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为什么也被称为“儒教”

冉小姐的文学 2024-03-23 00:46:45

说起“三教九流”这个词并不陌生,但是你知道“三教”分别是什么吗?有人说自然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而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三教九流”的“三教”指的是“儒,释,道”三教派,这里大家一定会有疑问,“儒”指的不是儒家吗,为什么是“儒教”呢?

儒教为孔子所创,严格意义上说并非宗教,释,即佛教,发源于古印度,于东汉时期传入我国,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年深日久,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演变成为中国佛教。道教于东汉时创立,是中国真正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以黄老学说为基础,博采各家之长,融合神仙方术、阴阳五行学说为一体。在中国长达两千五百多年的社会发展史和思想文化史上,儒、释、道三教地位非常重要,甚至在隋朝时期出现“三教合一”,而儒是一切学术思想的根源和基础。

儒学自汉代成为官学后,由于其学说中维护宗法制度的本质内涵从根本上适应封建统治者的需要,经过不断的继承与发展,儒学逐渐演变成为儒教,成为国家宗教。在此后两千余年里,儒教思想成为了中国的正统思想,儒教的地位也因此上升,并超过佛教、道教,成为位居第一位的宗教。但是仍旧有许多人认为儒教不能算作宗教,只能算作一种学说派别。

宗教的定义一般是相信且信仰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就是宗教。如果按照这种说法,儒教不能算是宗教,因为儒家并没有受到崇拜的神,也没有所谓的“天国”和“西方极乐世界”。

那么为什么儒家会被称为“儒教”呢?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有自己的宗教仪式和礼仪,比如说“祭孔”。

二、凡是宗教,均有供教徒活动的祭祀场所,儒教也不例外。比如说泰山、孔庙等。

三、儒教有自己的教义。儒教以“三纲五常”为教义,提倡“存天理、灭人欲”,把儒家学说当做教义和信仰。

在历史长河的发展

中儒学的观念主张,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土壤之中,成为了所有炎黄子孙共同的文化根基所在。无论是王侯将相、平民百姓,还是现在那些不承认儒教是宗教的人,都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0 阅读:5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05

用户10xxx05

1
2024-06-11 13:06

孔子创建的儒家是站在奴隶主的角度上去搞的,属于教条迷信,为奴隶主服务的,玩的都是假仁假义,发展到后来被发展到更邪恶的儒教了,朝拜孔子把孔子当成完美无缺的圣人去美化迷信化,就更加魔化邪教化了。那些被教化了的信徒,总挑那些看起来不切实际的东西去说教,刻意把各种种姓等级和性别等级之类的不平等诋毁排斥的现象给无视化了,玩的都是假仁假义的搞社会分化的伪装术和骗术。

冉小姐的文学

冉小姐的文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