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当天,乌克兰这个国家的生死,将在德国决出结果?

邓鎭说天下事 2025-02-23 08:00:29

“一场外国的政府选举将会决定乌克兰的生死”。

有人认为,在2月23日当天,乌克兰就知道自身会是什么下场,其原因就在于当天德国要大选。

那么德国的政坛现状如何?乌克兰又会面对怎样的“生死考验”?

一、德国政坛大选前夕看点

德国政坛的撕裂与震荡是欧洲最大的看点,目前德国政坛正在经历东德和西德统一以来最剧烈的震荡:2025年1月,社会民主党的支持率仅仅是15.5%,相比于四年前可以说是暴跌,自然他们也是“交通灯联盟”中最拖后腿的一个;

基民盟和基社盟虽然是姐妹联手,但他们也难以单独执政,必须依赖联合政府;

绿党和自民党在环保与自由的问题上迷失了方向,选民本来由一开始的对其热情逐渐转变为失去信心,所以他们也不得不依赖其他党派的力量获取民众的信任。

当各党派都独木难支,必须依赖大家的支持与联盟时,一匹黑马突然搅动了风云——德国选择党突然跃居第二大党派,领导人魏德尔甚至都敢提出“脱欧公投”的主张。

这种极右翼的思想极有可能会引发德国民众对于种族主义等极端思想的热情,引导国家走向万劫不复之地,可是,没有人能够阻止极右翼的发展,因为德国的经济疲软和萎缩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当一个国家政府无法获取足够的税收来稳定经济,也没有办法和其他执政联盟者弥合分歧,那么就只能从现存的困境中找答案。

对于德国政府来说,想要保证德国民众有钱花,那就只能停止对乌的军援预算了。

2024年,德国的这方面预算腰斩至40亿欧元,这和之前德国所说的数字相去甚远。

二、德国政坛撕裂严重

目前的德国政坛可谓一团乱麻,东西部撕裂的状况让人不由得想起东德与西德的分裂。东部州对德国选择党的支持率超过30%,而西部州更倾向于让绿党和基民盟执政,可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也来干涉其中。

俄媒通过舆论手段来煽动德国民众反乌克兰情绪,试图削弱德国的民族凝聚共识,因此有不少人认为:如果德国不能收拾自身的同时又受到外部势力干涉,恐怕乌克兰何去何从的疑问在2月23日当天就有答案了。

2月21日,德国权威民调机构发布结果,基民盟及其姐妹党基社盟组成的联盟党支持率为29%,下降了一个百分点,但也保持领先;紧随其后的是德国选择党和社民党,绿党和左翼党位居其后,而自民党的支持率则不尽如人意。

德国选择党和极右翼联盟的两大党政主张恰恰相反,德国选择党由魏德尔领导,他们主张反欧盟,反移民和反自由派政策,以这样的情况来看,德国大选极其容易被极右翼把控,组建的新政府将难逃内外困局。

三、德国大选结果决定乌克兰生死

欧洲曾是欧盟对乌军援助的第一大国累计,提供超过180亿的欧元装备,包括众多的军事坦克和防空系统。

如果基民盟胜选的话,默茨承诺恢复至80亿欧元,并推动欧盟用俄被冻结资产援助乌克兰500亿欧元。相反,如果德国选择党的影响力扩大,德国可能追随美国特朗普政府减少干预。

德国这边把预算一缩,乌军就算再能打也没有用,泽连斯基一个人撑不起这个戏台子,乌军也后继无力,他们只有被当成弃子的份儿。

除了在经济上,德国对乌克兰有绝对的话语权;在欧盟的影响力中,德国也是独一份的存在。

德国在欧盟对俄制裁中拥有“隐性否决权”,基民盟、基社盟主张维持并升级制裁,甚至向俄发出了最后通牒:如果不撤军将允许乌军使用西方武器攻击俄罗斯本土。

而选择党则呼吁解除制裁称其“损害德国企业”。另外,社会民主党朔尔茨政府很依赖俄罗斯天然气,而基社盟默茨计划加速液化天然气进口和核电重启,以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如果这一转向成功,那么俄罗斯对于欧洲的能源筹码将会大大减少,这也会间接为乌克兰争取战略空间。

可以说,德国政坛的选举不仅仅是德国政治势力的洗牌,更是欧洲地缘格局的转折点。如果默茨上台,欧盟对俄乌冲突的干预将更加强硬,如果极右翼势力渗透,那么西方的援乌联盟极有可能土崩瓦解。这场选举的结果或许不会让德国政坛风清气朗,全国上下一条心,但真有可能决定乌克兰的命运,这就是这场荒诞大选中最荒诞的一处。

0 阅读:1
邓鎭说天下事

邓鎭说天下事

无论你多大,都要相信英雄,童话和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