陟”是原义就是“登天”之义,因为古人相信通过危险的刀梯就能登天。所以我们现在就可以理解,为何《竹书纪年》中帝王之死都称“陟”而不叫“驾崩”。因为古人相信,死了只是肉身死去,但灵魂却可以顺着一部通天之梯到天庭中去,就能“在帝左右”。所以说“陟,升也,谓升天也。”
《山海经》中提到的“昆仑之丘”“登葆山”等神山,也是“众帝所以上下”的地方。因此,我们可以理解,所谓“刀梯”“建木”“昆仑之丘”“登葆山”等等,就是可以上升天庭的途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