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出自宋代张栻的《立春偶成》。以下是对这两句诗的具体解析:
字面含义
律回岁晚冰霜少:“律回” 指的是律令、历法的变更,这里指代季节的变化,意味着冬天即将结束,春天即将来临。“岁晚” 表示一年快要结束的时候,也就是岁末。“冰霜少” 描绘出随着季节的转变,寒冷的天气逐渐减少,冰雪开始消融的景象。
春到人间草木知:“春到人间” 直白地表达了春天已经降临到人间大地。“草木知”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草木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感知能力,意思是草木仿佛能够敏锐地感知到春天的到来,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比如开始发芽、抽枝等。
深层意蕴
对自然规律的赞美:诗人通过对季节交替、冰雪消融、草木萌动等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赞美之情。这种自然的变化是有序而不可阻挡的,即使在寒冷的岁末,也能从细微之处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体现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活力。
对春天的热爱与期待:诗句中透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在经历了漫长而寒冷的冬天之后,春天的到来给万物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诗人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细微的变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春天初至的景象,表达了他对春天这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季节的热切期待。
对生命与希望的歌颂:草木在春天的感召下开始复苏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的重生。诗人通过描写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生命活力,也寓意着人类社会在经历困难和挫折后,总会迎来新的机遇和希望,鼓励人们要像草木一样,在困境中保持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