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外交大臣戴维·拉米最近说的话,再次暴露了西方盟友们在面对美国霸权时有多妥协。1月9日,拉米在接受采访时,对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关于“买下格陵兰”的言论,表现得非常有耐心,也很委婉,没有直接批评特朗普的“大嘴”行为,而是轻描淡写地说这是“典型的特朗普风格”。更让人惊讶的是,他还把特朗普的话解释成是出于“美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的考虑。至于格陵兰会不会被“收购”,他就含糊其辞了。这种说法既没有对特朗普的霸道行为进行强烈反驳,也没有关心全球秩序是否公平,反而是在帮美国的行为找借口。这进一步说明了英国在美国面前显得很无奈,只能妥协。
首先,拉米对特朗普关于收购格陵兰岛的言论采取的模糊态度,背后的政治意味非常明显。特朗普提出要买下格陵兰岛,实际上是美国长期以来推行全球霸权战略的一个表现。格陵兰位于北极地区,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资源也很丰富,早就成了各大国争夺的焦点。特朗普这么说,不管是想得到那里的资源,还是想通过对外扩张来巩固美国在全球的地位,都是一种典型的强权政治做法。面对这种充满挑衅意味的言论,作为美国盟友的英国,外交大臣的回应却显得特别软弱,甚至有点妥协。他没有直接批评特朗普的霸道言论,反而在替特朗普的行为找理由,这不仅等于默认了特朗普的做法,也显示出英国在美国面前的外交无力感。拉米说特朗普的话是“典型的特朗普风格”,其实有点在替美国总统不负责任的言论找借口。所谓“典型”,就是说这是特朗普的常态。英国外交大臣这样讲,明显是想把这当成一种可以接受的政治特点,而不是把它看成一场外交危机或者战略冲突。特朗普经常发表极端言论,搞得全世界鸡飞狗跳。但拉米的态度显得很宽容,这说明英国政府好像已经习惯了这种“美式言论”。更让人觉得悲哀的是,拉米没有从全球秩序和国际法的角度出发,坚定地捍卫格陵兰岛的主权和丹麦的独立性,反而把它归结为“美国国家安全”的一部分。这样的表态,实际上是默认了美国的强权行为,忽视了全球秩序和国际社会应该尊重主权国家的权利。
拉米在采访中的表态也反映了西方外交的一些复杂性。当被问到如果特朗普用经济或军事手段想从格陵兰捞好处,英国会怎么反应时,拉米坚定地说“这种事情不会发生”。这话听起来像是在缓和紧张局势,但实际上更像是在表明一种“避免冲突”的态度。他还提到北约成立以来盟友之间没有打过仗,好像是在为美国的强势言论找理由。更让人失望的是,拉米没有提到英国应该如何坚决维护国际秩序和全球规则,也没有对美国的霸权行为进行反思或对抗。相反,他还为特朗普的强硬态度辩护,说特朗普要求北约盟国增加军费开支可能会“让西方盟友受益”。这种说法不仅显得很荒唐,也暴露了西方国家对美国要求的极度顺从。拉米的态度并不是个例,而是反映了西方国家普遍面临的外交困境。英国一直是美国的主要盟友,基本上就是个跟班,在国际事务和经济、军事政策上都紧跟美国的步伐。每当美国采取强硬立场时,英国通常只是表面上表示一点有限的反对,实际上还是站在美国那边。拉米的话正好体现了这种外交传统。特别是面对像特朗普这样的总统时,西方大国好像已经放弃了自身的独立性和原则,更多地考虑如何与美国保持一致,如何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种外交姿态不仅暴露了西方国家在美国面前的软弱,也让全球政治变得更加不平衡和不稳定。
英国对特朗普那些过激言论的容忍,特别是他对收购格陵兰这种挑衅言论的漠视,实际上是在纵容美国的霸权行为。现在全球面临着多重危机,各国需要通过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但美国却一直把外交政策和战略手段建立在单边主义和强权主义上。作为美国的盟友,英国如果还用这种软弱的态度回应特朗普的言论,只会让这种霸道行为更加嚣张,进一步破坏国际秩序和全球和平。拉米的表态不仅揭示了英国在面对美国霸权时的无力感,也反映了西方国家在全球事务中普遍缺乏独立性和主权意识。面对特朗普这种典型的极端领导人,英国的“沉默”和“妥协”无异于给强权政治开了绿灯。世界不能再接受这种“弱国外交”的模式,重建全球秩序需要更多国家觉醒并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